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荣誉数学专业中的五位同学——赵今雨、奚佳祺、官易星、龚若铭和方祺珩,从校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学位证书,顺利毕业。
每一年,上海纽约大学数学专业的负责人会在新生中选拔出高考数学成绩优异的同学,建议他们选择荣誉数学专业。作为上海纽约大学本科专业之一,荣誉数学专业的课程以难度系数极高而闻名,对学生绩点的要求更是高达3.65及以上,才能在毕业时获得该专业的学位。
除了本专业的学习,官易星和龚若铭还取得了计算机科学学位,赵今雨取得了数据科学学位,奚佳祺辅修了计算机科学专业,方祺珩提前半年修完了所有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就获得了毕业资格。
左起:奚佳祺、方祺珩、官易星、赵今雨、龚若铭
作为同年级学生中的极优等生,毕业后方祺珩决定去一家高频交易公司担任量化交易员,其余四名同学将分别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继续研究生及博士学位的深造。
离校之际,五位学霸回顾了四年来充实忙碌的大学生活,分享了校园里最喜爱的地方以及最崇敬的教授,同时谈到了上纽大博雅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入学第一课:知难不退,迎难而上
卓越的教授团队、超高的师生比、充分的交流机会、振奋人心的校园日体验……当即将赴芝加哥大学攻读计算与应用数学硕士的龚若铭回忆起为何会被上海纽约大学吸引时,他不假思索地报出了一长串的理由。
在他眼中,对自己改变最大的要数校园日活动了。尽管是在最后一刻临时填了通用申请,决定试一试上纽大,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体验。“我感觉这里的学生群体非常活跃,他们不仅学习成绩好,也各有特长。学校的学术氛围很自由,同学们日常讨论的话题都是与学术、兴趣爱好相关的事情。这非常符合我对大学的期望。”龚若铭说。
入学后,由于学校推行通识教育,新生们需要修读诸如“全球视野下的社会”、微积分以及学术英语等基础核心课程。因为课程设置的原因,大家普遍感受到荣誉数学类的课程与高中时所学的内容相比难度陡然上升,学起来非常吃力。
“大一第一学期刚过,三分之二的人都选择了放弃,修读荣誉数学课程的同学一下子从20多位缩减到了七位。”赵今雨回忆道。“当然每个人也都在摸索的过程中明确方向,有些同学发现对其他领域的兴趣更大时,就转向了别的专业。”
尽管赵今雨的起步成绩并不理想,但他从没想过放弃。这位兴趣爱好广泛的北京男生,不仅是篮球队和摄影协会中的佼佼者,还是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但为了攻克荣誉数学这座大山,他不得不舍弃大量的业余时间,集中精力夯实基础。他要求自己:每节课前必须提前预习,每周至少花费20多个小时“抱着书啃”;不论上课是否能听懂,都要坚持不走神。经过大二一整年的努力与对数学领域不懈地思考,赵今雨终于进入了状态,将学期绩点从3.1逆转到了4.0。
毕业后将去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奚佳祺,把自己归为“知难不退”的类型。作为此次接受采访的唯一的女生,也是唯一一位直博的同学,她说自己并不属于特别有天赋的学生,一路能够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父母的支持与对数学的热爱”。
“大一上课对教授讲的内容一知半解,作业完成得不好,成绩更是差强人意。”但好在奚佳祺及时地调整了心态,抱着深入了解自己和挑战极限的目的,通过加强与教授的交流,找出了学习上的症结所在。在一步步克服困难和循序渐进地修读更高难度的课程中,她不仅发现了数学的乐趣,还锁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在毕业前收获了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的博士项目录取通知书。
最难忘:图书馆的日与夜
大三时,五位同学曾集体选择去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进行海外交流学习。为了向心目中的“数学圣殿”致敬,大家争相在研究所的标牌前留影,甚至把微信头像都改成了同款照片。在整栋大楼里,他们每个人待得时间最长、最难忘的要数位于12楼的图书馆了。
龚若铭(左)和方祺珩(右)与2019届荣誉数学专业毕业生周恺轩在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门前留影
方祺珩表示,来到柯朗数学研究所以后,大家虽然都在一栋楼里上课,但由于选的课不同,很多时候只能在图书馆自习的时候偶遇彼此。“在纽约的宿舍里,我们会动手做饭吃,有时也会聚在一起打德州扑克,打牌的时候免不了要用上数学技能算算牌,但这都是娱乐而已。”方祺珩笑着说。
