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开始谋篇布局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如何对标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
奋力开创本科教育新局面?
华政园这个大会开题破局!
昨日,我校2020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松江校区缘法厅召开。大会旨在认真总结学校三年来本科教育的成果和经验,深入分析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积极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健全教师潜心育人评价机制、改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办法,努力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思想有多远,前途就有多远。”
会上,校党委书记郭为禄结合学校“十三五”发展历程和《华东政法大学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讨论稿),以“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加快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建设”为主题,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正确把握时势,充分认识加快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回归本科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共识和趋势,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根本性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审核评估到召开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本科为本”的理念不断得到增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召开表明党和国家对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从学校在上海高等教育和全国政法大学的地位看,从学校本科教育实际情况看,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是学校发展的战略需要。高校工作千万条,本科人才培养第一条。坚持“以本为本”,是我们今后所有工作中必须把握的基本点;抓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二是主动转变观念,明确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推进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继承和弘扬老一辈华政人的“帐篷精神“和“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第一、以学生为根本”办学理念,强化一线规则,从校领导班子、学院班子到每一位教师,都要把联系学生情况作为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顺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转变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式,坚持全面评价与个性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综合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狠抓师德师风建设,高度重视教学规范管理和教学纪律,“立好德”,才能“育好人”。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培养理念,促进主体地位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促进本科人才培养从“教为主”向“学生学习成效”转变。完善评价体系,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是积极谋划改革,加快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命题。从全局和趋势看,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是主基调,“改”是关键词,“提”是总态势。要辩证分析三个“变与不变”的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没有变,但在“新文科”“新法科”的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内涵、指向和目标要求发生具体变化,要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战略方针没有变,但改革的理念、路径和重点发生变化,要加快完成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主题没有变,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和运作机制发生变化,要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完善学校教育教学治理体系。
要主动求变,创新发展,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上下功夫。学会做减法,减计划内学分,减集中授课学时,给学生学习选择权;减班级规模,推广小班化教学;从学生管理工作的越位点撤离,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新型育人模式。学会做加法,加大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增加师生对话交流的渠道和途径,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学会做乘法,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倍增器,发挥技术带来的乘数效应。
要系统思维,综合改革,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筑牢学科专业的基础底盘,在强化法学、政治学等优势专业的同时,专业布局往“高”“精”“尖”靠拢,让专业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真正落地。把好评价导向的方向盘,创新“五育并举”的过程性和成长性评价,构建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注重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领域的探索和努力,进一步完善学院和专业自我评估与校级评估相结合的质量保障机制。用好协同育人的助推器,建立校内、校外、海内、海外的协同育人新机制,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课程教学队伍的协同发展。
四是牢记初心使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教学管理服务队伍。围绕“奉献”“求真”和“创新”,要牢记使命、甘于奉献,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教师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把教育当成一生的事业,做到志存高远、以德立身,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要求知若渴、善学善思,争做教育专家,教师要不断提高与时俱进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挥老教师传帮带和名师示范引领的作用,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做好调查研究,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广泛听取师生意见。要奋勇创新、善作善成,争当创业家,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马加鞭,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将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郭为禄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根本任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共同推进高水平本科教育体系建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共同建设一流政法大学和令人向往的高雅学府。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叶青在讲话中表示,“十三五”期间,学校强机制、立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培养应用型、复合式、国际化、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长效机制,在六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稳步推进德育工作,深化“三全三圈十育人”;改革本科招生,着力优化人才培养规模和结构;注重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强质量保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他强调,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从学校全局出发把握教学工作,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他提出了四个“对”的要求:一是对标上级要求和高教法规定,做好贯彻落实;二是对照本科教学水平审核评估专家组意见,狠抓评估**;三是对比标杆学校,在本科教育质量提升上找差距;四是对应新形势,抓教学管理水平提升。
他表示,学校对标“双一流”建设社会主义政法大学,必须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盯解决本科教育的突出问题、瓶颈问题,提高我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社会发展所需、师生家长所盼,推动改革和发展、教师和学生、学校和家庭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在上午大会中,六位发言人分别从不同角度作了分享。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王戎以“围绕立德树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为题,分享了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以及思考和探索。
教务处处长王月明作“深化改革创新 加强内涵发展开创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局面”报告。他谈到,学校将抓好理念升级、目标升级、体系升级、模式升级、手段升级的“五个升级”,创建一个“教师爱岗敬业倾心教学、学生志存高远热爱学习、学生随时可获取学习资源、校园随处可见学习讨论”的学习型校园。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引领、以实践为导向,德才协调兼备,师生共同成长。”国际金融法律学院副院长丁勇从学院概况、办学理念、培养特色、师资队伍等角度分享了复合型、研究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经验。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汪伟全从“学院如何留住学生、培养人才?”“如何将优秀的科研水平转为人才培养能力?”两个问题切入,总结出四条本科人才培养经验:聚焦专业特色、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创新育人载体、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党团平台协同、夯实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实践双驱、丰富人才培养方法。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是辅导员代表经济法学院陈卉的发言主题,也是她十年工作经验的心声。她说,辅导员要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学生学业上的“协力者”、学生情感上的“守护神”和学生生活上的“勤务兵”。
教师代表、文伯书院杜素娟在发言中畅谈了自己作为专业教师,关于“育人”的几点心得。她表示,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即“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专业领域,也在社会领域和个人生活领域。而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专业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育人和课外育人的双重方式,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随后,与会人员分为7个小组进行了分会场讨论。
在下午大会上,分组讨论代表分别汇报各组讨论情况。
同时,副校长陈晶莹从编制《华东政法大学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的背景、意义、指导思想、行动目标、实施路径、组织保障等角度进行了深度解读。
以人才培养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根!
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教务处
文字 | 叶子芩 高云微
摄影 | 熊颖杰 高云微 丁芃刘丹阳
郑润泽姚煜晨 郝嘉宁 林恩
风景图 部分编辑 | 郑润泽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热爱制作~
(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今晚,华政园“小叶子”在现场!
▼华政园又来一个书画展!
▼
华政成果入选国家级高端学术文库!
▼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开题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