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界面新闻》对上海纽约大学进行了深度报道,将上海纽约大学的首届学生喻为“拓荒者们”。上海纽约大学的首届学生将于2017年五月份毕业,在这样一所全新的国际化研究性大学中他们到底获得了哪些收获和成长?面对毕业他们又将怎样选择和规划未来的职业人生道路?请阅读下文来自《界面新闻》林子人记者的深度报道。原文链接请点击:http://www.网址未加载/article/872828.html。
上海纽约大学2017年秋季入学申请正在火热进行中,申请截止日期为2017年1月1日。有意申请我校的学生和家长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我校2017年招生方案,并按照要求在明年元旦之前提交申请材料。若有任何招生相关疑问,欢迎拨打我校招生咨询热线021-20595599或者发邮件至shanghai.admissions@nyu.edu进行咨询哦!
上海纽约大学第一届毕业生即将进入职场。他们亲自参与了这所全新大学的建设,如今又将接受来自中国的雇主的考验。
来源:视觉中国
四年前,还是高三学生的陈梓青在不经意间做出了一个决定。
当时他已经下定决心脱离山东省的高考大军,投身美国大学的怀抱。在填写美国大学的通用申请时,发现纽约大学除了位于纽约的本部和阿布扎比校区之外,多了一个新的选择:上海纽约大学(NYU Shanghai)。陈梓青上网搜了一下,了解到这个校区是第一年招生,觉得挺好玩,就勾了这个选项,写了150字的申请原因。“当时其实觉得是没什么谱的一个东西,没想太多。”
几个月后,陈梓青收到了面试通知,奔赴上海——在一天一夜的“校园日”活动中,500位通过了初步筛选的高中生在一系列的晚宴、模拟课堂、英文写作、团队活动、一对一面试中好奇地观察这座当时连自己的教学楼都没有的全新大学,并被招生委员会不动声色地逐一检阅。
一天交流下来,陈梓青觉得跟这所学校“很对路”,而两个小组活动更是令他印象深刻:一场要求他用意大利面建一座塔,另一场则要求他根据要求设计一款全新的产品。“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学校的面试方式好不一样,群面结束时我就想,这个学校录了我的话我是会来的。”
对于来自上海的詹章来说,申请上海纽约大学则更多是出于现实的考量。他既想准备美国大学申请,又不想放弃高考,但这两项大任务对学业紧张的高三学生来说难以兼顾;再者,赴美留学的开销颇大,是个不小的负担。综合考量,申请上海纽约大学似乎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周围不少人对这所全新的大学心存顾虑,但詹章与他的父母都对上纽大颇有信心,“当时就觉得一定会好的”。
很快,陈梓青和詹章都收到了“conditional offer”——只有在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后才能获得入学资格。这对这两位好学生来说自然不是问题。2013年8月,他们如愿以偿地以首批新生的身份进入上纽大,开始了在这所特殊大学的“拓荒”生涯。
在上海建立“纽约大学”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纽约大学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教育体系(Global Network University)的概念,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大学不应该仅仅建立在一种文化基础上、建立在一个国家范围里,而是需要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让世界成为课堂。因此,纽约大学在全球各地国际大都市设立海外教学点(Study Away Site)或校区,学生和老师的活动范围遍布六大洲,把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和研究实践紧紧结合在一起。
建设这样一个全球教育体系,一定会考虑中国;而在中国设立海外教学点,纽约大学将目光投向了上海。
在中国,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亦是中国高等教育积极推动的一个发展方向。接下纽约大学抛来的橄榄枝,顺理成章。截至2016年9月28日,经教育部审批和复核的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达到68所,合作项目达到914个。
2011年1月,教育部下达了批准筹建上海纽约大学的公函,上海市把上海纽约大学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一部分列入了市政府的重点工作。2011年3月,上海市教委、浦东新区政府、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正式签订了四方合作协议。2012年10月15日,上海纽约大学宣告成立。
