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视频了解更多张腾飞和他的志愿服务故事)
100余场次、195小时,这是张腾飞组织并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的累计场次数以及他参加志愿服务的时数。这串数字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是青春最好的纪念章。
2019年,张腾飞考入了西安外事学院,就读工学院,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从学校图书馆志愿服务负责人,到西安外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再到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的志愿服务队副队长、主创团队岗位负责人,他收获了“最美志愿者”的美誉。
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已是预备党员的张腾飞载誉前行。先进青年志愿者、西部绿色发展论坛优秀志愿者、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西安外事学院优秀志愿者……这样的荣誉还有很多。与此同时,张腾飞还在专业上努力,获得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陕西赛区二等奖。
然而,这一切荣誉对于张腾飞来说,好像不是那么重要。张腾飞说:“做志愿服务,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坚持心中的信念。”
一枚珍贵的白色激励章
第一次见到张腾飞的时候,他穿着残特奥会志愿者的定制服装,胸前的志愿者证挂绳上别满了组委会发的激励章。张腾飞的志愿服务故事,就从这其中的一枚白色激励章开始。
2021年,对于西安来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的顺利举办,让人振奋。西安外事学院作为被授权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者工作执行单位,有1500余名在校大学生报名咨询了志愿者服务征集活动。历时一年选拔,最终60名同学成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志愿者,240名同学成为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者,张腾飞便是这其中“过五关、斩六将”成功入选的一员,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志愿服务,为学校赢得了赞誉。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安娃,能见证这样一件大事,能为赛事服务做出一点贡献,我感到很自豪。”张腾飞如是说。
为了能顺利通过志愿者选拔,张腾飞在选拔开始前就已经搜集相关的志愿服务资料进行学习,经历三次笔试,两次面试,层层考核选拔,他最终成为一名服务于十四运会马拉松5-15公里信号源保障的志愿者。
在岗位上,他每天协助专业工作人员检查、调试信号、安装避雷防护,保证设备在晴天、雨天的安全性;调整设备与仪器的位置,防止对信号传输的干扰;协助专业工作人员携带超声波探伤器测量频率范围内信号的稳定性,保证比赛信号的正常通信。
经过在十四运会的锻炼,张腾飞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实践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到了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志愿服务时,他已经开始担任副队长、主创团队岗位负责人。
肩负着一名队长的职责,无疑是非常辛苦的。张腾飞不仅每天早晨要第一时间到达集合地点,负责队伍的集结、检查规范志愿者的仪态仪容,同时还要负责协调、分配整个主创团队的具体志愿者岗位和指定口的秩序维持,以及负责队员们的餐饮和休息安排。白天的工作结束后,张腾飞还需要负责晚上开会总结当天的整体工作情况、奖惩情况,一般都是服务到凌晨以后才能休息。
“累并快乐着”,张腾飞说,“和十四运会的志愿服务不同,这次的任务除了做好自己,还需要操心整个团队。在我给他人提供服务的同时,我个人也在不断收获、成长,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我们每位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开心、满足的。”
圆满结束了整个赛事志愿服务的张腾飞,收获了数十枚组委会颁发的激励章,而这其中有一枚白色的激励章,张腾飞说沉甸甸的。这枚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志愿者”的激励章,组委会总共只颁发了20余枚,仅颁发给在此次赛事中全程表现优异的志愿者,张腾飞就是其中一个。
数个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
张腾飞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投身做志愿服务工作,得从疫情防控的志愿经历开始说起。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为了有效防控,各个社区开始封闭式管理。
“当我得知社区需要疫情防控志愿者时,当即就打了电话申请报名。”张腾飞说。
这之后,每一天,当午夜静地只能听见西北风摇动着树枝上几片零散的枯叶沙沙作响时,张腾飞已经穿上工作服,戴好口罩,走向志愿工作岗位。
他会每天跟着**的干部一起去菜市场购买新鲜的蔬菜、水果,每每进行清洗、分装时,都冻得双手通红;他会赶在做饭前,将蔬菜、水果分送到每家每户。从凌晨两点到早上八九点,这样的工作,张腾飞一做就是近两个月。由于在疫情期间,他的踏实肯干和敢于吃苦,张腾飞还成为了自己社区——西安市长安区兴隆街道南堰社区**的一名团支部委员,这对于一名还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并不容易。
“疫情坚定了我做好一名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信念,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我要在志愿服务中成就自己,我要把快乐和微笑传递给更多人。”张腾飞说。
张腾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接下来组织并参与校内外100余场次的志愿服务里,有一段志愿服务疗养院里70多岁老奶奶的经历让他十分难忘。
在张腾飞大二年级的时候,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到疗养院去进行志愿服务,老人们见到年轻人的到来,特别开心。在分发完物品后,张腾飞走到了爷爷奶奶的身旁与他们聊天。聊天中,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引起了他的关注。这位老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而孩子又远在上海,孩子每个月都要舟车劳顿赶回来带她去看病。老人觉得她的孩子特别辛苦,一直也未婚配,便认为是自己拖累了孩子,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这让一个家庭特殊,又在邻里乡亲的关怀中长大的张腾飞十分难受。此情此景,让他想起了一句话:无论什么时候,父母永远都把子女放在第一位。
他希望把自己成长中得到的关怀与帮助让继续传递下去,于是便给老人讲自己的故事,不断用亲身经历和年轻人真实的想法去安慰这位老奶奶。经过张腾飞的耐心开导和长久陪伴,老人的思想终于发生了改变,表示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这样才是对自己孩子的最大负责。一学期又一学期,在这之后的张腾飞一直惦念着此事,也多次到过这家疗养院,只是再没见到这位老奶奶,他听说老人已被孩子接到了身边照顾,张腾飞觉得团圆才是最幸福的,他会一直祝福这些老人都身体健康、开心常伴。
志愿之种在文明校园播撒开花
在校外开展“关爱动物、让生命不再流浪”活动、“一杯暖心粥,温暖一座城”活动,在校内开展“绿色无废校园”活动、“走进知识海洋——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等,张腾飞和他的西安外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活动一直都在进行时。
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的张腾飞,除了身先士卒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之外,还经常鼓励会员们参与其中。在他看来,大学生的大好青春只有献给志愿服务才是最美的。
令人欣喜的是,在张腾飞的带动下,他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志愿服务活动,仅在他宿舍里,就已有四位同学加入了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正在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的西安外事学院,在良好氛围的培育下,志愿服务就像一粒已经深埋扎根的种子一样,开始全面开花。不但有工学院张腾飞这样的“最美志愿者”,更是涌现出了像国际合作学院刘荷庆、商学院张佳宁等一大批优秀志愿者。他们有的是疫情期间的社区志愿者,有的是十四运、残特奥会的志愿者,还有的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
谈及未来,张腾飞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志愿服务。
为像张腾飞一样的志愿服务者点赞!他们把自己的大好青春献给了最美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像闪闪发光的星星,汇聚微弱的力量照亮了现实的路。
END
融媒体创新计划“搜友记”栏目组
李浩 毛钰威高应慧 王蕾张晗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