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辰,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1702班学生,2018-2019学年智育成绩与综合测评成绩均为专业第一,曾获三好优秀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单项奖、优秀共青团员、一星志愿者等荣誉。
2019年夏天,她前往德国研学,跨越7390公里,历经24天,在异国他乡编织了一个关于热爱的故事。
兴趣伊始,周末“不再有”
2017年的时候,鞠辰无意间看到了一部剧集《Deutschland - Wie wir leben 》,翻译过来就是德国:我们如何生活。这部剧只有3集,每集40分钟,短短的120分钟里以德国人的视角,从人(Menschen)、财(Schaetze)、吃(Ernaehrung)三个方面介绍了一个德国人的生活。“我觉得德国还挺有意思的,就想有机会去看看。”鞠辰说。
后来,她开始了解德国,也试着接触德语,抱着“学来玩玩”的心态,为自己报名了一门德语课程的学习,并逐渐被语言的魅力所吸引。德语作为一门难度系数偏高的小语种,其实学起来并不简单。但巧合的是,德语与英语有着些许相通之处,部分德语词汇能够通过发音与英语相联系,去猜测含义,这对于英语底子不错的鞠辰来说,不失为一条捷径。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德语和英语相通的部分常容易被混淆,鞠辰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不断出现语法被误导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类问题,鞠辰更加用心的加强基础语法的记忆,从根源区分开两者的不同。真正投入到德语学习之后,“那一年我好像没有了周末。”她笑着调侃道。未曾想,就是当初这兴趣使然的一个决定,让鞠辰付出了两年的汗水与坚持,换来了一个通透而坚定的目标。
初遇德国,课堂不一样
深入了解学习德语后,鞠辰对于德国这个国家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学府林立”“严肃古板”“工业强国”“德国制造”等等标签使她为德国的一切感到好奇。当学校有去德国研学的机会时,她知道她该出发了。
2019年8月1日,周四。
鞠辰第一次踏上德国的土地。
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杜塞尔多夫,没有高楼大厦林立,没有错综复杂的立交桥,郊区的田野与城市的相接仿佛毫无过渡,随处可见的街头涂鸦,鞠辰觉得这座城市相当平易近人。
居住在杜塞尔多夫大学,公寓的单人间令她惊喜,独卫、炉灶、冰箱、书橱……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门口还有一个小小的公园。出行除了公共汽车,还有S—Bahn、U—Bahn和城市轻轨等。杜塞尔多夫只有西安的五分之一大,城市公共交通可以带人们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在德国,鞠辰还在杜塞尔多夫大学的附属语言机构IIK进行了学习。学生会被根据德语基础进行分班,拥有语言学习经历的鞠辰被分在了b1.2。班级里的学生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甚至有几位是老爷爷和老奶奶,大家用着磕磕绊绊的德语和各具“特色”的英语进行交流,倒也其乐融融。老师的授课是纯德语的,语速很快,喜欢课堂分组对话,这让鞠辰最初十分不适应。语法、阅读都好说,就是听力和口语让她十分头大,但老师、语伴都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与鼓励。身处德语氛围中,鞠辰的潜能开始激发,从最初自我介绍时的拘谨,到后来都可以和朋友相互推荐杜塞尔多夫的特色小酒馆、好吃的冰激凌,讲述国内有趣的事情,一起上街闲逛聊天,鞠辰在这个过程中交到了几位要好的外国朋友,现在也保持着联系,时间虽短,但情谊却是深厚。
感受生活,专注去思考
没有课程安排的时候,鞠辰绝不呆在宿舍,她马不停蹄地将热情洒在德国的土地上,几乎每天都是两万多步。
谈到在德国的见闻,鞠辰很有感触。德铁小火车彻底改变了她对德国人“准时”的印象,迟到是常有的事,但有两点令鞠辰印象十分深刻。一是即便在深夜,许多公共交通线也是不停运的,很方便,另外一点是在德国没有进站安检和检票这一说,全凭个人自觉。鞠辰之前有在网上看过类似新闻,有人评论说德国人就是素质高,中国就没办法不检票,国内比不了等等。鞠辰说:“中国的人口流动规模远远不是德国能比的,哪怕是国内的二三线城市也是高密度的,而且中国政府在基建方面的投入规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媲美。检票,既保证了秩序,又保证了安全,我不觉得这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一直坚信,人性本善,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中国的国民会越来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良好的素质。国情不同,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而已。”
杜塞尔多夫是个十分友好的城市,大部分的德国人是十分礼貌的,但礼貌中也带有一丝克制。在鞠辰看来这是正常的,就像德意志的文学、德意志的艺术,总是在反思、总是在批判,毫无顾忌,哪怕对自己也毫不手软,就像是音乐剧法语版的《莫扎特》高唱着对自由热爱,而德语版的《莫扎特》总是在喃喃自问,人们该如何摆脱自己的阴影?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内心,又该向谁寻找答案?或许也是这种骨子里的民族个性,德国才走出了歌德、康德、尼采、海涅、马克思、黑格尔等才华横溢的伟大人物。
坚定目标,德福进行时
两年的学习对于语言课程并不算长,但鞠辰却利用两年的时间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本科毕业后前往德国深造。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她了解到德国相比于留学热门的英美澳加而言,公立大学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更好,又是免学费,这无疑是十分诱人的条件。但同时德国的大学却又“难进难出”,想要取得研究生资格很难,读研后毕业的要求也很严格,更有甚者四、五年也未必能够研究生毕业,这一切对于鞠辰而言都是层层的挑战。而面对这些挑战,她却不曾流露出几分惧意,“我是一个有胜负欲的人,有了目标便会坚定去做。”面对学习是这样,面对生活更是这样,很强的危机意识总在鞭策着她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鞠辰也将会继续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向梦想奋斗。
人生的旅途中
理想是不熄的灯火
照亮着独自前行的路
或许黑暗常会出现
但总有破晓接续
鞠辰从不畏惧以后
因为她的心里、眼里
都有光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文稿:梁旭康 曹菁菁
制版:张善文
编辑:梁旭康
责编:李波
审核:曹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