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从筹建伊始就面临着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从起草合作协议到制定大学章程,从学校制度建设到具体管理运作都会涉及因教育体制、文化理解、思维方式的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困惑,需要耐心和直率的沟通,需要换位思考。”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告诉界面新闻。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法人必须是中国公民,而引进国外优秀教育资源则是合作办学的重中之重;而在纽约大学方面,这所合作创办的大学必须达到纽约大学的学术水准和质量要求,方能授予纽约大学的学位。如何合作成功,取决于中美双方在学校管理模式和责任分配上取得共识。
中美双方各自举荐一位校长是上纽大双重身份的具体表现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推荐华东师大校长俞立中出任上纽大校长,纽约大学推荐原康奈尔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始院长Jeffrey Lehman出任上纽大常务副校长。“我经常对常务副校长讲,我们俩一个是中方校长,一个是美方校长,两个身体,但必须是一个脑袋,需要经常沟通,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我们需要强调的不是谁领导谁,而是相互尊重和理解,”俞立中说,“在涉及办学水平和学术质量的问题上,我充分尊重美方校长的意见,也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保证上纽大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办学水平和学术质量的一致,上纽大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为己任,贯彻执行纽约大学一贯倡导的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
关于近年来高等教育界讨论颇多的通识教育,俞立中认为它的含义比“让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社科、人文社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要更为深刻:“拓宽知识面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去培养思维、通过思维表达观点认识世界,才是通识教育核心的东西。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更加全面精辟的认识,才是通识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上纽大本科生1/3的课程为文理通识教育,其核心课程分为社会和文化基础、数学、科学、写作和语言五大类,“这就是一个人能力全方面发展会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另外的2/3一半是专业课程,一半是进阶专业课程。如果学生不愿意在同一个专业里钻研过深,也可以选择辅修第二专业。“从课程角度来说我们是这样做到通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相结合的。”俞立中说。
俞立中于1980年代获得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熟稔欧美教育体制。这位据称是上海第一位开通微博认证的大学校长不仅毫无架子,而且言行中透露出与学生的频繁互动,他甚至能准确地叫出许多上纽大学生的名字。 他直言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为办学宗旨的上纽大并不适合每一个学生,对“上纽大想要什么样的学生”这个问题,他的回应是反问四个问题:
你愿不愿意选择一条不一样的、有挑战的人生道路?
你愿不愿意选择一种不同的学习模式?
你愿不愿意建立与世界的纽带?
你有没有自信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全英语教学的环境?
“如果你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都是yes的话,欢迎报考上海纽约大学。”他说。
在这样的双向选择下,300位学生成为了上纽大的首批新生。他们来自27个国家,说着34种语言,其中51%为中国学生。
与老师一起创造一所大学“说出来都是泪啊!”在回忆起大一时的情况时,陈梓青开玩笑地说。