除此之外,在学习上五位同学都大胆地尝试与博士生一起上课。方祺珩觉得虽然能选的课程有限,但作为本科生能有机会提前感受博士生的课程是一种非常好的历练,也是上纽大学生特有的资源与优势。
“在我看来,荣誉数学专业的同学们最大的共性是对数学知识的尊重以及对学术的热情。”龚若铭说:“大二的时候,到了夜里12点还待在图书馆里做数学题以及每天走的最晚的都是数学系的同学们。”到了柯朗,大家又毫无悬念地集体占据了那里的图书馆。
在龚若铭看来,“柯朗的图书馆很安静,非常适合数学学习,给了我们一处独立思考的空间。每当我坐在一排排数学专业的书籍中间学习时,总感觉可以获得很多解题的灵感。”
荣誉数学专业中的五位毕业生在教室里讨论数学问题
左起:方祺珩、赵今雨、奚佳祺、龚若铭、官易星
在大三海外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五位同学纷纷明确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方祺珩主攻金融工程,赵今雨专注于机器学习,奚佳祺对概率论产生了无法磨灭的热情,官易星决定钻研计算机科学,龚若铭则一头扎进了数学理论知识的海洋。
治学之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大四上学期紧锣密鼓的申请季中,赵今雨和奚佳祺共同选择了副教务长Gérard Ben Arous作为自己独立研究课程的指导教授。在一对一的授课过程中,Ben Arous教授一遍遍地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教会他们如何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获得新的理解。
对于想要在概率论领域不断深耕的奚佳祺来说,能够得到享誉世界的概率论专家Ben Arous教授的亲自指导,可谓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每次辅导前我都会广泛地阅读论文,然后在课上向教授展示我的理解与思考。Ben Arous教授会一眼看出你的知识盲点,然后给出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奚佳祺说。
奚佳祺与Gérard Ben Arous教授合影
Ben Arous教授让赵今雨印象颇深的一句口头禅是“Know what you know and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矫正了我学习的姿态,让我明白切实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赵今雨说。“在硕士项目的选择上,我曾在统计学和深度学习两个方向上纠结过,教授手把手地带领我理清了思路,同时给出非常宝贵的指导意见,最终我决定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攻读机器学习专业的硕士。”
方祺珩将Ben Arous称为一名“非常硬核”的教授。“在他的课堂上你一定不能轻易地点头,因为你将很难承受住他连环炮似的发问。他会直击你的知识盲点,问到你不懂为止,最后会再抛出那句经典的口头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你明白如果没有彻底理解某个知识点,就把它放过去了,这样是不对的。”Ben Arous严谨幽默、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给方祺珩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让他深切感受到治学是一件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事情。
正如将赴哈佛大学修读计算科学与工程硕士项目的官易星所说:“我喜欢数学,是因为喜欢数学美学里的秩序和真理,它有标准也有对错。而‘全球视野下的社会’课程也教会我们,要学会容纳不同的标准和价值观,很多时候它们并没有对错。”官易星坦言自己从小就是一个不太喜欢发声的人,但在上纽大的学习经历不仅给予了他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信心和底气,还让他收获了几位志同道合的终身好友。这也正是他在18岁那年参加完北京大学夏令营和上纽大校园日活动后,毅然决定选择上纽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感谢:赵今雨为本文提供摄影
推荐阅读
毕业生 | 盖宇:我不是学霸
毕业生 | 黄淇:成为全球公民
WeChat:@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Weibo: @上海纽约大学NYUShanghai
Instagram: @nyushanghai
Facebook: @NYUShanghai
Twitter: @nyu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