经典咏流传 放歌新时代 | 上音将举办“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学术活动

上海音乐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经典咏流传 放歌新时代 | 上音将举办“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学术活动

上海音乐学院

“回溯百年,重新出发

上海音乐学院

1920 年,廖尚果(青主)创作了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被认为是中国艺术歌曲的肇端,“把我国的歌曲创作,从学堂乐歌的起点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带进了一个新领域”。

回望百年艺术歌曲发展,无论是跟随近代化脚步的探索低吟、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奔走呐喊,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勤勉幸福、改革开放之后的蓬勃豪迈、新时代的自信挥洒,艺术歌曲在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都有彰显中华文化特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佳篇杰作。“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经过一年多精心筹备,上海音乐学院将在2020-2021年举办一系列与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纪念有关的人才培养、学术出版、文化交流项目。

今天下午, 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上音歌剧院举行。上音党委书记徐旭、校长廖昌永、副校长冯磊,上海音乐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曲家陆在易,以及上音部分系部领导、专家教授出席。新闻发布会由冯磊主持。

发布会在一曲廖昌永演唱的《玫瑰三愿》视频中开启,去年,他以“中国古典诗词与书画”为主题,将中国艺术歌曲唱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并开启海外巡演,反响热烈。他还向在座嘉宾展示了黄自1932年写作此曲的手稿原件,该手稿仍存留在上音图书馆,去年曾与德国大熊出版社带来的贝多芬手稿一起向世人展示。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廖昌永表示,在二十世纪的中国, 没有哪一种音乐体裁能像歌曲那样深入人心,拥有那样广大的听众群体,并介入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与文化生活中去。而在近代音乐史肇端之时,正是学堂乐歌、继之以艺术歌曲的创作,成为了中国早期音乐启蒙运动的先声,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轨迹,使中国的歌曲创作走上了一条有别于欧美的别开生面的独特道路。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重镇。在创作上,青主曾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而中国第一代职业作曲家中以创作艺术歌曲闻名者,如萧友梅、黄自、谭小麟、贺绿汀等,无不是上音人。在表演上,包括郎毓秀、周小燕、蔡绍序、斯义桂等在内的上音人都是中国艺术歌曲传播的重要人物。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中国艺术歌曲的人才培养、创作研究、文化交流,取得公认的成果。同时,上海音乐学院也始终承担着践行国家文化战略、衔领国家文化使命的重任,歌声遍传五洲四海。

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活动,一方面站在时代的高度,回溯百年,梳理文脉,落脚当下,重新出发,开启中国艺术歌曲新的百年历程,打造成熟、完备、一流的中国艺术歌曲学科体系;另一方面站在国家的高度,承担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使命,让作为中国音乐艺术璀璨明珠的中国艺术歌曲更好走进世界舞台,屹立世界舞台。

上海音乐学院

徐旭以“为人民歌唱、拜人民为师”为题致辞,他表示,歌曲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音乐样式,百姓喜闻乐见、 大众雅俗共赏,但同时,它又是为民众抒怀的美文妙律、为时代发声的投枪利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与元九书》里的一句话: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教导我们,“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周小燕先生曾经深情回忆起1949 年在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为她题词:“为建设人民音乐而努力”,茅盾同志题词是“为人民服务,拜人民为师”,田汉同志的题词是“唱出人民的声音”。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中国艺术歌曲百年,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开启中国音乐新的更辉煌的百年的时刻,在美好的新时代,作为音乐工作者的上音人,依然要拜人民为师,为人民歌唱,唱出人民的声音,为擘画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音乐家协会原主席赵季平教授、

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大学院长

哈特穆特·赫尔教授

特别为此次活动发来祝贺视频↓

翻译稿

(下拉查看更多)

谨此向上海音乐学院,向廖昌永校长致以最衷心的问候和敬意。作为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的校长,我对我们出色的合作,并对双方合作已经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高兴。将来,卡尔斯鲁厄的学生也将去上海学习。对于未来,我们有很多的期待,比如我正在非常积极地筹备卡尔斯鲁厄中国文化中心。

