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院大四的张同学说,快毕业才认识张皎老师,但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张老师人很好,而且还很年轻。”
2014年才开始在华政任教的张皎确实挺年轻的,但她上的课并不少。每周,张皎要往返于长宁和松江校区数次,分别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其中包括新开设的双语课程《国际组织法》《欧盟法律制度》等。她还参与中国经贸法律培训班的留学生全英文硕士课程《国际投资法》教学,并不时接受外交部的邀请,讲授“‘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等专题讲座。她的学生里,有未曾踏入社会的青年,亦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法律实务工作者。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组织法和国际投资法的张皎便投入其中。一方面,赴外交部条法司交流,服务于国家外交所需;另一方面,调整、完善《国际投资法》《国际组织法》等相关课程内容,竭力培养有国际视野、有实践能力、语言及专业能力俱佳的储备人才;同时,赴相关企业调研,主持编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法律制度研究》等。
在外交部条法司交流期间,张皎的多份咨询报告获采纳。今年7月,由外交部、中国法学会主办的“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研讨会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张皎也受邀发言。会后,外交部安全司专门发来感谢函,对她主讲的讲座和对“一带一路”建设中投资法律风险防范及应对的相关研究给予高度肯定。
从华政到华政张皎与国际法结缘正是始于华政。2004年,张皎入读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辅读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是华政在松江校区招收的第二届学生。从华政毕业后,张皎师从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时任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教授,在澳门大学先后攻读英文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曾在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交流学习。2014年,她再次回到华政,这一次,她的身份由学生变为了老师。
谈及时隔几年再次回到华政的感受,张皎表示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当学生的时候只想着今天上什么课、下课吃什么,当了老师后就不一样了,会更关心学院、学科和学校的整体发展。”
因为授课时间的原因,张皎每周三晚会住在松江校区,晚上,她习惯去学生食堂吃饭,去文汇路走走,这是她学生时代起便养成的习惯。她说,这些年不管是华政还是文汇路,看似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内里的东西其实不断在变化更新。回到华政,她也希望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不忘初心”。
充满挑战的时光
张皎的英文很“6”——不管是“印度英语”还是带有葡萄牙口音、意大利口音的英语,她都能听懂,这也是源自她“国际化”的经历。
在澳门大学攻读英文法学硕士课程(国际法、欧盟法与比较法专业)期间,“当时除了院长,大多老师是外国人”,张皎说,这些外国老师的家乡遍布世界各地,口音自然也带着各自的“家乡特色”。
“更难的是,拿奖学金的学生是要帮老师做研究工作的,语言能力就是在这些过程中被‘逼’出来的。”张皎回忆,当年欧盟《里斯本条约》通过时,老师下午三点钟发来邮件,要求下午五点前做好一份PPT报告,说明《里斯本条约》修订了哪些内容;还有一次,老师晚上九点发了20篇全英文报告,要求做一份PPT总结,第二天一早交。
“当时接到这种任务,说实话我是感觉有些‘过分’!”张皎感慨道,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不过所幸,最终这些“艰巨”的任务全部都完成了。“如今,我特别感谢老师们当年的‘过分’。”
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的华政,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政府官员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前来交流学习。因为张皎硕博期间的教学语言是英语,所以被推荐教授学生多为外国人的《国际投资法》课程。刚踏入工作岗位,就接到这么重的任务,张皎说自己确实很紧张,不敢怠慢,只能硬着头皮去翻资料、准备课件,有不懂的地方就请教自己的导师,“有一周甚至一共只睡了10个小时”。
任课三年,张皎已经送走了六批学生,她所教授的这门课程也获评“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示范性课程”。她坦言,其实“上课”对自己的帮助更大,作为一名国际法学者,了解各国相关制度与实践,向留学生阐明中国立场,与师生一起学习沟通、交流观点,比单纯地关起门来埋头做研究更有意义。
对生活有一颗柔软的心
十一假期,张皎发了一条朋友圈:用歌声献好礼,就该用行动了,七天假期,贡献给祖国母亲,但愿不枉费我闭关七天的心血才好啊,我就跟着大家的朋友圈去看看世界啦。配图是一张桌子上放着电脑和资料。
熟悉张皎的人会知道,平日里她的工作量挺大的,但工作于她而言更是一种个人兴趣。张皎说,自己很难把“讲课”与“工作”一词联系起来,就像她喜欢钢琴、民族声乐、油画一样,“只是去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儿”。
张皎喜欢旅游,准确的说应该是度假。今年暑假她选择的是大理,没有直奔景点,而是自驾去了尚未开发的古镇。她拍的自认为最有意义的照片是一块黑板,上面写的是“村民守则”。这让她突然产生思考:自己学的法学只是社会科学中的繁星一点,而法律条文研究又只是法学研究的一小部分,很多社会规则未必以狭义的“法律”形式存在,或许在那个村子的村民心里,这个“村民守则”的拘束力是最强的。那么,研究的到底是法律条文,还是社会规则呢?这是一个暂时无解、等待研究的问题,但她喜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去思考。“法学者研究的是社会运行的规则。”——这是她目前的想法。
生活里的张皎,会花两三个小时吃午饭、晒太阳,喝杯咖啡、看本闲书。工作时,她又十分讲究工作效率。她说,只有全身心投入所处理的事务中,提高时间利用的单位效率,才能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让工作像生活一样美好。
“我不主张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于我而言,教学与科研就像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情一样,都只是自己想做的事。”
她从华政走出,又回到了华政,从此由”国际法“踏入了”国际“。
更多阅读:
刘丹华:35年,在华政园成就更好的自己
吴弘:要教好书,老师更要会“学以致用”
全网红的华政“小马哥”深度报道来也!
采写 | 宗璐璐
审稿 | 滕晓琪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投稿请至ecuplweixin@163.com
常年招新 @华政通讯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资讯@华政报/官网/微博/头条号/澎湃问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