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青胜于蓝,看到他们又有那么多新成果真是开心得不得了!我得尽快换台能上网的电脑,我要跟他们及时交流,给他们建议……”
这是我校动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菊汾2010年在80寿辰时与看望自己研究生们的对话。
如今,学生们再也不能与亲爱的导师交流了,2020年7月31日,钱菊汾在常州逝世,享年90岁。
作为著名胚胎工程学家、我国试管山羊的创始人和农业部家畜生态内分泌与胚胎工程实验室的奠基人之一,钱菊汾教授带领团队育成我国首例“试管兔”,我国首例、世界第二例“试管奶山羊”,世界首批卵泡卵母细胞试管羔羊,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涌、加拿大试管婴儿中心实验室主任刘灵、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锋等国内外胚胎工程领域专家,多项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从试管兔到试管羊
从我国首例“试管兔”到世界首批卵泡卵母细胞试管羔羊,钱菊汾带领团队在动物胚胎工程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推动了胚胎工程学科发展。
1978年,钱菊汾在上海参加奶牛胚胎移植会议后,就有了在学校开展胚胎工程的想法。“胚胎工程可加快良种推广、扩大优秀牲畜后代数量,对动物育种、胚胎学、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80年代,她在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学习,回校后协助王建辰教授,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10万元,东拼西凑买来腹腔镜、C02培养箱及显微镜,“从四号楼一间简陋实验室起步,开始探索胚胎工程研究”,1984年,经过上干次胚胎分制试验和对比,改进、提高,她指导第一名硕士研究生张涌,运用自制的切割工具,成功进行了小鼠胚胎分割,接着,指导张涌成功进行了山羊胚胎分割,获得了国内首批山羊同卵双生后代。
作为纯粹通过体外培养条件达到生产“试管动物”的先进繁殖技术,家畜精子体外获能与体外受精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胚胎工程技术,但是用活体动物卵巢中自然排出的成然卵母细胞,数量有限且很不经济。钱菊汾在实验中发现,“优良的淘汰母畜或屠宰母畜的卵巢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后达到成熟,也是一条理想的途径”,说干就干,历经多少个不眠之夜,钱菊汾指导研究生徐君开展体外受精技术的摸索,1985年,体外获能和体外受精的4只活泼健壮的比利时种“试管兔”诞生,成为我国家免纯体外受精成功的先例,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应用胚胎工程技术挖掘优良母畜生产潜力”,钱菊汾将研究目标对准山羊。与小兔子相比,受环境因素和自身生理条件所限,山羊实验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观察到结果。“白天在溶液中培养,深夜显微镜下观察”是她痴迷于实验的真实写照,深夜12点或凌晨三四点,当人们沉浸于浓浓的酣睡中,钱菊汾悄悄起床,拿着手电筒来到空荡荡的实验室观察,一看就是几小时,眼晴看花了,揉一揉,休息一会再看,有时甚至到黎明,厚厚一迭的实验记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就是她夜以继日工作的见证, 1990年,钱菊汾筛选6枚原核受精卵移植入3只受体山羊,6月7日成功获得国内首例、世界第二例试管奶山羊,表明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92年,钱菊汾指导研究生刘灵首次运用国产廉价添加剂肝素,高效诱导山羊新鲜和冷冻精子体外获能,获得世界首批4只试管羔羊,这一突破性成果为山羊体外受精技术走向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根植西北半个世纪
从1953年大学毕业主动到西农任教,到2003年完成畜牧学惟一一本研究生教材《家畜胚胎学》后回到家乡常州,出生在江南的钱菊汾根植西北半个世纪,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动物胚胎工程研究和兽医学科发展。
1949年,钱菊汾报考北京大学动物系(生物系前身)和南京药物学院,分别被两校录取。父亲不支持她读大学,拿着母亲借来的10元钱,钱菊汾来到北京大学。大学四年的耳濡目染,让她感到做一名教师既神圣又光荣,“因为教师一生获得的,不仅有桃李遍天下的喜悦,更多的是和青年人在一起所拥有的青春活力”。
1953年,钱菊汾大学毕业,怀抱“用自己所学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的理想,她来到陕西偏僻的小镇杨陵,在西北农学院任教。
