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互联网+”大赛西电勇夺4金4银
连续7年获国赛金奖
陕西高校唯一晋级产业赛道
荣获“高校集体奖”
参赛师生以激昂奋进的姿态
为学校90周年校庆献礼
10月12日至16日
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
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
在南昌大学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
出席系列活动
满怀“信芯”勇于“夺冠”
善于“聚能”更创“骐骥”
“信芯-国产高可信数字芯片设计验证平台”“夺冠——开创体育精细化训练新时代”“纳科聚能—纳米发电机开启传感器自供电新时代”“鸿鹄骐骥-人工智能边缘计算领军者”4个项目获金奖。田聪、邓成、吴家骥、杨如森、蔡觉平等老师获“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其中,“纳科聚能—纳米发电机开启传感器自供电新时代”和“信芯-国产高可信数字芯片设计验证平台”项目分别以小组第一参加了三强争夺赛,并获得了第六与第八的优异成绩。
“琴悦科技——新时代智能钢琴陪练领航者”“瞳芯—太赫兹波源芯片”“ Falcon smart helmet” “ 基于AI开发平台ModelArts和MindSpore开源框架创意作品”4个项目获银奖,“百年红魂——知识图谱助力党史教育”“星星不息——孤独症康复融合公益服务先行者”等项目获铜奖。
西电荣获大赛“高校集体奖”。2008级校友、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邵明绪荣获“创新创业英才奖”。
大赛表彰高校集体奖
西电金奖项目颁奖典礼现场合影
大赛表彰创新创业英才奖(左四为邵明绪)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自4月份正式启动,报名参赛人数956万余人,参赛项目228万余个,参赛人数与项目数再创历史新高。西电学子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所有晋级国赛的青年创客一起,在“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创新创业盛会上展现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全国总决赛期间,副校长王泉同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来到南昌大学亲切慰问全体参赛师生,悉心指导参赛项目并观摩比赛。
本届比赛在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科学研究院、校团委、校友事务与对外合作处、资产经营公司以及各学院的积极组织和协同工作下,经过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全校共有578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校级初赛,选拔出47个项目晋级省级复赛,斩获省赛金奖17项。经国赛网评、会评,共有8个项目晋级全国大赛。大赛筹备期间,学校先后邀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互联网+”大赛专家、企业家、创业校友、知名投资人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题培训会30余场,重点辅导和打磨项目40余次。
信 芯
——国产高可信数字芯片设计验证平台
获奖等奖:全国金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师生共创组
项目所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赛队员:曲南江、唐毅龙、耿泽卿、杨济羽、窦鑫、刘廷、姚广宇、张学士、贺子轩、樊书宏、封天
指导教师:田聪、于斌、段振华、张文博
项目简介:
信芯,致力于打造国产高可信数字芯片设计验证平台,历经25年,以前端验证为突破点,创新性地提出一套完全自主可控的基于时序逻辑的芯片设计形式化验证框架,在提高缺陷检测范围的同时,破解验证领域普遍面临的状态空间爆炸难题,大幅将验证成本从30%降低到5%以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团队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田聪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基于EDA相关总装备部项目和安全攸关软件系统的可靠性保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前端以形式化验证为核心从约束自动获取、时空效率优化和多级统一验证三个难点进行突破,后端实现以布局布线为核心从映射划分优化、布局布线速度和布线质量三个难点进行突破。针对需要高可信性保障的本土芯片设计厂商,目前可提供数字芯片前端验证产品以及28nm工艺的FPGA EDA平台。团队已取得40余项发明专利、200余篇高水平论文以及两项省部级奖项,累计获得国家级重点项目3000余万元,为航天、军工、通讯、导航以及物联网等行业10余家企业(机构)提供服务支撑,已成功应用于嫦娥五号月地高速再入返回任务的“飞行器控制”芯片以及鲲鹏易飞的“无人机主控”芯片的正确性保障,累计合同额近千万。
夺 冠
——开创体育精细化训练新时代
获奖等奖:全国金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参赛队员:严紫文、王昊强、谭浩、马彦泽、吉炳霖、李晓辰、顾黎明、周杨、黄天宸、赵中华、王瑞婵、齐相然、张丁艺、张丰源、张旭东
指导教师:邓成、吴家骥、苏涛、张文博、余博、曹运华、郭兴、令狐龙翔、韩红
项目简介:
