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
延
da
大
jing
经
guan
管
海纳百川容千舟竞技搏发展
厚德载物育八方有为出英才
春秋走笔风鹏正举书写辉煌
经管学院薪火相传绽放芳华
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一起去了解它吧!
学院风采
01.历史沿革
1985年,筹建成立延安大学管理系
2001年,更名为经济管理系
2002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
2009年,经济管理学院分为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
2013年,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合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行政学院财经系(行政学院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
02.学院建设
学院现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设有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等6个学科专业方向。拥有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金融俄语1个特色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会计、金融、旅游等4个综合实验室,工商管理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经济学专业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工商管理学科获批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项目;拥有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地厅级创新团队2个、专业学位案例库1个;2017年获批陕西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点,2018年获批会计专业硕士(MPACC),2021年获批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
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现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实力比较雄厚的师资队伍,建立了从本科到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坚实发展的办学格局。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博士20人,二级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2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人、委员2人,各类学会(协会)任职9人。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000余名,其中国家统招硕士研究生180余人,陕西工商管理硕士270余人。
03.办学态度
学院认真贯彻学校“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积极打造品牌特色学科和专业,立足于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合作,注重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专业介绍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能够从事经济理论教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银行、证券、投资、保险、政策探究部门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
金融学
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具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公司管理机构,以及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
财政学
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熟悉国家财经政策、具有财政管理、预算管理、税收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计学门、投资公司、各大银行及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及大中型企业等部门。
金融俄语
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及我校人才培养实际,我校从2016年开始组建“金融俄语人才实验班”。
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具有较为扎实的俄语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和涉外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并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实验班课程以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为主,辅修部分俄语课程,学生有机会去俄语国家实习见习。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能够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基础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各类会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以到企事业单位、公司、金融证券机构、信托投资机构、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以及各种经济管理机构从事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够担任国内各种行业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审计工作。也可在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工商管理
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能够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熟悉我国企业管理有关方针、政策及企业管理惯例与规则,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沟通技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管理实践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公司管理机构、如运营管理、项目管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公司管理机构、如运营管理、项目管理、品质管理、市场管理、物流管理、创业与创新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研和教学工作及相关管理工作。
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及要求: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策划、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酒店餐饮管理、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能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行政及经济管理部门依法从事人力资源的管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去向:企事业单位及其咨询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从事招聘、人力资源开发、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培训、办公室文秘等工作。
师资风采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专任教师66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博士20人,二级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人才计划入选2人,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人、委员2人,各类学会(协会)任职9人。
雷伟 中共党员
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副研究员。曾任教务科科长、能源学院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副处长,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现任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王进 中共党员
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延安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曾任经管学院教学秘书、延安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现任经管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冉晓辉 中共党员
助理研究员。曾任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行政副院长。现任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管学院学生工作。
李兴开工商管理硕士
副教授,主要研究运营管理与陕北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参与编辑《管理学——原理与案例》、《陕北资源性企业管理研究》、《管理学》,并主持多项重要课题,发表多篇论文。
陈云桥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发展经济学/区域金融领域。代表著作有《金融产业集聚问题研究》,针对农村发展发表多篇论文,并主持相关重要课题。
杜涛管理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兴趣为数据驱动、服务运营管理及资源优化领域。发表CSSCI期刊6篇,SSCI/SCI期刊1篇。
科研成果