从繁华的首都来到落后的杨陵,强烈的反差和困难摆在钱菊汾面前: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粗粮,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飞尘,雨天泥泞不堪,没有自来水,晚上10点校园就一片漆黑,备课只能点煤油灯,然而“条件虽然艰苦,但禹瀚教授等师长却十分关心、器重年轻人,在工作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当时,兽医系实验室只有9个破破烂烂的动物标本,因此,采集标本成为当务之急。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组织“秦岭太白山鸟兽资料调查”,钱菊汾白天在海拔4000米的山道上采集标本,晚上睡在帐篷里,时时听到野兽的嚎叫“差点被野兽吃掉”,一次,她和一位女教师不慎迷路,走了大半天发现竟然一直原地打转,体力渐渐不支,后来靠着向导的枪声,总算重新回到了考察队。
1959年,钱菊汾与大学同学唐尔耆结婚,几天婚假结束,唐尔耆返回部队,钱菊汾回到西农,此后,夫妻两地分居,一年只能相聚两次。“那个年代这种情况很普遍,也没觉得特别委屈”。
1981年,成立不久的常州教育学院3次派人邀请钱菊汾,母亲一次次来信催她赶紧回去。当时,爱人在部队,婆婆在农村,上小学的儿子轮流寄放在姥姥、姨妈家,甚至有一段还寄放在班主任家里。小儿子说自己是流浪儿的话语更让作为母亲的心里不是滋味,一面是急需她照顾的家庭和孩子,一面是刚刚走上正轨的胚胎工程研究,好在“老唐十分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最终,钱菊汾选择留在西农。
立德树人为典范
1999年6月,钱菊汾教授主持硕士生答辩
2010年,张涌等9位我国胚胎工程领域专家分别从西农、美国、南京等地集聚来到常州,给恩师钱菊汾庆贺80岁寿辰,“没有您的栽培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执教40年,钱菊汾先后承担“动物学”“动物生态学”“家畜组织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等课程,把毕生精力和智慧贡献给了高等教育和热爱的学生。
“科学研究工作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凡是要求研究生做的,钱菊汾事先总要先自己实践,做到心中有数,再指导学生。她善于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特点,帮助他们选好主攻课题,从选题立项到技术细节,她多方指点,有时还要帮助学生给动物做手术。她甘做人梯,扶持后辈,对于自己摸索得出的结果,毫无保留传授给弟子,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简陋的条件下,她为我国山羊胚胎工程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生,其中两名硕士学位论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成果被评为1987年陕西省十项重要科技成果,1992年,钱菊汾荣获陕西省先进女教师光荣称号。
1988年,钱菊汾指导徐君进行“试管兔”研究时,她和学生因劳累过度而吐血,在医院病床上呆了1个月,病刚好,她就要求出院,回校后又一头钻进了实验室。
当刘灵进入毕业论文工作阶段时,钱菊汾接到了母亲病危的电报,在常州,她一面侍奉老人,一面频繁地和刘灵通信,指导他顺利获得了预备试验的成功。
对待研究生,她既是严师,又是慈母,学生做实验,晚了没饭吃,她就把他们叫到家里吃饭,遇上谁有病,她更是问长问短,关怀备至,用弟子们的话说,钱老师对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2000年,钱菊汾指导的最后一届博士生毕业了。“可以彻底回家了”,但她还有一个心愿:要写一本研究生用教材。她对丈夫说:“按理,我早该回来照顾你了,可……”“还是写吧!”丈夫的支持依然如故。整整3年,钱菊汾倾其毕生心血,完成了《家畜胚胎学》教材。
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兽医学科评议组成员,钱菊汾为学校兽医学科发展竭尽心力,发表论文40余篇,合作编著及译著8部(本)。并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的编委和《生物学卷动物学》分支副主编,先后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农牧业科技成果4项,省高校科研成果3项。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钱菊汾教授严谨的科学态度、民主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永远是师生学习的榜样。
相关阅读
携笔从戎,不负韶华!走,到军营去!
西农夏季学期开学啦!
专业早知道|食品类、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作 者:李晓春
网络编辑:薛 维
责任编辑:王 婷
终 审:徐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