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拥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国际化高职教育的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地处上海浦东金桥地区,紧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毗邻,具有天然的产教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区域优势。学校占地面积近800亩,校园风景优美,教学与实验实训设施完备,图书藏书丰富,数字化校园网络全覆盖,各类运动场馆和生活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6个学科门类、24个专业类别,设有46个本科专业、32个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近13000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一支素质高、技能强、有活力、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13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82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370余名,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达90%,具有企业实践经历教师比例达37%以上。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东方学者特聘教授6人,浦江计划入选者4人,曙光学者6人,上海高校教学名师4人,上海市模范教师2人。
1. 实施完全学分制。学生享有自主选课、自主选教师的权利。学校实行弹性学制,本科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3-6年;高职学制为3年,修业年限为2-4.5年。学生入学后根据修业年限可适当调节在校的学习进度,只要修完培养计划内学分即可毕业。
2. 实施学业导师制。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行为规范;指导学生选专业;指导学生选课;指导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创新项目;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研发、经济管理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对接,开展学科专业建设;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通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CDIO工程教育、德国FH教育模式本土化实践等改革试点,探索和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4. 开设全英语教学试点班。培养学生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外语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5. 开展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与洲际集团建立订单式培养计划;物流管理专业与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人文、会展及现代服务业等专业与上海迪士尼;智能制造类等专业与上海飞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上汽乘用车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知名大型企业;创意设计、智能制造类专业与中国自行车协会等企业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定向或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毕业即上岗的适用人才。
6. 建立多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除了校内建有实验实训中心及工程训练中心外,还采取校所、校企、校地联合等方式,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学校聚焦服务上海,立足四大品牌建设,聚焦四新:贴近“新业态,新行业,新领域,新科技”,充分发挥地处上海浦东金桥,紧邻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毗邻的区域优势,与中国商飞、上海建工、华虹、上汽、迪士尼、上海电气、工行、中行、普华永道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关系。
7. 注重教育国际化。学校每年有较大规模的学生参与海外学习与实习项目。
为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走教育国际化之路,学校先后与国(境)外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家高校和机构开展稳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途径,以留学生教育、教师海外访学、学生海外项目、海外名师、国(境)外职业资格证书引进、学术交流等活动和项目为载体,引进和整合海外教育理念、办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实施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来,学校实施以“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生互换”为基础的国际化教育,为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与实践提供了良好平台。学校每年有数百名学生参加美国、德国、英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学习交流与社会实践项目。
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主修专业的同时,可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2年)跨学位类别修读完成辅修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相应的跨校辅修专业证书。同时,学生在取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资格的基础上,完成辅修学位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规定学分,且通过学位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者,可获得辅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为确需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转专业机会。转专业时间安排在每年4月份,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均可提出申请。转专业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校期间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所学课程考试及格。但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中外合作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能跨类转专业。转专业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转出学部(院)同意后,参加转入学部(院)组织的考核和面试,由转入学部(院)根据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获准转专业的学生需完成转入专业的全部课程方可毕业。
学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工作,不让一位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终身发展的机会。学校积极探索“精准资助、职业导向”的资助工作模式,建立了“奖、助、贷、勤、免、补”一体化的基础性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覆盖;学校每年为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500余个以及校外企业实践岗位300余个。特困学生还可以申请学费减免和临时困难补助。同时,学校还注重发展性资助的拓展,学校每年组织开展新生适应素质拓展训练、职业彩虹训练营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班,全面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学校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其中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覆盖面达19.3%,单项奖学金包含自强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文体竞赛奖学金、科技创新创业奖学金、基层就业奖学金等。同时学生还可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海外交流奖学金和各类专业奖学金等。
学校坚持以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占领广大团员青年的活动阵地。学校每年组织以“金海之缘”迎新晚会为代表的校园活动50余场,如:社团文化节、“厚技杯”科技节、A平方主持人大赛、“金海杯”摄影大赛、女生节、读书节、民族文化节、十佳歌手、sspu梦想秀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文化育人的效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近年来,学校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挑战杯”科技学术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知行杯”暑期社会实践大赛、 “梦想杯”上海市大学生辩论赛,在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校充分聚焦上海智造、上海文化、上海服务、上海购物四大品牌对人才需求,利用地处浦东自贸区,比邻迪士尼度假区、金桥加工出口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地域优势,将就业工作拓展到“校区、 社区、科技园区”,每年承办上海市高校春季、秋季大型招聘会及各类宣讲会、近3000家用人单位前来我校招聘,提供工作岗位十万余个,毕业生薪资水平也逐年提高。学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中国商飞集团、上海建工、华虹集团、华为、迪士尼度假区、通用汽车、上汽集团、上海烟草集团、临港集团、IBM、中国移动、花旗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众多大型国企、外资及独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