●2020年4月1日,院长王进作为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参加了陕西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论证会,会上就延安薄煤层和极薄煤层开采技术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针对陕北地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应在“十四五”规划中体现提出了建议。他深刻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重大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我省科技创新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切实提高个人研究水平,助推全省“十四五”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1年2月1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徐宁博士专著《边境旅游合作模式与路径——以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为例》出版发行。本书聚焦边境旅游合作模式与路径,以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为例,系国内少数关于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旅游方面著作,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西藏自治区积极推进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建设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3月10日,“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获批建设,基地负责人由学院院长王进担任,这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又一突破。基地将围绕我省“追赶超越”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基础研究、高层次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决策咨询,开辟农村治理机制和模式研究、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研究、区域乡村振兴的机制和模式等三个方向,凝炼我校学科专业特色和研究方向,加强高水平科研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建设与管理工作,确保基地全面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基地旨在为西北地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方案和政策建议,以便更好地服务陕西农村治理现代化标准制定、路径选择、政策制定,助力建成西北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以农村治理现代化为特色的高端研究基地和智库,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西北地区经济振兴。
●2020年10月29日——2021年3月13日,经管学院先后举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20年度“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国家级项目申报选题论证会暨学术团队培育座谈会、国家级项目申报论证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交”阶段论会,促进学院科研团队建设、科研项目申报质量和质量,推动我院科学研究水平提升。
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十三五”发展期间,在学校的支持与全院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科研成果丰硕,不仅实现了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还实现了省部级课题的翻番增长。
我院获批国家级项目5项,分别在2018年和2020年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获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2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陕西省社科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13项、十二五规划项目5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9项;延安市科技厅项目2项;延安市社科联基金项目20项;榆林市科技厅项目1项;校级项目30项。
我院教师发表论文297篇,其中权威B文章11篇、SSCI/ SCI 15篇、人大复印资料11篇、新华文摘1篇、CSSCI 21篇、CSCD 5篇、CSSCI-E 5篇;北大核心89篇;出版专著21部。
我院荣获各类奖项6项,其中张金锁教授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综述与创新测度研究》在2017年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张金锁教授的《延安精神》在2019年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王进教授的《西北地区合作社嵌入与村社组织联动治理机制研究》在2017年获延安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在2019年分别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和陕西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王进教授的科技创新团队“农业技术创新与乡村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团队”获得延安市科技创新研发平台评估考核优秀奖。
我院获批国家级研究平台“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陕西省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2020年申报的“西北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陕西省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已获批复,这将成为经管学院服务全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
近年来,我院大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学院参与了“乡村振兴的改革探索与基层实践”、“第四届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与实践大会”等专题报告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乡村改革、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展开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乡村生态优化建设、乡村基层治理等各项事业发展。同时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红色旅游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地区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参加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授牌仪式暨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座谈会,并成功评选为“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地”。我校将依托基地建设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产、学、研为一体的发展新模式,为推动陕西乃至全国红色旅游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特色展示
金融俄语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与国际化视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金融学、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强,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和涉外企事业单位专业工作,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通过视频会议商讨双方合作办学事宜,两校在金融俄语联合培养的意向已经基本达成,学校层面的战略合作框架也在尽快落实。
陕西MBA
2020年12月26日,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延安大学教学点定边班2020级MBA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定边县老年大学举行。学院学子将把所学知识转化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融入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中,做到以学促行,知行合一。学院将在定边进行干部教育培训、支持定边教育、地方发展等,推动拓展合作领域、加深合作深度,培养更多层次高、能力强、业务精的务实型人才和实用性干部。
红色卓越班
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培训班是经管学院大胆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方法,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格局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把有志向、有潜质的优秀大学生组织在一起,并为其提供共同成长成才的“红色卓越”平台。“红色”包括以下内涵:依托延安红色资源和延安大学所特有的红色大学特质精心培养新时期又红又专的人才;“卓越”主要包括以下内涵:有境界、有高度,有学识、有素质,有责任、有成果。
通过接受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教育培训,使学员之间取长补短、互相激励、加速成长、共同进步;同时,发挥各个学员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培养造就一批素质一流、勇于担纲、堪当大任、面向未来的的卓越杰出人才。
立身为公,志在经邦济事
学以致用,业为管才理物
经管学院薪火相传
以育人为己任,止于至善
让我们一起
逐梦未来、追梦延大、筑梦经管
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文资料来源于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后期 | 李可心
审核 | 程琬童 陆政
责任编辑 |胡忠艳
●●●
阅读延大更多资讯
欢迎关注
延安大学官方微博
延安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号:yadxgfwx
点一下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