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师生办实事:分享夏季防病知识,助师生夏季无忧,健康一夏
师生有需求,学校就有行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委自觉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弘扬优良作风,践行初心使命,认真抓好“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师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入夏季以来,学校卫生所紧紧围绕师生关注的防疫防控知识、生活健康常识、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全力为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酷暑来临,一些夏天的常见病也接踵而来。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疾病的侵扰呢?下面来给大家介绍夏天常见病的预防知识。
皮肤病诊室——太阳惹得祸
■日晒伤
夏季强烈的阳光,可导致诸多损容性疾病,日晒伤就是其中一种。日晒伤即日光性皮炎,这是由于强烈日光照射后引起暴露外皮肤红斑和水疱性皮肤病,夏天在长时间暴晒后就会发生,尤其在露天游泳池或海滨游泳后。
症状:一般是在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在外露的皮肤上出现红斑,较重的可能会有烧灼感、刺痛和肿胀感,消退时,可有皮肤细薄脱屑,留轻度色素沉着斑。这是因为人们只注意到夏季防晒,殊不知阳光中的紫外线一年四季都有。
处方:夏季6-8月份的10-14点是日光中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间,中波紫外线B是引发日光性皮炎的罪魁祸首,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外出前在暴露皮肤上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或穿长袖衣服(以浅色为佳)。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
■多形性日光疹
多形性日光疹是夏天里最常见的皮肤病,常反复发作,甚至持续整个夏天。
症状:日晒后几小时或3-4天后,暴露部位如面部、颈部、前胸V形区及上肢出现红斑、丘疹,甚则水疱、风团,并伴有烧灼及瘙痒。
处方:轻者只出现红斑、刺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清凉油,重者如出现皮肤潮红,呈现高度水肿,甚至高热、烦躁、胸闷等,应迅速到医院就诊。还可使用清热解毒,凉血除湿之法。也可服用西药脱敏、复合维生素B、氯喹等避光药物,外涂止痒剂。
预防:
1.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尤其是早上10点到下午3点之间;
2.禁止服用光敏类蔬菜,如灰菜、苋菜、荠菜,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引起光敏性皮炎;
3.户外活动后先用冷水敷洗暴露部位以助治疗。
消化道诊室——病从口入
夏天是腹泻等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这是因为天气炎热,细菌繁殖快,很容易经消化道“进攻”人体。
腹泻原因:
■急性胃肠炎:吃了生冷、变质、不干净的食物,或是吃的太多、饮食过量。
症状:上吐下泻,腹痛剧烈。
■急性细菌性痢疾:感染痢疾杆菌。
症状:左下腹疼痛、腹泻、发热38.5度以上,便里有脓血,患者有“里急后重”感,有了便意就要立即去厕所。部分患者还有呕吐、恶心症状。
■伤寒、副伤寒:食用了被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
症状:伤寒:发烧,可能有胃肠炎表现;副伤寒:胃肠炎症状更重,恶心、呕吐、发烧。
■霍乱:吃了被霍乱弧菌感染的食品。
症状:大量水电解质丢失,低热,剧烈地呕吐、腹泻,严重脱水。
以上腹泻大处方:
经消化道传染的这些肠道疾病都是病从口入。一般来说,人吃下含有细菌的食物后并不一定会染病,正常人的抵抗力完全可以对付侵入的细菌,胃里分泌的胃酸就是消化道的一个“卫士”,帮助消灭进入胃部的细菌。但在夏天,细菌繁殖快,而很多人喜欢在吃饭时喝啤酒,胃酸被严重稀释;另外,暴饮暴食、饮食不卫生等情况也使人患病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少吃生冷的食物、未煮熟的水产品、变质食品、不干净的食品,吃的食物一定要煮熟,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加热透再吃,吃水果前要洗净,此外,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
■“电冰箱肠炎”:
近年来,名为耶尔赞氏菌肠炎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低温冷冻虽然能抑制和杀灭大多数病菌,但耶尔赞氏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在低温环境中生长活跃,而且在0℃以下仍能滋生繁殖,并污染食物。若经常食用未经加热处理的冷藏食品,就可能发生“电冰箱肠炎”。
症状:有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厌油腻、乏力,严重者还会出现畏寒、发热,甚至导致中毒性肠麻痹。
处方:使用电冰箱冷藏食品应注意区分生食与熟食,一定要分开;鱼与肉、蛋都不能混放,以免交叉感染。吃剩的菜最好凉后再存入冰箱;熟食品最好放在加盖的容器内;熟食经冰箱贮藏应加热后方能食用;冰箱内的食品应先储先用,定期清理;注意清洗冰箱内部,保持清洁卫生;冰箱内食品贮藏量不宜过多、堆放要留有空隙,以便冷气对流畅通。
内科诊室——高温中暑
■中暑