上纽大的新生在入学时无需明确专业,在二年级结束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定专业。这意味着,在大二结束前,学生们要做的事就是通过上一系列的基础课程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并让自己适应上纽大的教学模式,而这正是核心课程的目的所在。
核心课程共有9门,其中每位新生在入学后都要上的一门课叫做《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lobal Perspective on Society),从2013年至2015年均由美方校长Jeffrey Lehman和Paul Roman教授主讲。他们一位是经济学家,一位是法学家,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启发同学们思考古往今来的伟大思想家对各类社会问题的论述,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哲学家的观点。配合这门课程,学生每周还需上一节研讨课,两节写作课。
超乎想象的阅读量立刻给了新生们一个“下马威”——俞立中曾听学生们感叹说,他们一个学期的阅读量,肯定比有些大学本科四年的阅读量都要多。而阅读哲学大家的经典著作,对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开学第一个星期就要读康德显然是陈梓青和詹章的“噩梦体验”,“很深刻的记忆就是每天晚上都会读到两三点,就是那种你读一段话需要隔两三秒钟查一个单词的感觉”。
但在大量阅读、课堂讨论和写作训练之后,两位学生都明显感到了自己在飞速成长。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詹章和同学组成小组做项目展示,他们对讨论“科技什么时候能够操纵人类”这样的宏大问题已经非常自如了。陈梓青发现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之后,“大二立马就感觉不一样了,感觉所有的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在英语水平上有了质的飞跃”。
对于学生们来说,在这所全新大学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许是继适应环境之后的又一大挑战。
陈梓青从入学初就想学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相关的专业,然而上纽大在最开始提供的专业选择着实有限:第一届新生入学时,上纽大只有13个专业,在社会科学的门类中只有商业与金融、经济学这样的商科专业,但这并不是陈梓青感兴趣的,因此他只好选择人文与全球中国研究(Humanities & Global China Studies)。
大二上学期,陈梓青得知学校推出了自主设计荣誉专业(Self-designed Honors Major),允许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专业。陈梓青在那个学期上了一门叫《性别研究与文化》(Gender Sexuality and Culture)的课,几乎是立刻迷上了性别政治学,于是他决定自己设计这个涵盖了政治、哲学、人类学、公共政策等多个学科的专业。
他联系了两位曾教过他的教授当学术顾问,自己研究起草了专业申请提案,罗列了自己需要上哪些课程、要去哪些海外教学点并在那里上什么课、毕业论文要写什么、需要什么资源。大二下学期,他的提案获得通过,正式成为他们那一级唯一两名自己设计专业的学生之一。
詹章在入学前是位理科生,但他一直对艺术感兴趣,大学报志愿的时候想读工业设计,而在进入上纽大后选了和他的兴趣最为相关的交互媒体艺术专业(Interactive Media Art,以下简称IMA)。
IMA专业起源于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大名鼎鼎的研究生项目交互通讯项目(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 Program),该项目的教授与毕业生全程参与了上纽大的这个本科专业的创立。“IMA大致来讲像一个组合,一边是工程,一边是艺术,就是给一些想要做创意的艺术家提供技术帮助,给一些比较喜欢编程的人一个艺术表达的渠道。”詹章是这样解释他的专业是什么的。
他发现,他的专业同学感兴趣的东西都截然不同,有人喜欢电子游戏,有人喜欢迪士尼乐园里广泛运用的那种发声机动装置,而他本人则对交互艺术装置最感兴趣。大二时做的一架激光竖琴是他的得意之作:7排激光与光传感器相连,当人手切断光,光传感器就会告诉单片机这个接口的光产生了变化并指令电脑发出一个特定的音。
让詹章感到颇为有趣的一点是,教授们就某种程度而言和他们一样也不知道这个专业会发展成怎样,因此学生们的意见与反馈往往能得到教授们的充分重视。从最开始的两位教授、十几名学生,到如今的20多位教职人员和百余名学生,IMA专业在不断地成长着。
