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上守住你的初心
在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校长 | 叶青教授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华东政法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受校党委的委托,我代表学校,向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的2850名中国同学和来自9个国家的20名留学生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经历了高考的“小欢喜”,成为最年轻的ECUPLERS!我也要向培育你们的父母、亲人和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欢迎你们来到菁菁华政园,走进“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和中学时代的青涩懵懂匆匆告别,将在人生的长跑中怀抱“华政人”这个身份,风雨兼程地走下去。未来无论是在讲堂上,还是在办公桌前、案卷堆里,校训“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勉励将始终是你处世、为学的第一信条,校歌《明珠之光》的旋律将永远是你战胜困难、追求卓越的背景音乐。当然,今天对于文伯书院的徐莹萱、李星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邹福、张美琳这4位同学来说,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因为他们迎来了自己的生日,我提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祝他们生日快乐!
最近,偶尔我也会回顾、思考我的人生历程,尤其是上周郭为禄书记和我一起参加了迎新活动,热闹的入学报到情景一下子就勾起了我1981年来华政入学时的回忆。所以今天,我作为校长、老师和学长,想分享给各位新同学的第一个人生感悟,就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已经立下的初心,不要忘记来华政园时走过的路。
华政的路,是在“两落三起”中走过的,她是个50后,“出生”在1952年,那时候年轻的祖国母亲现在即将举办“70大寿”,而华政也将在今年11月迎来复校40周年庆典。我想学校之所以能够“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一路栉风沐雨走到今天,正是由于汇聚了一代代华政人初心不改,坚持不懈。华政的办学历史与其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将是大家入学后要上的第一课,它不仅是华政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支柱,更是华政助力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力量源泉。华政精神的内核非常丰富,它充盈在每位华政老师授课的字里行间,洋溢于每位华政学子的言谈举止和拼搏奋斗中,涵养在华政园里的角角落落。
在这几年的学习、生活里,大家不妨听一听老校长何勤华教授讲述《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侧影——华政的故事》,近距离感受国际金融法律学院的东方学者、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宣传典型冷静老师的性情品格,在考试中一睹“网红教师”马寅翔老师出品的《王大锤的<浮生>》,与情怀满满的“女文青”、文伯书院杜素娟老师一起读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写写漫长暑假的游记,聆听在意大利国际声乐比赛上拔得头筹的郁华老师演唱古曲《枫桥夜泊》,在知名教练员、裁判员杨益老师、高昌英老师的指导下驰骋于棒垒球、板球赛场去赢得奖牌,在学校原创音乐剧《律诗·雷经天》中感受音律与法律的融和。总之,希望作为新一代华政人的你们,籍由华政园中的一切美好,了解华政,守护华政,把自己的“初心”植根在华政的“初心”之上。
同学们,作为你们的师长,对于如何尽快适应丰富多彩、自主自由的大学学习生活,在时而彩云朵朵、间或乌云密布的环境中完成角色转换,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是要立在时代精神的“云头”上守住爱国报国的初心。
这份初心是矢志报国的赤诚心。就在上个月,我们看到了团中央、中央电视台对“帝吧网友”“饭圈女孩”等网友群自发爱国护港行为的肯定。可以说,爱国主义是最纯粹、最高级的初心,它无关乎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学历和阶层,当爱国主义与时代精神高度融合时就能迸发出催人奋进的无穷力量。
说到这里,我想讲一个你们的学长、华政“榜样青年”、法律学院退伍兵杨敏的故事:20岁时,小杨同学决定携笔从戎,服役期间为了响应中央军委号召,毅然申请从云南调到高寒、缺氧的西藏地区驻防。小杨曾说:“当兵本就是为了报效祖国。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西藏需要我,我就去西藏。”今年我校又有近200名本科同学报名参军,其中53人踏上了军旅征程。和平年代依然需要强大的人民军队,尤其是经受过高等教育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新型军事人才,同学们只要立下了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的志向,剩下的就是竭尽全力去奋斗!
