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红烛丨用行动兑现育人使命

陕西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西部红烛丨用行动兑现育人使命

初为人师,立志从教

1996年7月,我从陕师大毕业,面临人生选择,我内心时刻谨记着陕师大“西部红烛精神”的优良传统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毅然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工作机会,带着陕师大人扎根基层的执着,怀揣着对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只身来到青海格尔木,当起一名普通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

初为人师之时,从繁华的西安来到荒芜的青海西部,面对落后的教学设施和教育理念,我思绪万千,也在内心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用自己的能力为这里的孩子和教育做点什么。这个简单的想法,我已坚持了24年,至今仍在努力中。

我的工作起点是格尔木市第四中学(1996年至2007年),在这里我从一线教师成长为教导主任、副校长。在担任教导主任期间,我带领全校教师投身于全国第一次课程改革,使格尔木市第四中学成为了地区改革示范校,通过参加课程改革,我接触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并把这样的理念不懈地传递给身边的同事,也由此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在此期间,我主持编写了青海省第一本地方教材《热土》,获得省内教育同行的好评。2006年,我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也是全省最年轻的中学高级教师。

陕西师范大学

格尔木市第四中学旧教室

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上级组织部门的认可,2007年至2012年期间,我被任命为郭勒木德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与市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学校相比,这里的条件和师资力量都较为薄弱。实现教育均衡,让农牧区孩子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我在郭镇中心学校始终坚持的工作信念。此后,我从教师队伍培养入手,通过狠抓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同时,我时刻鼓励和鞭策全校教师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通过几年的努力,郭镇中心学校的教学质量由全州倒数第一,上升至全州、全市第二名。

陕西师范大学

2012年至2014年,我调任第十二中学担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又是一次临危受命,面对学校刚刚新建,学生大多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底子薄的现状,我积极开展调研,摸清症结,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学生家中,向他们的父母宣传义务教育政策,鼓励和引导他们注重孩子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升。期间,学校中考成绩由全州第五名跃至全州、全市第一名,并连续三年保持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自我到任起,针对该校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面临的困难,我主导建立了一对一的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旨在通过结对认亲关爱机制,帮助留守儿童茁壮成长,并打造了“留守儿童之家”,对家长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意义。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校留守儿童由300余名下降至30名,此事件受到了新华社等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以及各部门的推广借鉴。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与留守儿童一起过生日

2014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至格尔木市西城区纪工委书记。期间,我主导创建了“昆仑之盾”纪检信息平台,建立了防腐联控机制。因工作突出,担任纪工委书记期间,被评为青海省优秀纪检干部。虽然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心中始终惦念着教育事业。在离开教育战线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时刻关注着格尔木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常建言献策,希望为格尔木教育事业作出些许贡献。

回归教育,致力变革

2016年11月,由于组织对我多年在教育战线工作成绩的认可,任命我担任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自此我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教育工作岗位。20年来,从一线教师到各层次的管理岗位,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与一线教师的同甘共苦,也让我深知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和痛点。上任之后,我便积极谋划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以更开放的思想、更开阔的视野、更清晰的思路,推动格尔木市教育新一轮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

自上任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把手”,我深知责任重大,面对格尔木市教育事业发展遇到的瓶颈,我决心先从体制机制抓起,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通教育发展的“肠梗阻”。

排忧解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历史遗留等诸多问题的交织,全市存在一批教师常年奉献在教育一线,却始终没有纳入教师编制,为了稳定“军心”,让老师教得放心、让孩子学得安心,我上任初期奔波于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积极汇报和协调,解决了全市147名同工同酬教师纳入编制管理的大难题,并同步解决办理教育小区不动产证,31个未审计项目全部完成审计。通过努力,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们安心从教,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同时,积极协调筹措资金,每年投入经费用于重奖优秀教师,保障了教师队伍的长足进步和稳定。

阳光招生,推进教育公平公正。实现教育公平是我从事教育工作一大夙愿,也是我肩负的重要职责。上任伊始,我便牵头起草制定了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实施办法(试行)》和《普通高中录取办法》,实行阳光招生,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试行“学区制”改革,努力从根本上缓解择园、择校、择班、择师问题,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重组和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缩小了校际间办学差距,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获得了省州市各级部门的赞许。