吕小艾是亲自参与、见证整座大学发展壮大的人之一。她在纽约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职,在纽约大学的全球网络中流转。在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做了两年助教工作后,她于2013年来到上纽大参与全球学术奖学金计划(Global Academic Fellowship Program)的建立。该项目聘用全球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和部分本科毕业生来到上纽大担任助教,配合教授们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包括写作、数学、科学等课程。“除此之外,每个助教课外都会有一个自己的项目,比如说他如果在体育方面比较有天分,就会组织射击、篮球、足球之类的体育俱乐部。也有助教和职业发展中心合作,帮学生打磨求职技巧,还有一些帮助组织文化活动。”她说。
从2013年到2015年,吕小艾一直是这个项目的协调员,她发现,无论是参与项目的20多位助教还是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个项目。“对学生而言,有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教授非常高大上,尤其是中国学生不太习惯主动接触教授,所以他们会觉得助教看起来跟我差不多大,感觉也很亲切,比较容易接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会有固定时间来解答学生问题,这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这个大学里的学术生活。”
吕小艾现在离开了学生事务,将全部精力放在细胞有丝分裂的研究上。回想自己在上纽大工作的这些年,她目睹了这所大学的种种变化:“我们当时来的时候一个科学实验室都没有,这几年是看着学校从无到有地建了第一个生物实验室、第一个物理实验室,现在还有了神经科学实验室和计算物理学实验室。新增的专业也很可观。我们当时只有很少的工作人员,每个人一开始都是身兼多职,就是从零开始的感觉。”
看着学生们从青涩羞怯的高中毕业生变成游学归来能够侃侃而谈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大四毕业生,吕小艾对学生们的急速成长感慨万分。“很多中国学生刚来的时候英文不是很好,有点害怕也不是很敢讲。现在everybody sounds like a native speaker(每个人都像母语者那样英语流利了)!”她笑道。
对于陈梓青来说,“从零开始”让他兴奋,让他有种与同学老师一起创造一所学校的“创业”感觉,但并非没有学生对这所“总是在前进路上”的全新大学有所怨言。与陈梓青同年入学的Anna Schmidt就对上纽大失望过,觉得在外国上学无法适应、专业受限、课程不够有挑战性,大二时转学去了哥伦比亚大学,但在发现自己在上纽大遇到的所有问题哥大也有时,她又回到了上纽大。在上纽大学生杂志《On Century Avenue》中,Schimidt这样写道:
“对未来保持探索精神是件好事,探索永无止境”“我觉得哥大的问题和上纽大一样多,唯一的区别在于我无法将之归咎于这是一所新学校了。上纽大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在跌跌撞撞进入第四年的过程中它一直在证明自己。任何的失望、错误或缺陷可以说是我们学校的不足,但其实它不过是以下两个事实的副产品:1. 我们学校还在成长期;2. 无论去哪里都会遇到问题。
任何学校都有缺陷和短板,而我们学生则需要选择哪些问题是我们愿意承担的。我选择回到上纽大,因为对我来说,这个群体的活力、我们建立的深厚友谊以及我们能够在中国学习生活的事实比这些问题更为重要。往大里说,我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我觉得在这里我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对于上纽大的学生来说,职业发展中心(NYU Shanghai Career Development Center)是个除了课堂和社团活动以外另外一个在大学生涯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地方。
“这个中心叫做‘职业发展’是有原因的。我们为学生提供全面支持,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探索职业的各个方面。”职业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主任Jane Hsu告诉界面新闻。职业发展中心的职业规划导师们的核心任务就是为上纽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咨询服务,在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指点迷津——虽然这不是一门必修课程,但只要学生有需求,他们就可以去职业发展中心寻求帮助。登录纽约大学学生求职网站CareerNet,学生就能预约职业规划导师的一对一咨询。