夏天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出汗过多或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内科急症。
症状:全身疲劳无力,头晕胸闷,心悸,口渴,汗多或无汗,肌肉痉挛,严重者昏迷危及生命。处方:第一,当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或轻度中暑时,应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地方休息,及时补充清凉含盐饮料。第二,应将昏倒的患者迅速抬到环境凉爽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同时还可以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民间的刮痧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上述治疗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以防止周围血循环停滞。第三,病人清醒后可以适当给病人喝些凉开水,最好是服用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第四,若患者出现体温大于38℃、面红,大汗,皮肤灼热,血压下降,脉快虚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预防:在高温环境中工作、锻炼的人员应加强通风隔热措施,合理休息膳食搭配合理,补充含盐水分,适当掌握锻炼的强度和时间。特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肺功能低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在此季节中要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定期检查按时服药,防止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呼吸道疾病
夏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咽炎、气管炎、哮喘病等。
主要症状:咽干咽痛、咳嗽气喘、发热等。
预防措施:夏季少吃辛辣烧烤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喝水。冷饮要适度,保持大便通畅。
皮肤科疾病
夏季常见的皮肤科疾病:风疹、荨麻疹、痱毒、毛囊炎或疖肿。
由于潮湿的环境破坏了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使身体排汗不畅,导致生痱子、起疖肿等皮肤炎症疾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降低了身体的防御能力。
预防措施:少吃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宜,勤洗温水澡,不要冷水冲洗,勤换衣服,避免汗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注意避免太阳暴晒,保持居室通风。
蚊虫叮咬
夏天又到了蚊虫猖狂的季节。被蚊虫叮咬的滋味可不好受,所以大家应该做好防蚊虫措施。
预防措施:
1.做好环境防护。搞好居住环境卫生,经常清除居住环境周围杂草、杂物,防止蚊虫滋生。夜间应关好纱窗。条件允许的时候可以在室内喷洒一点杀虫剂再关闭门窗,半个小时后开门开窗通风,直到味道散尽才能进入屋内。
2.保持宠物卫生。最好不要养宠物,如果有宠物,如猫、狗等动物,会增加螨、跳蚤生长机会。室内不要放置地毯,凉席需每天清洁处理。
3.外出做好防护。不在地面上直接铺垫睡觉。不在杂草丛林间坐卧休息。尽量避免在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时外出玩耍。
4.保持个人卫生。夏季出汗多,易吸引蚊虫叮咬,经常洗澡以去除身上的汗味,水温不宜过高。勤换衣服,床单、凉席、被褥等贴身物品要经常清洗暴晒。
5.采取适当驱蚊方法。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潮湿,可悬挂纱窗、纱帘、蚊帐,可以使用电蚊香驱蚊。
6.合理使用护肤品。不使用含有香味的洗涤剂、护肤品、香水等,因为香味易招致蚊虫。
空调病
空调病是指与空调有关,或者是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空调病多发生在使用空调的季节,即夏季。
主要症状:
1.呼吸道功能不正常。轻则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即上呼吸道疾病,进而引起较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即肺炎。中央空调很适合“军团菌”传播,潜伏期大约是2-12天,常出现发热、怕冷、肌肉酸痛、干咳、无痰或少痰,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持续发热、干咳、打寒战,严重的还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2.关节疼痛肠胃受凉。夏天室外空气灼热,人们普遍穿的单薄,因室内空调冷气温度低,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会刺激人体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关节受损、受冷、疼痛。
3.大脑神经严重失衡。空调除了致人感冒,对大脑的伤害也相当严重。空气里含有的阴离子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大脑疲劳。但是空调却过多的吸附了阴离子,使阴、阳离子失调,导致人们的大脑神经系统跟着紊乱失衡。
