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该不该强制没收?

上海北辰教育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该不该强制没收?

这里是北辰教育【辰读时刻】,在这里您将听到家庭教育类的美文音频。

如果您喜欢这个栏目,请让我们听到;如果您有好的建议和意见,也欢迎用文末留言的方式告诉我们。

北辰教育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水杉为你朗读

前几天,有件事闹得沸沸扬扬。

一个初中生,因为被家长没收手机,竟以跳楼来威胁。

围观者唏嘘不已:这手机的魅力是有多大,竟能让孩子拿生命当做赌注?

说实话,像这种手机引发的亲子冲突真是屡见不鲜了。

曾有媒体做过一次调查:你觉得新时代,最蛊惑人心的毒品是什么?

在上万个的读者反馈中,手机赫然排在第一位。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了”,禁止孩子玩手机成了所有父母共识。

为了不让孩子沉迷手机,很多家长能想到的最佳对策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没收孩子的手机!

的确,没收手机,简单、粗暴、立竿见影!

但是,没了手机,我们的孩子就能好了么?

孩子玩的不是手机,而是孤独

关于手机上瘾,有相关研究显示,来自家庭、朋友社会支持较少的人成瘾行为明显。

因而,在孩子手机依赖的背后,很可能隐含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曾看过一档综艺节目,高一的少年浩浩沉迷游戏,他执意要退学,然后去做职业电竞选手。

为此,他每天至少玩16个小时游戏,整个人看起来颓废至极。

北辰教育

父母被逼无奈,只能切断网络,没收他的手机。

却不曾想,此举引来浩浩疯狂的反击,他一怒之下把家里的电脑、电视全都砸了。

直到节目组和浩浩深入沟通后,才明白这些极端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据浩浩讲述,他的父母关系十分糟糕,家对他来说从来没有任何温度可言。

父母脾气暴躁,一张嘴就是责骂与说教,因此两人很少沟通……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童年期情感忽视”,说的是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

这种创伤就像在孩子内心挖了一个空洞,如果他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填补,就会转而去手机里的虚拟世界寻找,在那些垃圾快乐中得到价值感、归属感和满足感。

很多父母抱怨手机害了孩子,却没意识到孩子整天盯着手机屏幕,只是为了寻找现实中得不到的关怀。

除了玩手机,孩子无事可做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是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成长起来的。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乐趣”的主要来源。

我曾经问过周末宅在家玩游戏的侄子:“好不容易周末了,你就在家玩手机呀?”

他给我的回答是:“不玩手机玩啥?”

这话让我一时哑口无言。

北辰教育

现在很多孩子,他们的生活单调乏味、精神世界匮乏,因而只能从廉价的手机娱乐中获得新鲜刺激感。

了解这些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因为手机跳楼了。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被没收了手机,那就像是被夺走了自己生活的“全部”。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慢慢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之外。

教育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爸爸发现儿子沉迷于手机游戏,但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带着儿子一起去打乒乓球,相互比赛较量。

起初,儿子总是胜少负多。为了获胜,儿子拿出更多的课余时间用来练球,也渐渐对手机游戏没有了那么大的兴趣。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孩子天生都是爱玩的,只是太多时候,手机霸占了孩子本该有的玩耍和游戏。

试想,如果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孩子能从真实世界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他又怎会沉迷于冰冷冷的手机呢?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机?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沉迷在手机里难自拔的孩子依然不在少数。

客观上说,电子产品确实容易对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在使用上需要加以限制。

并且这个限制,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还需要有所区别。

对于小学阶段及学龄前的孩子,首先建议不要给孩子买自己的电子产品。

其次,要和孩子规定好玩手机的时间和内容,一旦违规,必须要有惩罚措施。

之前看过一位妈妈的做法,她规定孩子每玩一小时手机,就要练一小时字。

起初,孩子为了多玩会儿手机就同意了,但到练字的时候,才发现要写的字太多,太累了。他想要偷懒耍赖,可这位妈妈怎么都不同意。久而久之,孩子就自觉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

这种做法的聪明之处在于,比起单纯地命令孩子,父母给了孩子选择权和对后果的知情权。

这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作为独立个体被信任和尊重的,因而也就能更自觉地去遵守规矩。

北辰教育

对于初中及以上年龄段的孩子,家长的重点则不再是“控制”,而是“教导”。

其实对于这些大孩子来说,他们大都清楚沉迷手机的危害,只是由于自控力不足,以及心中没有比玩手机更重要的事,而屡屡被手机“俘获”。

对此,我们要及时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也就是要让孩子对未来的生存发展有一定目标。

可以寻找恰当的时机,跟孩子好好地谈未来,谈忧思,谈人生规划。

有了理想,孩子心中有了比玩手机更重要的事,才不会陷入沉迷手机的牢笼。

当然,理想教育必须在家长和孩子消除冲突之后才能进行。

因为这些满是“道理”的话,孩子能不能听进去,完全取决于你们的亲子关系如何。

归根结底,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同样的话,有的家长说了有用,有的家长说了,孩子可能只当是耳旁风。

这也提醒我们,简单粗暴地没收孩子手机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冲突只会破坏亲子关系,最终让问题更棘手。

北辰教育

最后想说,我们要意识到,这个年代孩子不可能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绝。

现在的00后、10后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出生时的世界就开始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

对他们来说,电子产品已经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和笔、书、玩具差不多的日用品,可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既是如此,那么要怎么隔绝呢?又为什么要隔绝呢?

手机本身不是洪水猛兽,现在这个社会,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也不现实。

父母能做的,就是用爱与陪伴,带着孩子见识真实世界的美好与精彩。

当他们的内心足够丰盈,自然会把目光从那小小的屏幕中挪开!

大家来说说,你家孩子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在手机上?

往期音频精选

▲▲▲

北辰教育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查看)

咨询热线:400-069-4100

0元报名北辰体验课,请点击“阅读原文”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上海文化课-上海北辰教育-孩子玩手机上瘾,家长该不该强制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