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兰树蕙 芳菲满苑
——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者、我校副教授王毅菲
在西安翻译学院,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扎根西译,辛勤耕耘,一边搞教学,一边搞科研,以高尚的师德和扎实的学识影响着莘莘学子,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
王毅菲,陕西西安人,副教授,陕西省发改委专家库评标专家,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2007年获得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2012-2013年,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出访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资源规划、旅游文化、遗产地保护,主讲课程有《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酒店英语》等,多年从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研究工作,在S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一篇,CSSCI期刊发表论文一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四篇,其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规划项目1项,横向项目和校级科研项目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及教改项目。曾获国家教育部第八届、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西安市科协第十六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西安翻译学院科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投身民学 青春无悔
2008年,在浙江完成学业后,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王毅菲选择回到西安发展。彼时,民办高校在三秦大地强势崛起,成为陕西教育一张亮丽的名片,西安翻译学院则以雄厚的实力成为众多民办高校的领跑者。风华正茂的她,被西安翻译学院依山傍水的优美校园环境和“学在西译”的浓郁学习氛围所吸引,毅然投身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成为一名普通的高校老师。
在王毅菲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热爱这份职业,心中装着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其次是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与时俱进,全面发展。从教十三年来,王毅菲与西译的感情与日俱增,她认为,“读书、做人、变革、奋进”的西译校训,弘扬了对知识的尊重和渴求,呼吁大学回归教育本质,契合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西译“高尚教育”理念,激发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与活力。
教学相长 诲人不倦
王毅菲说,一个好老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应该起到一种灯塔的导向作用,要以身作则,以家国情怀和自身的学识、才华、道德去感染、带动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境界。一个博学多才、富有人格魅力的“大师级”老师是她的毕生追求。
王毅菲认为,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信息面广,春风化雨式的浸润比生硬的说教效果更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王毅菲非常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精神。她希望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和社会实践,不断扩大专业知识储备,提高相应技能。
王毅菲不仅善于思考,也敢于创新,在教学中她经常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到课堂中,融入细节里。在讲到中外民俗、旅游文化等内容时,她会将博大精深的诗词歌赋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以增加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同,促进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加大与学生的互动频率,提倡“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在生活中,王毅菲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她认为情感上的满足是她从事教师这份职业收获的最大幸福。她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的动态,学生都会给她留言关注。学生率直的天性以及对她的敬重和关心,都让她特别感动。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更让她感到高兴和欣慰。
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令王毅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他参加了我校开展的国际交流实习项目,凭借在美国实习积累的经验,取得了留学深造的机会。作为这名学生的导师和推荐人,王毅菲鼓励他充分利用此次机会提高自己,为实现人生梦想蓄力。这名学生在赴美实习期间,不仅工作完成异常出色,得到了酒店方的高度评价,他还合理地规划时间,用实习所得收入游览领略了美国的风土人情,而且自学了西班牙语,实现了与当地游客的自由交流。“感动简单而真实,它源于生活,也源于爱。只要点燃学生心中的火,就能照见他们光明美好的未来。”王毅菲说道。
潜心耕耘 严谨治学
十三年来,王毅菲躬耕民学、潜心育人。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她笔耕不辍,刻苦钻研,坚持教学、科研两不误,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撰写专著,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获得各级荣誉多次。作为双师型教师,王毅菲还自学取得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作为陕西省发改委专家库评标专家,使得王毅菲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一线,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在保证正常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王毅菲主动承担多项科研任务,积极撰写学术专著十万字余,并认真填报专著申请书,不断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她还扎实进行前期调研,注重积累相关研究资料、数据与素材,为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后续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7月,王毅菲主持的项目《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文化遗产价值链活化与文化基因传承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在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王毅菲还承担学校和商学院相关科研工作,为提升西译科研工作水平贡献着自身力量。