除此以外,职业发展中心还组织策划一系列项目和活动,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给予学生求职指导和资源,比如纽约大学校友导师项目(NYU Alumni Executive Mentor Program)、职业发展集训营(Career Boot Camp)、招聘会及企业校园招聘项目(Career Fairs and On-Campus Recruitment)。
职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将大学四年视作学生职业发展的一个完整周期,并为此制定了一个四年计划,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主题。
大一的主题是“探索纽约大学及上海”。新生们加入学生社团、参与研究项目、注册CareerNet并开始了解各种资源、通过职业发展中心的每周邮件和微信公众号获取资源和咨询、和职业规划导师讨论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制定一份个人职业发展计划表。
进入职场和进入研究生院继续深造是学生们毕业后的两个主要方向,职业发展中心因此和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部门密切合作,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根据具体需求为学生推荐两边的资源——如果学生想专研学术,学术导师会收集相关教授的意见,把学生推荐给教授;如果学生表示对工作更感兴趣,就指导学生前往职业发展中心获取更多资讯。“我们希望用一种非常全面完整的方式帮助学生做选择,所以在学术导师和学生的对话中也反映了这种发展的心态,”上纽大学生事务部副主任Diane Geng表示,“他们来到我们这里,我们试图让他们打开眼界,看到家长们看不到的其他可能性,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能力来收集信息、衡量利弊、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
上纽大的实习政策不鼓励大一学生参与校外实习,但那些迫不及待地想体验职场的新生可以选择从校园兼职开始做起。“在校园内你就可以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校内20多个部门招聘学生员工,目前有大约200名学生在校打工。”Hsu说。学生每周可以有不超过8小时的兼职时间,职位包括图书管理员、摄影师、视频制作师、后勤助理、IT部门程序员、健身中心管理员等。即使只是校园工作,职业发展中心也会组织招聘会,准备详尽的职位介绍,学生则会像模像样地身穿正装出席并提交简历、参加面试,“我们看到学生们得到了非常棒的经历,这丰富了他们的简历,让他们能在大二的时候告诉别人,我为很多学校活动拍摄照片,我能够在校外成为一名摄影师”。
在经历探索期后,大二的主题是“选定一个方向”,深入研究探索学生感兴趣的领域。职业发展中心为大二学生准备了一个为期一年的项目:纽约大学校友导师项目。参与项目的学生能够与一位目前在亚洲工作的纽约大学校友建立一对一的导师关系。学生被鼓励多与导师见面,拜访导师所在的公司、询问导师的职业经历、向导师咨询简历修改意见和面试技巧,或仅仅只是成为彼此的朋友,在对方的人生经历中学习成长。
职业发展中心从2014年开始组织纽约大学校友导师项目,至今已是第三个年头。从第一年的12名校友导师到今年的31名校友导师,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这个项目中深入接触职场人士,了解真实职场生活,并培养出真挚的友谊。“虽然这个项目只持续一年,但我听说一些学生仍然与导师保持着联系。他们就在星巴克见面,闲聊人生故事。”Hsu说。
无论是就业还是学业深造,大三都是学生们“获取相关经验”的关键时期,参加招聘会、申请实习和志愿者活动,或准备申请研究生的考试、与导师沟通研究方向、准备推荐信。而大三学生面临的一个额外挑战是,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需要在国外完成这种种任务。
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上纽大学生需要选择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遍布六大洲的15个校园或海外教学点选课学习,时间为一到两个学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选择在大三前往纽约、华盛顿、佛罗伦萨、伦敦、巴黎、布拉格、柏林、马德里、特拉维夫、悉尼、阿布扎比等城市交流学习,体验深入体验异国文化,进行实地社会观察。
正是职业发展的关键期,没法见到远在上海的职业规划导师怎么办?“我们有一整支团队来为那些正在海外游学的学生提供支持,”职业发展中心校企关系主任郭昊回答道,“我们会用Skype进行远程交流,我们会指导他们如何在所在国家获得资源,不过有些地方有签证问题学生没法做实习,那我们就会鼓励学生申请志愿者项目、和教授多交流。”