校内公平,激发教师发展活力。长期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告诉我,推进教师校内竞争公平对于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我主导建立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和评价过程常态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教师评优评先、评定职称办法,实行量化考核和评价,并向农牧区和支教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促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由于长期在农牧区学校执教和管理,我深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任五年来,我积极向省州市各级部门争取教育项目,总投资达3亿余元,重点向农牧区倾斜,大力改善农牧区学校教学条件,并通过以强带弱、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落差”得到明显改善,全市各类教育发展呈现出优质均衡、特色鲜明、齐头并进,教育结构更加优化。特别是农牧区学校与市区学校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农牧区学校中考录取率达到5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同时,我牵头制定方案,将市区学校综合业务能力强的中层干部,派往全市乡镇中小学校之间进行帮扶、交流和锻炼,帮助农牧区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对全市学科师资进行了优化整合,合理配置师资,尤其向农牧区学校实行政策倾斜。

陕西师范大学

自就任市教育局局长以来,我就思考如何让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实践告诉我必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尝试。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市域内、城乡间、校际间发展不均衡、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方法不灵活、教师缺少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动力等问题都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瓶颈,唯有改革。

开启大教研,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2016年12月,经过我与教研部门的研究和论证,在全市首次推出“大教研”机制,从全市精选各学段各学科具有教学潜能的优秀教师60名担任兼职教研员,与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共同致力于研教结合,以研促教,以教促改的研、教、改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通过片区教研,将薄弱校与市区强校连接起来,促进城乡教师互帮互助,共同成长。通过多层培训,片区联动教研,线下研讨,上传课例,资源共享,说课考核、智慧课堂推优课、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全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熟练度占比从40%提高至80%,教师专业能力、科研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率先在全国全省建设和推行智慧教育。一是理念引领发展,培训转变思路。2018年底,我通过几年的学习和研究,在全市提出智慧教育理念,坚持“先培训、后实施”的原则,为强化全市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学习发达地区经验。通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为全面推行智慧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二是夯实软硬件基础,帮助智慧教育落地生根。2019年,在完成教育理念转变后,我要求全市教育改革工作以课堂改革为核心,以智慧管理和智慧评价为辅助,在全域内进行智慧教育建设。通过一年努力,实现了智慧教育“十个全覆盖”,并在全省率先创立中山路小学云智创客基地。

陕西师范大学

创新课堂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在改革中,我始终坚持智慧教育的核心和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堂。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智慧教育学习形态是智慧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要求全市教研工作立足实际,以大教研为抓手,以智慧课堂为核心,以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技术为支持,构建“互联网+”的智慧教育,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重塑教学评价和教育管理模式,变单一评价为综合性多维度评价,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型,形成个性化精准课堂、常态化互动课堂、远程交互课堂等特色课堂模式,实现了学生的以学定教和个性化、分层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体学习意识;实现了教师的精准教学和精准辅导;实现了学校的精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实现了教育提质减负。

疫情时期,智慧教育发挥特有作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敏锐地感觉到,智慧教育发挥大作用的时候到了。格尔木市的云立智慧教育平台解决了不聚集随时随地办公开会的需求,为疫情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提供了保障。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高三网上直播课堂,为高三学生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建立各学科、各阶段专家答疑平台,解决了疫情期间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学习、心理辅导、政策咨询等各方面的问题。并与西安高中名校开通了远程互动课堂,遴选优秀教师为我市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形成了双师互动的常态化课堂,为2020年高考再创辉煌奠定了基础。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受认可

二十多年工作中,有过泪水、有过艰难困苦……但最欣慰的收获是认可。越来越完善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成熟优秀的师资力量,科学智慧人性化的教育模式,让戈壁深处的孩子们充分享受到了教育公平的实惠和好处。这些年,高考结束后,走在各高中学校门前,一份份成绩单让我为格尔木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倍感骄傲。