我想,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相互理解,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尤其重要。通过彼此的交流将建立起信任,稳固的关系。几乎没有什么比文化,特别是音乐更适合扮演这个重要角色。音乐可以和谐人际关系,音乐触动心灵,唤醒世上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情感,以音乐特有的方式──直接的,准确无误的。

两年前,当我第一次在上海听到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独奏音乐会时,我立刻被迷住了。虽然我不懂千古名句,唐诗宋词,但我仍然被深深打动了。强烈的戏剧性,忧郁,温柔,惆怅,所有这些真挚的感情都能在中国艺术歌曲中感受到。当然,这首先要归功于廖昌永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些歌曲里也刻有着深深的个人印记。中国作曲家从到欧洲来接触欧洲音乐时,就意识到了,如何将他们的经历与中国的音乐和谐地融为一体。当我2019年有幸在卡尔斯鲁厄和基尔与廖昌永一起举办中国艺术歌曲之夜时,德国观众非常激动和兴奋。

我热烈祝贺中国艺术歌曲100周年,并非常希望我有可能在今年11月能再次来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学生们充沛的精力,专注力和创造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在上海工作使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

作为朋友,我再次向廖昌永校长,以及能听到我这段话的所有人致以问候!

上音校友、作曲家陆在易对艺术歌曲情有独钟,他总结了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特点,表示中国艺术歌曲起点很高,数量可观,要借助各途径做好传承传播,上音举办“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活动正逢其时。

上海音乐学院

最后,相关学术项目负责人顾平、王丹丹、伍维曦、韩斌分别作介绍。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歌曲百年”

将以上海音乐学院在声乐领域

九十多年的历史积淀与

领军人物优势为基础

着重打造中国艺术歌曲

教学、研究、传播“体系”

推出一批框架性学术成果

建设一支一流师资队伍

培养一批顶尖人才

努力打造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

同时开发一系列“文化走出去”精品力作。

一、人才培养。坚持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职责,将多年来在以廖昌永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艺术歌曲教学领域的教学成果、经验、方法全面运用于上音声乐教学的各方面。构建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体系(课程、教材、方法)、培养中国艺术歌曲优秀表演人才。同时,以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大学院长哈特穆特·赫尔教授为领军人物,以上海音乐学院艺术指导教师群体为基础,总结与探索历史经验与现实路径,在艺术歌曲伴奏艺术研究与教学方面获取优质学术成果,将 上音的艺术指导水准提升至世界水平。

二、学术建设。围绕中国艺术歌曲百年项目的实施,完成一批具有开拓性的学术子项目,并取得科研成果。与全世界最古老的音乐出版商德国大熊出版社(Breitkopf & Hartel)合作出版《中国艺术歌曲16首》,在德国录制并以“上音”唱片品牌发行中国艺术歌曲唱片集。组织编撰《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大系》《中外艺术歌曲大辞典》,编辑《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谱》,以及一批艺术歌曲研究的译著、论文等。

三、文化交流。将在下半年召开中外艺术歌曲国际论坛,研讨不同语种艺术歌曲创作、研究、传播。举办第二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持续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人才培养。受到疫情影响,本来在2020年准备实施的一些海外演出、推广、交流项目,比如受邀参加塞翁林纳歌剧节、莱茵声乐节等国际音乐节、威尔士皇家音乐学院演出等均顺延至2021年举行。通过这些交流,上音团队将把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来的创作经典带到国际舞台广泛交流,使全世界能够领略到汉语与音乐结合美文妙律的无穷魅力。同时,将相关学术讲座、学术展览送到海内外,彰显高等院校综合学术实力。

百年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从西乐东渐到本土创新,波澜壮阔、佳作频现、精彩纷呈。上音不忘先贤,回眸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坚定自信,在新时代为人民歌唱。

上海音乐学院


文案:韩斌

图片:刘戈琳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上海音乐学院

小音家族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好不好看,你点了才算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本科院校-上海音乐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上海音乐学院-经典咏流传 放歌新时代 | 上音将举办“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