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笔疾书,驰骋高考列车
满怀希冀,憧憬美好未来
在大家等待理想成绩时
是否也在思考
如何选择大学专业?
今天,一起来看看交大学霸
那些年的选择
01
报专业
报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
我和交大物理教师裘维裕在预科就有接触,他曾问我进大学学什么,也曾劝我上理学院。我想理学院毕业后搞科学,我要当工程师,为人民服务。进大学后,裘老师又建议我学电机,我讲,我为人民服务,学水利。进大学后正逢九一八事件,我的两个同学戴中溶、顾德欢都去参加革命了,我埋头读书,走工业救国道路。
这个“我”,名叫张光斗,1930年从交大附中升入大学部土木工程学院,后来成为了水利学家,两院院士。
02
报专业
报的是“雪洗国耻”的信念和决心
我高中就读于北京育英中学。那时,正逢国难当头,学校里每天都降半旗,纪念九一八事变。1933年,我高中毕业,雪洗国耻成为心中唯一愿望,于是立志要学习工科,以工业救国。后来我欣喜发现被交大录取了,分配在机械工程学院。后来得到通知,清华大学也录取了我,但交大工科教学成绩显著,于是决定离开父母及生活19年的北京,只身搭火车南下,去上海报到。
吴德楞在校期间获奖记载
这个“我”,名叫吴德楞,1933年报考了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后来长年从事油轮业务,对造船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03
报专业
选择了就努力做到“极致”
我在初中的时候,对数学并没有偏爱,成绩也不是很突出。到了高中,物理老师赵贻镜对我的潜能了解得很透彻,他说,你物理所以学得好、考得好,是因为你数学底子好,建议你去报考交通大学数学系。后来我考上了这所当时以工科见长的交通大学。
这个“我”,名叫吴文俊,1936年报考了交通大学数学系,后来成为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04
报专业
报的是“保家卫国”的壮志情怀
事实上,我早先的志向是学医。我父母都是村里的医生,但是他们没有读过正规的医科学校,靠的是传统的土方,一旦遇到了疑难杂症,往往就束手无策了。正因为如此,他们希望我们兄弟姐妹九人中有人长大后能学医,所以在上高中前我一直立志将来做个大夫。但在亲眼目睹了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后惨不忍睹的场面后,我改变了原来的初衷,决心改学工科,投身国防建设,当时想如果不能学航空,那就学造船,服务海军,反正都是对付敌人。
黄旭华填写的交大大江歌咏团申请登记表
这个“我”,名叫黄旭华,1945年报考了交通大学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后来成为著名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05
报专业
请给再次发现自己一个机会
至于我为什么选择电机工程呢?我在中学的时候,兴趣点在化学上,化学念得很好,在家里喜欢搞一些实验,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我会学化学的。但是到了重庆后,一位长辈跟我说,现在学化学是没有实验可做的,缺乏仪器设备,都是纸上谈兵的,没有用处。另有一位交大校友,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很吃香,人家一天到晚都找他做事情,他就劝我选电机,于是我最终就进了电机工程系,选了电信组。
这个“我”,名叫郑国宾,1942年报考了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后来成为美国ABC第一集团董事长。
06
报专业
是把兴趣发展成事业
我报考交大的物理系,缘于少年时期的个人经历与兴趣。小时候每逢假期,我就常去奶妈的农村家玩耍,与村里的小伙伴一起钓鱼、种庄稼、饲养牲口,养成了爱好自然、勤于动手的习惯。上中学时,与班上两位爱好无线电的同学结为好友,经常在一起学装无线电,研究高压电的放电现象等,培养了我对物理与实验的极大兴趣。直到进入交大物理系,我才得以在名师大家的点拨与指导之下,为自己所深爱的实验物理学打下坚实基础。
这个“我”,名叫钱皋韵,1946年报考了交通大学物理系,后来成为著名铀同位素分离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07
报专业
是一颗爱国种子的茁壮长大
我10岁那年,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我和二哥不懂事,就跑到屋外去看,只见日机飞得很低,机身与双翼上涂着太阳旗图案,每架飞机一前一后有两个飞行员,都带着有大眼镜的飞行帽。不一会儿,飞机忽然扔下几枚炸弹,轰轰巨响,然后它就扬长而去了。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的战争就是这种轰炸,心想:“我们怎么没有飞机?这永生难忘的一幕是我后来报考航空工程系的思想种子。
“歼-7Ⅱ”飞机编队
这个“我”,名叫屠基达,1946年报考了交通大学航空系,后来成为著名飞机设计专家,主导“歼7”设计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
08
报专业
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
我考进交大是1953年,当时同学中都一致向往读航空、汽车、舰船等热门专业,青年大学生保家卫国、立志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十分高涨。我们当时考交大,录取名单与考分是登在上海《解放日报》,不过只是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却不知道录在哪个系哪个专业,最终的志愿是考进交大之后再填写的。那个时候填汽车、造船志愿的人最多,而我也是其中热情高涨的一份子,最终选择了能保卫海疆的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
这个“我”,名叫徐芑南,1953年报考了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后来成为“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09
报专业
报的是“学医济世”的使命与责任
为什么选择学医呢?我看到了当时中国农村医疗资源匮乏,毗邻上海大城市如此近的农村都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因此到了国家恢复高考的1977年,我抱定目标,报考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打算将来要进行微生物的研究,尽我所能降低传染病的流行。然而当时没有时间准备考试,成绩下来之后,我离二医大的录取分数线还差九分。我录取到上海市卫生学校学习微生物专业。三年后如愿以偿,我来到第二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工作,后来考取了二医大的研究生。
这个“我”,名叫盛祖杭,80年代初报考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后来成为神经细胞线粒体运输及相关调节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10
报专业
报的是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和胆识
1980年,临近我高考的时候,交大有两位老师来我们学校招生,我对交大愈发感到兴趣,下定决心要报考。至于专业选择,这个很有意思。有朋友问过我,当年我们连计算机都没有见过,你怎么会想到读计算机专业呢?其实是很偶然的事情,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新的科学、新的技术就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我虽然没有见过计算机,但在报纸上看到过报道,觉得计算机实在太神奇了,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着我,让我心向往之,于是就报考了计算机专业。
这个“我”,名叫王永东,1980年报考了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后来成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
千千万万个小我
从交大各个专业走出去
在各自的领域中不断努力和拼搏
在推动祖国进入蓬勃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亲爱的考生
站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
听听交大学长们的内心独白
相信你会有答案
交大还有更多的专业
等你来了解和选择
最新最详细的招生专业信息
请关注交大招生办官网和官微
2+6+7+X!上海交大发布2020年本科招生亮点
欢迎报考上海交通大学
欢迎报考上海交通大学
欢迎报考上海交通大学
来源/资料:上海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编辑:徐骞 尹静一
责任编辑:金雪 祁洁
推荐阅读
1、今天,影院归来!全国复映第一天,两部新片都由交大人出品!
2、来啦!上海交大分省招生组行程,快收藏!(持续更新中)
3、为什么选交大?明天下午2点,这场大直播给你N+1个理由!
4、就业季 | 100年前,交大毕业生就这么抢手!
5、抗洪抢险不能等!逆行的交大学子,冲在一线!
欢迎报考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