詹章在布拉格游学的时候就曾在线联系了职业规划导师寻求帮助,“当时暑假快到了,我问还能不能申请实习了。我说我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当时在纠结要不要申请AEG中国的暑期实习——AEG中国是现场音乐娱乐演出商,负责组织宣传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的一切演出事务。詹章对娱乐行业感兴趣,但对方对实习生的要求是做平面设计,他不确定这是否和自己的专业吻合。“他(导师)说你应该去申请一下,至少你会知道整个行业怎么运作的,我就申请了。”
如果学生选择前往纽约大学本部和阿布扎比校区学习,他们可以轻松地向当地的职业发展中心寻求帮助。上海纽约大学学生事务部主任Charlene Visconti告诉界面新闻,学生们可以在纽约预约一对一就业指导咨询、查询当地的工作实习机会,甚至在学期结束后选修一学分的课程留在美国实习。
这样的优渥条件为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海外实习机会。全球中国研究专业的Veronica Hernandez因为对艺术史感兴趣,在纽约游学期间申请到了布鲁克林A.I.R画廊的公共关系和社交媒体实习生的职位;陈梓青在华盛顿游学期间在一家致力于推动藏区教育的非盈利性组织实习,与华盛顿和成都的同事一起为来自西藏偏远地区的藏族孩子组织了为期四周的夏令营活动,并且负责为藏族大学生募款;全球中国研究专业的Roxanne Roman则获得了白宫的实习机会,帮助第一夫人的社交秘书组织策划了将近100场活动。
有了之前的这些积淀,学生们进入大四后就将真正迎接人生转折期了。学生们和职业发展导师探讨如何有效地找工作、完善简历和求职信、参加招聘会、申请研究生项目或奖学金、为毕业后做各种准备。
郭昊发现,每过一个学年学生来到职业发展中心咨询的问题都会有所不同,一年级的学生会问专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写简历、什么是咨询行业;二年级的学生会前来请求顾问帮助修改简历。“从大一到大四的一个经典问题是:我要怎样才能进入麦肯锡?”郭昊笑道,“或者我未来应该做什么?这其实是个好问题。世界变化很快,对未来保持探索精神是件好事,探索永无止境。”
在她看来,职业发展中心的核心要务,就是唤起学生的自我激励精神、自学能力以及对外界的强烈好奇心。“我们不想让职业发展中心变成训练学生‘如何进入高盛’的集训营,我们的确会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帮助,但这不是我们的唯一目标。我们与各种各样的雇主建立联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行业,他们可能会成为投行人,也有可能去做其他真正适合他们的工作而非别人眼里的好工作。”
与上纽大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办学宗旨一脉相承的,是职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们反复强调的“讲好你的全球故事”(tell your global story)。“你为什么来上海纽约大学?在未来你又要做什么?对我们来说目睹学生在四年时间里不断成长蜕变——特别是从海外游学归来后——真的是件很酷的事。”Hsu说。
进入职场9月,各大企业的秋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职业发展中心于9月9日举办了第一届招聘会,吸引了苹果、德勤、群邑中国、普华永道、TOMS等近60家公司和250余位学生。9月20日至11月15日,职业发展中心还持续组织一系列的校园招聘宣讲会,据郭昊透露,太多公司对首批即将出炉的上纽大毕业生表现出强烈兴趣,以至于校园宣讲会的时间都有些安排不过来。
群邑中国(GroupM China)是最先来到上纽大做校园招聘宣讲会的公司之一。群邑中国招聘总监陈珂和群邑中国人才招聘项目副总监周翔告诉界面新闻,最初会注意到上纽大是因为暑期招实习生时看到了三个上纽大学生的简历,觉得非常不错,而在亲自拜访过上纽大职业发展中心之后,他们认为值得将这所大学列为目标学校之一。
“跟郭昊老师聊完之后,发现其实他们对学生能力要求的设定跟我们去选择管培生的很多方面都挺符合的。比如说他们的沟通能力要好,团队协作能力要好,要充满活力。这几点都是我们在选择管培生的时候也会看的。”陈珂说,“我们招的是综合素质型人才,需要逻辑思维好,不惧怕数据分析,而且学习能力强。我们经常讲的是希望这个人是个storyteller,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所以我们觉得NYU Shanghai这种比较综合型的大学跟我们契合度不错。”
上纽大学生在招聘会和校园招聘宣讲会上的表现都给两位在常年校园招聘工作中练就了火眼金睛的HR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招聘会现场的同事告诉周翔,上纽大的学生都非常健谈,愿意展示自己的强项在哪,且懂得如何推销自己。在宣讲会上,他注意到现场的同学非常专注,而且问的问题“都挺在点子上的”:“前几年做校招很少碰到这种真的在下面非常认真地听,还记笔记的学生,非常professional(专业)。”