刚刚新生代表汪雨橦同学的发言让我很受感动,她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不论形势如何发展,历史的高光时刻总属于那些鼎力担当的人。”从她的表态发言中我看到了华政人勇担历史使命的责任感的传承。希望大家握住时代精神的“云头”,把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轨迹与国家法治建设、社会文明进步、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擦亮初心,点燃梦想!
二是要深入到基层社会的“云层”中坚持守望相助的初心。
这份初心是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心,是对身处困境者的同理心。今年5月上映了一部印度电影,叫做《云端之上》,剧情涉及了刑法学上的防卫过当、法律史上的《唐律》保辜制度、法理学上的安乐死等一系列法律问题,但最触动我的,却是影片最后,狱中的姐姐带着死去狱友的儿子到监狱天台上看月亮。剧中身处绝境中的人尚且懂得“拨云见日”、关爱他人,更何况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华政,我们从不缺乏关切社会的先进典型,比如成立至今21年、接待过数万求援者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比如参与了上海世博会、进口博览会等众多沪上重要活动、重大赛事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协会,比如临终关怀志愿者、2018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商学院王晓婷同学,再比如最近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的、成功促使上海迪士尼解禁自带饮食规定的原告“华政小王”——国际法学院王洁莹同学……我坚信,大学是一座象牙塔,但从华政走出来的华政人,绝不能高耸入云、高不可攀、趾高气扬、不接地气。希望大家能够深入到社会基层中去,深入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法律关系中去,更多地用关切心、同理心、恻隐心去理解和思考社会制度、社会问题,既惯于做生活的强者,也懂得用弱者的视角看世界,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处优而不养尊”,将青春融入祖国山河、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当代大学生。三是要在利用数据“云端”技术红利的同时把握做学问的初心。
这份初心是对治学的责任心和对新技术的好奇心。最近几年来,“科技圈”里大事不断,华为公司成功研发鸿蒙操作系统,几个星期前上海、长沙分别成功举办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计算机大会,可以说中国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你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在新世纪出生,在数据“云”里长大的NEW BOY, NEW GIRL,是伴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出生的一代人。
我有信心预言,你们将用整个生命历程来见证信息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在你们未来的职业生涯里,也必将要把信息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服务对象和生产工具。就当前的云技术和与之相伴而生的人工智能、人机连接、网络安全、计算机生态等问题来说,它们早已从单纯的技术范畴,渗透到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也加速了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在考验着社会制度、法律政策和人性道德,单就校园生活来说,高科技作弊、智能代写作业、拼接论文逃避查重的情况就不少见。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用好“云”端,在善假于物、开拓视野的同时,严守诚信原则和学术道德,洁身自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当代大学生。
最后,我还想借用当下流行的“十二时辰”文体送你们一个作息建议:
卯正,阳气腾起,宜早餐晨读,忌慵懒、赖床;
辰正,萌芽而出,宜早八学习,忌逃课、占座;
午时,万物壮盛,宜循环上课,忌空腹、外卖;
酉时,夕阳沉沉,宜社团活动,忌独处、煲剧;
戌时,四野朦胧,宜垃圾分类,忌贪吃、贪玩;
亥时,夜深人静,宜夜读反省,忌拖延、熬夜。
昼长宜兴,夜长宜静。华政一天的十二时辰,会很长;大家守护“初心”、追逐理想的人生旅途,也会很长。不过既然是选择了华政,立志成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份子,就应当坚信:只要路是对的,你就不要怕前路上的艰难困苦。你所能做的就是一件事,往前走,并且坚持走下去,始终要保有梦想、毅力与付出,直至目标达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请同学们牢记总书记的教导,挺起你们的脊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兼济天下的中国当代大学生!
最后,祝愿同学们大学生活充实愉悦、精彩纷呈,初心不退,方得始终!
谢谢!
摄影 | 郑润泽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更多阅读
约你!理性华政人还会这样浪漫告白!听我的!来华政融媒体中心就对了!这些书馆藏告急!叶校长推荐你读!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欢迎你!新鲜华政人!
给我个“好看”我更美!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