4.皮肤干燥和眼睛干涩。空调吹久了,皮肤会干燥发痒,尤其是患有慢性皮肤疾病的人。戴隐形眼镜、患慢性结膜炎或干眼症的人,长期吹空调易造成眼睛干涩。在密闭的办公环境下,空调系统不断循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持续累积在空气中,眼睛在缺氧情况下久盯屏幕,容易红肿痒痛。
预防措施:
1.26℃比较合适。建议一般情况下,最好将空调调到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可超过7℃,否则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负担。
2.不要猛吹空调。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应至少10分钟以后再开空调。睡前一定要关闭空调或设置定时关闭,避免引起头痛、感冒等。
3.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开空调时,冷空气向下沉,因此风最好向上吹,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可以准备一件穿脱方便的衣物或护膝,护住颈肩腰腿。长期伏案工作的,应不时站起身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
4.注意时常换气。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由于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容易让人鼻塞、喉咙干、打喷嚏等。因此开空调期间应注意时常换气,建议1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15分钟。一些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应尽量减少开空调的时间。
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因此加重了心脑肺疾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负荷。患有心肌缺血、高血压、哮喘的病人如出现胸闷、憋气、胸痛、心律不齐或出现上腹痛、后背痛、牙痛时应及时进行检查,防止突发病情变化。预防措施:
1.要注意防暑降温。盛夏季节,要注意改善居室通风条件,利用早晚时间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室外行走时,要注意防强烈阳光,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中午气温高,老年人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最好能午睡。
2.要注意常饮水。夏季由于人“渴”神经不敏感,加之排水较多,所以容易造成人体内缺水,这为脑卒中埋下了隐患。因此在盛夏季节,即使是没有感到“口渴”也要饮水,最好每天保持饮水1500毫升,以补充失去的水量。
3.要注意饮食。盛夏季节,人们的饮食要格外注意,应多吃清淡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蛋类、乳类、鸡、鱼、新鲜蔬菜、瓜果等,少吃油腻煎炸的食物。夏季常饮绿豆汤、菊花茶,既能降温去暑,又能降血压,对老年人最为适宜。如果老年人在夏季出现经常性头痛、眩晕、肢麻、一时性失语等脑卒中先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乙脑
流行性乙脑是夏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最大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后遗症多。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叮咬传播,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2~6岁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
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食欲减退、婴儿容易激惹、呆滞、嗜睡、患儿常常可以出现抽搐、颅脑神经瘫痪、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或者强直,严重者可以出现昏迷、甚至死亡,病死率达到10%-20%,约有30%的患者留下后遗症,如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或者强直、精神失常、智力减退等。
预防措施:
1.消灭蚊子,采取防蚊叮咬措施。
2.在流行季节前注射乙脑疫苗。发现可疑病人,应尽快送医院隔离治疗。
3.在流行地区,对于密切接触者、体弱儿童,可以服中药进行预防。
狂犬病
夏天是犬伤的高发期,闷热的天气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同时夏季人们穿着单薄,容易被犬只咬伤、抓伤。
主要症状:
一旦发病就会出现怕风,怕水,怕光,怕声,喉肌痉挛引起的呼吸困难,进行性瘫痪等症状。而且会出现肺炎,气胸,纵隔气肿,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也会相应的出现这些并发症的症状;伤口会出现麻木,轻微的瘙痒,刺痛,蚁爬感等症状。
预防措施:
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不要随意遗弃。
2.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
5.相比之下儿童被咬伤更为危险,被咬的伤口深而严重,部位越靠近头、颈、面、手部越危险,需要特别重视,必须严格冲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选用更高效的疫苗并按程序接种。
文字:叶娟梅赵曦编辑:常乐宇
审核:党委宣传部后勤保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