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计算机学院源起于1993年渭南师范学院成立的计算中心,199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11年与数学系合并成立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学校于2015年10月成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为适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对信息技术全科教师和卓越一线IT工程师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新需求,学校于2019年6月成立计算机学院。学院下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信息工程系、数字媒体技术系,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和信息安全等5个本科专业,25个教学班,938名本科生。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目标二特色三支撑四平台五评价”的教育教学体系和“产教融合、双师培养、工程教育”的教学特色。
一目标是指“培养创业、创新的卓越信息技术教师和一线IT工程师应用型人才”。二特色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特色,一线IT工程师培养特色”。三支撑是指“计算思维导向、突出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情教情调查分析的质量监控体系”。四平台包括“线上线下结合的理论教学平台,校内校外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专业能力提升的学科竞赛平台,高质量就业导向的考研、软考和实习平台”。五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效果达成度,学生就业能力适应度,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度,同行专家学者认可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计算机学院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校优秀教学系部等荣誉称号。学院积极承担社会服务工作,现有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秦东研发基地1个、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基地1个、计算机等级考试基地1个、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无纸化考试基地1个、软件开发与测试研究所1个、网络攻防与演练培训基地1个、机器人编程与竞赛基地1个,年均科研项目经费200余万元。
学院荣誉
师资队伍
计算机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8人,高级工程师3人,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30人,双师型教师33人。教师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教师中先后有12人(次)曾在美国、法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进修学习,11人(次)参加过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究。现有硕士生导师4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渭南市科技英才1人、渭南市百名科技人才3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智库专家3人、省级专业学会理事3人。
校级教学名师
张郭军教授
校级教学名师
陕西省青年教师
教学竞赛获奖者
陈莉萍教授
陕西省中青年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阴国富教授
陕西省师德标兵
索红军副教授
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竞赛特等奖获得者
哈渭涛教授
渭南市百名科技人才
渭南市标杆人物
朱创录副教授
刘军博士
葛莉博士
孙萧寒博士
李云飞博士
孙志刚博士
张敏博士
李建飞博士
← 滑动查看更多名师风采 →
张玢博士
林辉博士
卢鹏飞博士
刘帅博士
赵朗月在读博士
← 滑动查看更多名师风采 →
硬件设施
计算机学院有省级大数据与云计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实训设施及设备齐全。现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单片机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专业技能、软件开发、网络工程、智慧教育、虚拟现实、网络攻防、综合布线等16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2200余万元,供学生上机的电脑有1200余台/套。建有中省共建的“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实训”基地,秦东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渭南市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网络工程实验室
软件技术实验室
虚拟现实实验室
信息安全与网络攻防实验室
智慧教室
教学科研
计算机学院重教学、强科研,成绩斐然。近年来,获批省级金课1门、省级创新创业MOOC 1门,省级新工科项目2项,共有51人次获得省级、校级优秀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2人荣获“教坛中坚”荣誉称号,3人获“教坛新秀”称号,2人荣获校“教学名师”称号。教师主持省部级项目25项,省教育厅、渭南市科技局项目37项,企业横向课题38项,出版专著8部,主编/参编教材9部,发表SCI/EI检索论文85篇,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厅局级以上奖励16项。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110人次,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50多场。
科研项目、荣誉证书
实践活动
计算机学院立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型卓越计算机工程师。学院构建了以大学科技园为主平台、学生创业社团为育苗平台、秦东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为提升平台的“一体两翼”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通过与IT企业的密切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模式,共同商议专业技能训练提升计划,制定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实训方案,实施企业工程师进课堂,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已经形成了一年级学科基础技能见习,二年级学科一般技能通识培养,三年级专业导向技能实训、企业课程植入、暑期小实习,四年级专业能力综合实习,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校企合作模式。
教师培训、交流、研讨
教师学术报告
学生在IT企业见习
学生专业实践
学生技能竞赛
01
02
03
04
05
滑动查看更多
06
07
08
09
10
滑动查看更多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办学特色与就业
计算机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核心理念,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通过改革教师业绩评价机制,制定“教师+”绩效考核新机制、“学生+”学习评价新标准,实施计算机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方案、核心课程“慕课+SPOC化”建设规划、青年教师“博士化”扶持计划、教学名师“头雁引领”计划、教学督导“督学、督教、督管”对接计划、专业教师“双师化”培训计划、“五团十三队”学风浓郁计划,引导、激励和约束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专心科学研究、热心社会服务,鼓励、督促和帮助广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专注个人成长、评优争先成才。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6—2019年,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3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7项,获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13项,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网络安全空间技术大赛等教育部A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奖200多项,国家级奖60多项,学生获奖400多人。学院先后获得陕西省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赛西北赛区优秀组织奖、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西北赛区优秀组织奖和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组织奖。
学生考研上线率连年递增。近年来,有50多人考取了澳门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毕业生志愿参军12人,西部计划志愿者5人,服务边疆的6人,学生获国家奖学金4名,校长奖学金6名,国家励志奖学金94名。计算机类、信息安全专业报考的第一志愿率稳步提升,2019年计算机类专业的第一志愿率达到173%。2019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96%,其中在IT行业领域占比51%、事业单位占比25%、各类学校占比24%,在一、二线城市就业比例逐年提高,学生专业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
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合影(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专 | 业 | 介 | 绍 |
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代码:080901 师范类专业
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基本的计算思维素养,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及创新理论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设计、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创业精神,能在教育、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IT行业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设计和应用等工作,适应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字逻辑电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实用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JAVA程序设计和教师教育课程等。
学制、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学位授予
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学分要求:183学分;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02 软件工程
专业代码:08090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软件维护及软件运行管理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科研、企事业单位和IT行业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能够适应技术进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电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实用技术、高等数学、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需求与建模等。
学制、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学位授予
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学分要求:176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3 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代码:080906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技术及工程管理等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道德水准,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具有“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及开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在数字媒体企业和其他与数字媒体相关部门,从事应用软件、移动游戏、计算机动画、平面设计等数字媒体应用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实用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数字图像处理、Web前端开发、平面动画设计、移动媒体应用程序设计、3D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影视后期合成、游戏基础及游戏引擎、数字摄影摄像、人工智能等。
学制、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学位授予
标准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学分要求:176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4 信息安全
专业代码:080904K
培养目标
培养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工程实践能力强,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知识,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工作能力,能够在信息科学、信息安全、信息技术等信息产业及其它相关国民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信息安全技术咨询与评估服务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等工作,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等领域从事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学
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安全数学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电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 及其应用、密码学基础、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安全技术、网络攻防核心技 术与实践、软件逆向工程、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等。
学制、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学位授予
标准学制:4 年;弹性修业年限:3-6 年;学分要求:180 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学院咨询电话:0913-2133965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计算机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