在教育局机关全体同仁和广大教师辛勤付出下,2016年-2019年,格尔木市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稳居州内第一、全省前列。格尔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家长减轻了负担,减少了教育投入,教育成为了格尔木市的一张金名片。格尔木智慧教育工作得到省教育厅领导高度评价,并被确定为全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我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格尔木市杰出青年和全省优秀纪检干部等10多项省州市级荣誉称号。

陕西师范大学

细数多年来的教育工作,我收获了很多工作经验,主要有一是理念引领,推出大教研,让教师投身教研活动和教改工作,在区域内形成全员参与教育教学交流新模式;二是在全市、全域建成智慧教育,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向发达地区看齐,通过大数据、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管理提效增质、资源匮乏等问题,探索发现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赶超东部发达地区教育的一条路径和重大机遇;三是2012年在第十二中学担任校长期间,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动员社会人士参与帮扶,创造性地解决了全国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问题,意义重大。

多年来,我一直感恩母校给予我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影响我一生的“西部红烛精神”,更加感恩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在改革创新大潮下,能投身到格尔木教育改革发展的事业当中,让我一生无憾。带领格尔木教育人成为西部地区教育改革的排头兵、领头雁,也实现了格尔木市教育弯道提速超车和转型升级,构建了格尔木现代化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新生态……这一切,也一步步在兑现着我当初走向三尺讲台的梦想。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校友简介

柳建祖,1996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体育系,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逐步成长,先后担任多所基础教育学校教导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校长;现任格尔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获格尔木市杰出青年、青海省优秀纪检干部等多项省州市级荣誉称号。

“西部红烛”,是陕西师范大学的写照。“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这十六个字诠释着陕西师大人的家国情怀。建校77年来,陕西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与民族命运起伏共振,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相连,牢记师范大学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用理想、信念和情怀,扛起了西部教育大旗。学校近70%的毕业生服务在西部基础教育一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贡献了力量,成为支撑西部基础教育当之无愧的脊梁。


西部红烛为祖国闪耀

两代师表献礼建党百年

讲述西部红烛故事

“我在____当老师”征稿活动

正在进行中

戳链接 查看详情

陕西师范大学

讲述西部红烛故事丨“我在________当老师”征文活动来啦!

【专栏】我在____当老师

西部红烛 | 漫漫求索的教育之路

西部红烛丨红烛之光,照亮三江源

西部红烛丨我在蒙自当老师

西部红烛丨我在岚皋当老师

【 我在____当老师】征稿啦

讲述西部红烛故事丨“我在________当老师”征文活动来啦!

在您的身边

一定有践行“红烛精神”的好老师

欢迎向我们推荐!

评论区留言或后台私信均可

投稿邮箱:weshare2013@qq.com

微尚工作室

文/柳建祖

编辑/ 刘书芳 刘叶丹 王乐

责任编辑/ 张 莹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版权归微尚工作室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

大家都在看

太精彩!38张漫画,致敬奥运健儿夺冠时刻!

@2021级闪Star:锚定理想,在伟大的时代努力前行!

游旭群:发挥部属师范大学示范引领作用 提升中西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

《中国高等教育》| 李忠军 游旭群:师范百年与建党百年

致敬,中国军人!

师大·风采

西部红烛精神丨校风学风丨我心中的大学丨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丨1960年5月7日丨校庆纪念日丨青春告白祖国丨青春为祖国歌唱丨去师大旅行丨好想你丨新区搬迁十四载丨我在!故我书!丨师大爱情故事丨陕师姑娘丨陕师男生丨师大人的歌丨师丨师大十二时辰丨师大24小时丨陕西师范·大雪丨陕西师范大学℃丨师大PPT

师大·人物

(排名不分先后)

师大学人霍松林|迟铎|章竹君|傅钢善|李玉虎|郑哲民|红柯|刘学智|陈锦屏|于赓哲|王双怀|李化成|郝亮亮|杨清源|韩钢|田大宪|朱文斐|陈亚芍|胡曦明

先生的书房甘枝茂|胡安顺|张懋镕|南长森|尤西林|林乐昌|王晖|裴亚莉

教授的实验室房喻|王喆之|杨鹏

快来为师大点亮300个和在看叭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陕西本科院校-陕西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陕西师范大学-西部红烛丨用行动兑现育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