2020年,她担任科技处主办的省社科申报线上指导暨经验交流会主讲人,并向与会者分享陕西省社科项目申报的经验和注意事项,获得了参会教师的一致肯定。作为商学院的学术委员会成员,王毅菲参与评阅本院教师提交的多份西安市社科项目、省级社科项目等申报材料,为老师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绩的取得也绝非偶然。王毅菲认为,教学与科研犹如高校的双翼,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她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这个平台,离不开学校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科研氛围,也离不开科研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如此短的时间内,何以取得如何骄人的成绩?王毅菲大方分享了她做科研的心得体会。她认为,做科研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和捷径,基本功的积累至关重要。仅靠速成,对整个职业生涯和个人提升不会有多大帮助。从项目申报到获批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武功修炼的过程。所以,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多思考,多看书,多练笔。在做科研的过程中,要保持平常心态,克服浮躁情绪,拒绝功利目的,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就如同春种秋收、水到渠成般自然。国家级社科项目的评审专家都是各自专业内的大咖和翘楚,在他们面前单靠自己的运气和小聪明无异于“班门弄斧”。只有日积月累的学习和坚持不懈的磨练,才能收获硕果的芬芳。
做科研工作费时费力、劳心劳神,需要反复的修改、打磨,很多人感到困惑,如何能十几年如一日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保持旺盛的精力?王毅菲认为,兴趣是最大的内驱力。一个人一旦确定目标,一定要去培养兴趣,不能被迫学习。要以兴趣为基础建筑,用兴趣与信念保持对申报的热忱,保持脚踏实地做科研的初心。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多读相关书籍、文献和资料,在良好根基的基础上,在细节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打磨完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分析能力等自然会取得突飞猛进的提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王毅菲表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对新的教学手段、方法与设施设备的运用水平,进一步探寻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打磨教学能力和技巧,继续展开国家级社科项目的研究,力争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辛勤园丁也是多彩丽人
王毅菲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她喜欢诗词,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她都非常感兴趣。闲暇之余,她还靠写作排遣压力。王毅菲觉得,语言文字是很有灵性和魅力的,既可以修身养性,又可以愉悦心情,越深入研究越会发现汉语的无限魅力。在赴革命圣地陕北延安学习期间,王毅菲被这片神奇的黄土地深深震撼,随即有感而发,填词《念奴娇·梦回延安》一首,表达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建功新时代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澳留学期间,王毅菲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在旅游管理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学术界大咖。国外研究学者们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打动并影响着她,使她获益匪浅。
王毅菲与葡萄酒的缘分也源于澳大利亚。留学期间,王毅菲被当地的葡萄酒文化所感染,从不爱喝到慢慢喝再到喜欢喝,她发现了一个崭新、丰富的世界。这激发起她的强烈兴趣。靠自学,王毅菲开始研究西餐文化与葡萄酒品鉴,并考取了英国WSET高级品酒师证书及逸香中级品酒师证。回国后,王毅菲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为学校师生开办“西餐文化与葡萄酒品鉴入门”讲座,通过对西方餐饮及文化习俗的介绍,强化了师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与认同。
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当谈到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时,王毅菲表示非常感谢家人对她的理解与支持。她说,正是有了家人们的主动分担,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和成就更好的自己。夫妻两人都要有家庭责任感,在相处过程中需要磨合和包容,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是家庭幸福的密码。作为一个母亲,王毅菲对教育孩子也有她自己的一套理念。她认为,对待孩子要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但是也不能一门心思完全扑到孩子身上,要学会“抓大放小”。母爱是一种慢慢放手的爱,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她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有担当的男子汉,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孩子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越来越懂事独立。
关注城市发展 贡献西译力量
作为一个地道的西安人,王毅菲对家乡的爱深沉而醇厚。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西安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未来发展,她也有着更多的思考。她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西安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化、开发和宣传,以及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如今西安旅游发展方兴未艾,西安当前的发展与建设也得到了很多政策性的支持,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王毅菲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为西安的旅游文化发展和文化遗产传承尽一份力,希望家乡西安能越来越好。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
文 | 朱爱鹃 吴楠 岳明鑫
责任编辑 | 辛波
出 品 |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