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漫漫科研路。科研的道路虽然充满艰辛与挑战,却也不乏欢欣与收获。自从事法学研究以来的三十余年里,王申一直在科研路上耕耘,取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入围2016年CLSCI高产作者名单。
王申,浙江东阳人,法理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目前为华东政法大学法理学研究员。主要从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司法制度、司法伦理学等研究。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等。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三部,主编教材一部、参编二部,其它著作六部。
科研路上,孜孜耕耘结硕果
从事科研工作三十余载,在铺满荆棘的科研路上,历经千锤百炼亦苦中作乐。王申说:“搞科研必须要基于一种爱好。科研是一个相当苦的工作,如果没有乐趣,你永远不可能从中获得成功,必须从科研中寻找乐趣,由苦到乐、苦中作乐,才会使科研充满快乐。”科研的过程中会有诸多不顺,有时付出了诸多努力却没有被认可,如投出去的稿件石沉大海等等,这些都是科研中的“苦”,会让人备受打击。在他看来,此时最需要的就是用你的“乐”去平衡,去坚持再坚持。“当然,也要学会方法,比如多与期刊编辑联系沟通,知悉稿件被拒的原因,才能进步”。
在谈到如何平衡编辑工作、教学与科研时,王申坦然:这其实很难平衡。在做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有带学生、指导答辩、指导写论文等任务。因此,“只能根据孰轻孰重,合理安排”。但王申坚持,读书和写作是每天必须做的事。因为“对待读书写作的持之以恒,才是取得学术进步的基石”。几年前,在完成一个国家课题的过程中,他还坚持给自己定下任务:每天坚持写作八小时。“八小时伏在电脑前,有时甚至会有眩晕、恶心的感觉。”但也正是这种坚持,让他花了三年多时间,完成一本89万余字的专著——《法官的实践理性论》(注:本书荣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科研的方向如何寻求?发现问题并不容易,爱因斯坦也曾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王申总结了多年的科研经验:法学研究所呈现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因此,学术论文的选题最好是有争议性的问题。有争议就会有矛盾焦点,有矛盾焦点才能够被探讨和论证,而论文就是这个体系论证的过程。
“在现实中,一种法律事件、一个具体案例,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呈现,这些事件和案例都能体现出法学问题。当然,问题的论证需要我们的理论积淀,这就需要我们多阅读。我们的阅读,应当有目的性,最好从法学的视角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建构新的问题。”
同时,王申还鼓励所有研究者,尤其是学生,做个有心人,多关注各类专家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价,去观察他们是采用怎样的方法去评述、争议问题,去学习他人是怎样提炼、归纳、整理观点的。“所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一个人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多去积累、去实践。总之,平时要多留意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多关注社会舆论与热点。”
在大学,要学什么?王申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法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在法学产生之初,它并不被自然、人文、社会科学所认可,就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的理论。法学的基础理论是在其它学科的帮助下才得以构建的。因此,法学的理论性不是特别强,仅一般的法学理论,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就能掌握,就能用法律来处理日常生活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法律,甚至读到硕士、博士呢?其实,这就体现了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
“法学的知识是死的,它不允许我们任意去扩展。但是,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是活的,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面对一个新闻事件,如果让初学者去分析,可能理不清楚,但法律专家来分析,即便是不懂法的普通人也能听得懂。明明法律专家分析问题时运用的法律知识我们也懂,为什么就分析不出来呢?这就是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同,专家运用知识的能力比你强。因此,学生要向老师学的是如何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哲学角度来说,这种能力就是一种智慧。”
谈论文,苦心孤诣游刃有余
王申说,虽然父亲从事法学教育(其父为我校功勋教授、著名法学家王召棠教授),但自己从前一直没有掌握写论文的要领。“之前我在社会科学院做法制史研究工作,也没人教、没人带,根本不会写论文。后来工作调动,来到《法学》编辑部从事法学编辑工作,才逐步学会如何写论文。”