“这种中西教育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自信,非常敢讲,非常敢于了解他们想了解的东西。”他说。
陈珂讲了一件在宣讲会上令她刮目相看的事:“当时有个小朋友来了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跟我们讲她接下来有一堂课,会提早离开。她会提前向你示意,这种职场礼仪在其他学校还是比较罕见的。”
10月18日,欧莱雅在上纽大举办了一场盛大的2017年管理培训生校园招聘宣讲会。欧莱雅中国CEO斯铂涵(Stephane Rinderknech)亲自出席,对这场宣讲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与群邑中国一样,欧莱雅看中了上纽大学生的素质。“学校跟我们介绍说,他们在选择学生和培养学生的时候,不光注重学生的成绩,也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他们跟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人文素养、自我管理能力等等,”欧莱雅中国大众化妆品部人力资源总监沈琳表示,“所以这方面也跟我们所追求的比较契合,我们相信这样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创新,可能有的时候他们的思想也会更加深刻,这些都是我们所追求的。”
欧莱雅在人才招聘上强调7大综合素质:以人为本、行业敏感、企业家精神、创造革新、秉承道德达成业绩、驾驭复杂、有效合作。欧莱雅中国招聘总监刘敏捷告诉界面新闻,欧莱雅从2015年开始接触上纽大,发现上纽大给予学生非常多的自主权进行思考学习,为他们提供平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与此同时,这所大学把西方先进的师资力量和教育理论融入中国的环境,这种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了解中国,又具备好奇心、诚实、正直、开拓进取的价值观,与欧莱雅的精神非常契合。
据刘敏捷透露,欧莱雅从2017年开始将与上海纽约大学开展一项全新的合作项目,每年为三到四名大三学生提供暑期实习机会。当学生前往美国游学的时候可以在欧莱雅美国实习,而纽约大学的大三学生来到中国游学时亦可在欧莱雅中国实习,在学生大四回到自己的学习地后,他们可以被优先录取成为欧莱雅当地的管培生。
周翔认为,企业在做校招时试图找到的是有潜力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人才,而成为领导者的必备素质——沟通技巧、团队工作能力、抗压能力——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他指出,所谓高等教育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也许正在于此。“企业可能会希望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够有这些能力的培养。另外希望学校能主动搭建一些企业和学生的沟通平台,不光是毕业生,在学生大一大二大三的时候学校也可以引进企业做一些活动,让学生更早接触商业社会。从学校到职场是一个很大的转身,但很多学生对工作是什么状态、外企是什么、他们将面临什么还是挺困惑的。”
进入大四,陈梓青坦言自己如今对求职这件事已经没有困惑了。他在大三的时候曾经担心过自己的就业前景,不知道雇主会不会认可自己的学校、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专业不够实际。但在参加了一系列职业发展中心的活动和今年暑假上纽大承办的The Career Academy之后,这些担心都消失了:“我发现第一,上纽大的牌子是被认可的;第二,他们(雇主)并不期待你懂得所有东西,他们希望你就是一张白纸,从头开始学。所以他们需要的是有高绩效能力,有学习能力,有执行力的人。我觉得没问题,这些我都可以做到。”
詹章今年暑假在AEG中国做了很多事:他帮助公司制定了品牌标志规范,帮市场营销部门拍摄演唱会和粉丝采访的视频发布到微博上,还采访了Bilibili。公司HR对这位多面手的表现赞不绝口,并暗示他毕业后可以回来工作。詹章现在以自由职业的形式帮一些公司做设计,同时在构思一件野心勃勃的毕业作品。他认为,比找工作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探索自己的不同可能性,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
在拥有谷歌、摩根大通、白宫等宝贵的实习经历后,上纽大的第一批毕业生已做好准备迎接他们的梦想工作。通识教育体系下培养出的人才,也将第一次接受来自中国的雇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