体育对于国家来说极为关键,体育竞技的成败事关国家形象。仅依靠人力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可能存在训练计划不够精细,缺少针对性,训练强度不合理等问题。用科技助力体育发展是当今的大势所趋。本产品将体育与人工智能进行结合,通过对运动主体进行识别、分析运动员骨骼点、建立运动过程的3D模型、对角度、距离等技术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建立冠军模型、进行劳累度分析等技术最后生成分析报告,对运动员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辅导、指正。以便于运动员可以不断突破自我、提高训练成绩,最终为祖国和个人赢得更多的荣誉。本产品现阶段主要应用于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通过矫正运动员错误动作、辅助教练员个性化制定训练计划等过程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会拓展市场,将此项技术运用到到大众运动的领域中去,从而使人们可以更加科学地运动健身,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本产品的团队成员主要由在人工智能领域造诣颇深的项目成员组成,项目的指导老师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已久,有着丰富的相关知识,团队的相关顾问从事体育相关事业16年,长期指导陕西省运动员训练工作。
纳科聚能
——纳米发电机开启传感器自供电新时代
获奖等奖:全国金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所属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
参赛队员:周瑞琪、纪宁、阮受炜、武新明、张殊诚、黄恒、苏禹森、付凯文、王浩宇、李柯言、王磊、王国瑞、李艳芳、邱嘉俊、吴冠霖
指导教师: 杨如森、崔暖洋、刘毅、卢阳、卢琳、胡文、谭丹、王咏梅、丁苏、崔康
项目简介:
在物联网时代,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呈现小型化、分散式的趋势,移动电子设备供电的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现在传感器的供电方式极大程度的限制了传感器的空间灵活性、增加了传感器的维护成本。经过4年的研发,团队打造出了纳科微能,产品采用纳米发电技术,可以利用环境中的微弱能源实现传感器电源的自给自足,为传感器永续供电。这项技术是利用了两种对电子束缚力不同的材料,相互接触时得失电子而在外电路产生电流,因此可以持续地将传统能量收集方式,无法收集的大量微弱环境能量,有效地转换为电能,并直接用于驱动电子器件。经过团队多次的实验测试,目前已成功研发出七种类型的纳米发电模块。我们提出了“纳米发电+”定制化模式,为客户根据场景和需求选择纳米发电模块,与相应的传感器相适配。
鸿鹄骐骥
——超高精度高速工业检测技术
获奖等奖:全国金奖
项目赛道:高教主赛道
项目组别:初创组
项目所属学院:微电子学院
参赛队员:温凯林、徐涵城、姚祎欣、陈少杰、晋小川、鲁逢源、薛绍宏、钱尧琦、徐乙宁、黄轶泓、陈佳燕、李天红、张呈恺
指导教师: 蔡觉平、邵明绪、冯晓丽
项目简介: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具有处理延迟低,系统能耗低,计算效率高,数据安全性高的独特优势。苏州鸿鹄骐骥致力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高新技术研发和产品销售,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高分辨率低延迟图像处理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落地高边缘算力人工智能相机,提高了高清全景相机和工业相机的辨析性能和应用能力,具有显著的创新性。
2021年,全国上下在庆祝建党百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向深向实的热潮中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四五”规划从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活力方面对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年来,西电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高度重视依托“互联网+”大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注重强化本科生在参与大赛和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成长,着力培育本科生原创团队,在面向全校开设创业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学校创新创业实验班,广泛引导有意愿、有潜质的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在历届大赛中,本科生原创项目多次斩获全国金奖。同时,进一步深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对接外部资源推进教师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师生共创带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
建党百年 信仰力量
九秩西电 共襄荣光
西电青年 敢闯会创
创新创业 再创辉煌
来源:西电青年
通讯员:朱伟 傅超 尹鹏 赵岩松 于志斌 刘毅
编辑:郭楠楠
责任编辑:王格
出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