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莘莘学子们,告别了高中生涯,走进了大学校园,你们终于有机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并投入你们满满的激情了。专业学习与校园活动都不可辜负,容我这里捧上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介绍,以及我们专业学生的校园风采。
一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西部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理论、机械专业知识、技能与应用能力,能够在机械、建筑行业,特别是建筑机械、矿山机械及智能制造领域从事机械产品及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运行维护、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预计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可以达到:
培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了解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标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能理解并正确评价从事的工程实践活动对文化、健康、安全、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履行社会责任。
培养目标 2: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与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在项目、产品或科研团队中独立承担任务或作为负责人。
培养目标 3:能将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建筑机械、矿山机械、智能制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运行维护、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 4:能将机械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能成为建筑机械、矿山机械、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技术骨干。
培养目标 5: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知识水平与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每年单列招收2个自然班。建班之后实行学期考核、优进劣退的动态管理模式。培养目标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目的在于造就一批10年或15年以后能站在学科、专业、业界最前沿的工程拔尖人才。卓越工程师计划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培养模式为“3+1”的四年制模式,3年在校学习理论课程,部分特色专业课聘请国内知名企业专家来校授课。学生的专业实习、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均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指导毕业设计的校内指导教师均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均有企业工作经验,外聘毕设指导教师均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并且以企业真题“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在实践环节的经费投入要比普通班高。到目前为止已经毕业5届学生,就业前景和层次优于普通班。
三
就业情况
先奉上干货,即学子们最关心的就业率以及就业单位状况。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重点分布在建筑、冶金、机械等各类大型企业、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特别是建筑、冶金、机械等行业和相关部门,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冶集团、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大型企业。毕业生表现良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许多毕业生已成为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实现了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国家建筑、冶金、机械等行业的技术提升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事职业分析
地区分布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建筑和工程类企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1%;就业于制造业和教育业的毕业生人数分别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4%和19.8%;考研升学类占毕业总人数的19.6%,以及其它就业占毕业总人数的5.6%。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其中占毕业总人数的38%;其次有18%毕业生就业于长三角地区,13%的毕业生就业于珠江三角地区,华中地区的就业率为14%,有少部分就业于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
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
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分类中,本科毕业主要就业于大型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毕业总人数的84%。毕业生毕业后,其用人单位调研反馈结果表明,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在工作和进一步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并且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企业生产当中,也得到了就业单位的好评。
四
专业发展情况
本专业是由1960年在学校开始招生的建筑机械、矿山机电和冶金机械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1970年后逐渐调整为矿业机械专业和建筑机械专业,1994年学校将以上两专业合并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同时设立机械电子专业和设备工程与管理专业。1998年,按照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的要求,学校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设备工程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以学校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经过数十年的建设,逐渐形成了建筑机械、矿冶机械和智能制造3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本专业2005年获校级“名牌专业”,2010年获校级“特色专业”,2011年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4年列入“校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列入校一流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专业发展大事记和时间轴
专业发展大事记:
1960年 由建筑机械、矿山机电和冶金机械三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演变;
1970年 逐渐调整为矿业机械专业和建筑机械专业;
1994年 将矿业机械专业和建筑机械专业合并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同时设立机械电子专业和设备工程与管理专业;
1998年 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设备工程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5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校级名牌专业;
2010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校级专业;
2011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4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9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为校一流建设专业;
2020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五
课程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通识核心课程包括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计算方法、概率论数理统计、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主要的通识核心课与专业基础课
六
师资力量
本专业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建筑机械、矿冶机械等相关行业具有很高的声誉。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61名,其中专任教师47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82%。
本专业学术带头人有:
张小龙,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2020-2024年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专委会委员、全国3D大赛陕西赛区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学会振动利用工程学会副主任委员、《建筑机械化》杂志第八届编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振动理论及应用、转子动力学、非线性振动 、振动控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项目1项。主要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近60篇。
史丽晨,教授,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
王发展,教授,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博士后,日本国東京工业大學访问学者,主持“十二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19年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七
知名校友
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成立以来,相继培养出了以王东红、赵丁选、熊万里等为代表的一大优秀毕业生,在祖国的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王东红,男,研究员职称,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建筑起重与施工升降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的研究设计与行业管理、标准制修订工作。兼任全国升降工作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施工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装修与高空作业机械分会会长等社团职务。先后主持完成了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主编或参编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技术发明专利3项,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近几年先后主持完成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异型高耸建筑主体施工多功能升降机研究与产业化”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起重升降及作业平台综合装备与安全监控管理平台研发与产业化”课题的研究。正在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模块化组合、信息化控制的外立面施工多功能自动升降作业平台技术与装备” (2017YFC0703905)课题。
赵丁选,男,特聘教授。1992年在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工程机械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燕山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及仿真,工程车辆自动变速与节能控制、路面谱制取与重现,工程机器人。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及国防科技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入检120余篇,出版著作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中国 石油与化学工业科技优秀图书一等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8项。
熊万里,男,工学博士,教授,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效磨削工程中心总工程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轴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代表),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转子动力学分会常务理事,机械工业高档重型机床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青年科技奖"和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长期致力于超高速、超精密电主轴和高速直驱大功率电机中的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产业化应用问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国家“ 863 计划”项目 1 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1 项、国家级项目子课题4项和企业横向课题近20项。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 44 项和软件著作权 7 项。发表学术论文 近90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近 40 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奖励近 10 项。已培养博士毕业生5名和硕士毕业生 44 名,其中 20 多名已担任所在企业的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技术部长、首席设计师、项目经理、设计主管等重要职务。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10余名。
八
学生风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各类学科竞赛,其次学生们组成机电学院便民服务队,运用所学知识,为周围居民及同学免费维修小型电器。学生们积极的心态和充满热情的生活态度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这个大家庭添光加彩!
第八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学生们参加比赛获奖
至此,相信你对西建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有其他专业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报考!
机制系主任罗丹
电话:13619280918
办公地点:西建大草堂校区机电楼603室
西建大机电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02982202535
办公地点:西建大草堂校区机电楼503室
编辑 |蒋文涵
责任编辑 |孟雅琪
图文来源 |机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