因为作为一名法学编辑,工作就是向主编推荐好文章。但要推荐一篇好论文,首先要说出它好在哪里。如此,则必须知道好论文要具备什么条件。“其实,关于写论文的书很多,网上也有很多,但很难看懂,实践起来也不好把握。当时我就曾想过:要是我们能有一种具体的、简单的技术性方式,而这种方法让大家能一听就懂、一看就懂、一写就会,那对我们的论文写作会很有意义。因此,我在后来的编辑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探索如何才能写好论文,好论文的标准是怎样的。”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王申发现很多学生其实并不会写论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总结出如下原因:第一,写不好论文,和课程设置、老师指导有一定关系。在大学的教育课程中没有开设怎样写论文的课程,但毕业论文、期末论文、大论文、小论文可是不少。没教,怎么能写好?所以好的情况就靠老师指导,坏一点就只能自学。可老师指导也存在问题。且不说很多老师也并不懂得如何写好论文的情况,指导别人要求系统性、科学性、长期性,光靠老师指导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对论文定位错误。写论文是研究问题而不是整理资料。法律作为一个对象,什么学科都可以对它进行研究,但法学研究有其自身的要求。法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必须解决问题,法学研究是在资料完善的基础上才开始展开研究的。现在很多学生写论文,大多是以历史学的方法,将描述性的方法作为一种法学的研究方法,以为整理一下法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就算是写论文了,这其实是错误的认知。再者,学生平时多是看教科书,写作时常按照教科书模式去写。教科书有别于论文,教科书针对的是入门的学生,对于学生,教义式的描述是必须的,但是论文的阅读者被假定为专家,因此,论文更多的是要展现作者的论证过程。“从论文中要看到的是作者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者是根本不一样的。”
在采访最后,王申殷切地恳切教导:“论文写作是实践的理性,它就好比学游泳,边学边干,仅有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是学不会的。因此,论文要多练多写。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握好技术性的形式结构,然后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自然而然就学会论文的写作了。当然,一篇好的论文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内容、精准的表述、准确的用词、严谨的推理以及有价值的结论,所有这些还得靠学生们自身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是干货时间!让高产作者亲自教你如何写好论文:
论文的形式结构。很重要!法学论文现在已经固定化、格式化了,那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要掌握好论文写作上的技术要求,就能写出一篇符合基本要求的论文。如果一篇论文的形式要求都没有达标,那么就难提高了。其实论文的形式是论证逻辑的一种体现,形式没有达到要求,就是论证逻辑不清。
论文的论点。写好论文要达到两点要求:一是问题的提出,二是问题的解决。因此,论文首先要有一个值得去论证的问题点,即“有的放矢”。问题点需要有争议性,要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通过揭示矛盾展开论证。因此,法学论文就是法律人围绕争议所做的游戏。如果选题是没有争议的,只能写成宣传文章,因为它论不起来。
论文的题目:题目清晰,一目了然,不模棱两可,也不要复杂化。具体体现为,能不用标点符号就不用标点符号,能不用副标题就不用副标题,题目要直观、清晰,不能含糊不清。
引言:引言就是引出问题。引言要体现出问题的紧迫性、迫切性与亟待解决性。如果讨论的题目是可以今天解决、也可以明天解决,可以今年解决、也可以明年解决,那么谁会关注它? 由于引言只是引出问题,以便接下来展开分析,因此引言不需要论证。有些论文在引言就展开论证,这是不当的。
标题:论文是解决问题的,而问题是由观点来体现的,因此标题一定是观点来体现的。一篇论文应当由三到四个一级标题组成。主标题是整篇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般而言一篇论文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解决问题一定是有步骤的,而这个步骤就体现在一级标题上,如果通过三个步骤来解决问题,那么一级标题就可设置为三个。同样,二级标题是为了解决本部分一级标题的问题而设立的,因此二级标题之间又必须构成对上级标题的论证逻辑。无论是一级标题还是二级标题,都应该是以观点的形式体现出来,它们之间要构成一个论证的逻辑关系。如果我们把论文的一二级标题简单综合一下,就可以体现一个完整的论证逻辑。读者一看论文的一、二级标题,其实就可以大概了解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和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
结语:结语是论文的最后部分,是作者向读者交代:我提出了这个问题,经过我的分析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因此,结语一定要回应问题的提出,并对作者分析问题而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与引言相同,结语也不需要论证。
更多阅读:
“高产作者”王迁:做科研是个良心活
“高产作者”于改之:享受教学和编稿的时光
罗培新:走近的不是“高产作者”,而是浓郁的华政情结
“高产作者”马长山:带着家国情怀斤斤计较做研究
高产作者王立民:学会坐科研“冷板凳”
连续七年入围“高产作者”,实现“大满贯”:听刘宪权教授科研一席话
采写 | 高雅 廖思宁
编辑 | 叶子芩 廖思宁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常年招新 @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资讯 @华政报 / 官网 / 微博 / 头条号 / 澎湃问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