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的今天,
也就是1969年的11月5日,
首批北京机械学院师生
及部分家属3000余人
在20天内分三批
从北京乘专列西迁至陕西汉中,
开始了在汉中两年多艰苦办学的
西理工西迁历程。
今天,小编带大家打开档案中的西理工记忆,
回顾我校这段重要历史。
来听听亲历者孙龙韬老师的故事吧:
1
三校合并——1958年北京机械学院成立
我是1956年入学到北京机器制造学校,1960年毕业留校工作的,记得在1958年7月,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的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第一机械工业部北京干部学校,只有篱笆墙之隔的三校合并成立了北京机械学院。当时学校规模定在5000人,学制五年,设置机械一系、机械二系、自动控制系和工程经济系四个系以及下属的九个专业,同时还有一个中专部。
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关于成立北京机械学院的批文
从1958年学院成立到1970年,北京机械学院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近8000人,1969年的10月底,接上级通知,北京机械学院要整体搬迁到陕西汉中,接到通知起,全体师生员工和家属二话不说,义无反顾积极准备搬迁,不到一个星期就做好了搬迁准备工作。1969年的11月5号,也就是52年前的今天,师生员工和部分家属3000余人分三批乘专列离开北京西行。
北京机械学院校门
北京机械学院校景-教学3号楼
北京机械学院校景-学生宿舍楼
那个时候,没有北京直通汉中的客车,要到汉中,火车只能从阳平关或者是从略阳车站下车,再乘汽车。我所乘坐的专列是半夜到阳平关的, 距汉中还有近百公里的山路,我们乘的是大卡车,疾驰的卡车奔波在崎岖的山间,刺骨的冷风,吹的人直发抖,大家心情都很紧张,担心发生意外。
还好,接我们的卡车司机是汉中各大工厂选派的优秀司机。接近黎明,我们顺利到达了汉中河东店的原汉江机床厂的筹备处,也就是当时的校本部所在地:汉中100号信箱。
2
西迁汉中——1969年北京机械学院西迁陕西汉中
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的我校“西迁”老教授甘雨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西迁到汉中的亲身经历:
西迁将我们引导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这些老师到了陕西,到了汉中。师生们分散居住在汉中河东店附近几个村寨的农民家里和附近一机部新建工厂的空厂房内,开始建校劳动。
师生汉中河东店建干打垒楼房
汉中校舍举步艰,一砖一瓦齐襄建
当时就是一座小楼和简易平房当办公的地方,工棚旁边就是食堂,还有一些教职工在距汉中百里之外的南郑县元坝山区、菜沟地区、还有海拔1700米的打鹿池办起了干校。在元坝镇住在一个二层木质小楼上,每天的任务是在食堂带上中午的馒头和咸菜,去菜沟开荒种菜、种核桃树,然后去打鹿池放牛、开荒、修路,在原汉中大学建机械厂,在南大街盖楼、在河东店搞基建,干打垒盖起了三座三层的土楼房和多晶厂,在与河东店基地和相距20公里的汉中城里,开始了建校劳动,条件十分艰苦。
师生汉中河东店建干打垒楼房在褒河拉沙
师生在汉中修建厂房
部分师生在打鹿池劳动锻炼
我们学会了开荒种地,了解了农民的辛苦,我们还到汉江机床铸造厂参与他们建厂劳动和生产活动。从我们的基地——汉中河东店开始,我们自己用干打垒盖房,建宿舍,建小工厂,我们亲手建成小铸造厂。
师生在菜沟上山劳动
这一段日子里,陶冶了我们的精神情操,结合工农实践,将我们的专业知识在这个基础上,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历经834天的峥嵘岁月,
在1972年2月17日,
首批北京机械学院教职工
从汉中乘专列搬迁至西安,
北京机械学院与陕西工业大学
陕西工业大学校门
合并成立陕西机械学院。
陕西机械学院校门
回望西理工72年发展历程,
学校几经变迁、筚路蓝缕,
一路艰难困苦,终有玉汝于成。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我们熔铸了“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
形成了“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育人理念,
淬炼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西理工精神。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西理工人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光荣使命,
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事业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全面建设以工为主、
多学科协调发展,
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END—
鸣谢:离退休工作处
采写、视频:王硕
责任编辑:彭雅兰 王硕
审核:惠海龙李博
图文由 单行线新媒体工作室 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西安理工大学(XUT1949)。
竭诚期盼热心读者提供新闻线索,
联系方式:李老师 13909244688
单行线工作室投稿邮箱:110075916@qq.com
校广播台投稿邮箱:2198512819@qq.com
为西理工点亮“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