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简笔画:天安门建成时称承天门_天安门简笔画

天安门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天安门建筑不但经过了多次重建,而且它的称谓在不同时代也是不同的。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天安门建成时,称“承天门”,但在黄瓦飞檐三层楼式五座木牌坊的承天门正中,挂的却是“承天之门”匾额。

  在古代,旧北京城的中心是“紫禁城”。那时天安门广场所在的范围,恰好涵盖在“紫禁城”这个中心之内。作为对称,在天安门城楼建筑上,讲究“左祖右社”;在天安门广场,讲究“文东武西”,国家机构分列广场两侧。那时,天安门广场是天子彰显皇权和威仪的地方,是皇家重地,百姓根本不能靠近,即使东、西城的老百姓要过往,也必须要绕道。靠近广场北端的天安门城楼就更是身份和皇权的象征,在这里要举行许多大型的重要仪式。那时的旧北京,城市的主题就是“帝王至上”,老百姓只有仰望。

天安门简笔画:天安门建成时称承天门

  天安门初称承天门

  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在2000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红白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

  天安门建筑不但经过了多次重建,而且它的称谓在不同时代也是不同的。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天安门建成时,称“承天门”,但在黄瓦飞檐三层楼式五座木牌坊的承天门正中,挂的却是“承天之门”匾额。清顺治八年(1651年)那次大规模的重建,将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但天安门上悬挂的却是“天安之门”字样的匾额。

  据考证,天安门匾额在清初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并按满语语法直译为“天安之门”。后来不知何故又将匾额上三种文字改为满汉两种文字,汉字改成用楷书书写的“天安门”三字,去掉了“之”字,字体也相应扩大。如汉文“天安门”中的“天”字,由原来的200毫米增加到380毫米,几乎增大了一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后,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只剩下“天安门”三字。1987年,在北京市房管一公司木材厂露天仓库中,发现一块有刀痕字迹与木质裂纹的“天安门”匾额。据考证,该匾可能是自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天安门时挂上至1949年北京解放,其间,匾额字体虽几经变化,但木匾并未更换。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把“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呢?原来,满清封建贵族入主中原后,为了达到其长期统治目的,除采用其它措施外,还在城门的名称上大作文章。由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着满清封建贵族的统治,清代统治者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得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如清代紫禁城内“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即取内宫平稳之意。“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纳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思想,还有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都突出了一个“安”字,以示外安内和。但在清代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宫廷内外并不安定。可见,这种以更改城门名称来祈求长期统治的作法,只是封建统治者一种聊以自慰的愿望而已。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儿童画-简笔画-天安门-天安门简笔画:天安门建成时称承天门_天安门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