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东西两侧的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与社稷坛(今中山公园)是按照中国古代封建帝王都城“左祖右社”的传统规制建造的。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代表政权、土地。二者位于天安门两侧,从而加重了皇城中轴线上天安门的重要地位。
天安门左侧的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祖庙。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朱厚磐将太庙合祀制度改为分祭,设九庙分别供奉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庙中的八庙被焚,仅存睿庙。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新庙,恢复了“同堂异室”的合祀制度。太庙的后殿及两庑是弘治四年(1491年)建成的,以后不断有扩建。清帝逊位后,祭典始废,但太庙仍由清室保管。民国十三年(1924年),太庙由清室移交北洋政府,曾作为和平公园对外开放,民国二十年(1931年),由故宫博物院接管,1950年改名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其南门上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横额为毛泽东手书。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49米。太庙的建筑群共有三重围墙,均为黄琉璃瓦顶红墙身。在第一重和第二重围墙之间是浓郁古老的柏树,清幽宁静的环境使人产生沉静严肃的感觉。在第一道围墙的西边原有三座门,最南边的称为太庙街门,共5间,通向天安门里;中间的称为太庙右门,也叫神厨门,共三间,通向端门里;最北边的称为太庙西北门,通向午门外的阙左门。三座门都是坐东朝西。庙内主体建筑为前、中、后三大殿,每逢登基、亲政、监国、摄政、大婚、上尊号、徽号、万寿、册立、凯旋、献俘等,皇帝、嫔妃均到此祭祀。
前殿面阔11间,进深4间,是三殿之主,为皇帝举行大祀之处。明间之上的两层檐间木匾书满、汉文竖写“太庙”,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他构件均为金丝楠木建成,地铺“金砖”,整个大殿建在汉白玉须弥座上。前殿是供奉皇族祖先牌位的地方。每到年末岁尾大祭的时候,将太庙供奉的帝后神祖主木牌移到这座殿里,举行“袷祭”。其两庑各有配殿,东供有功的皇族神位,西供功臣神位。中殿也叫“寝宫”,是平日供奉死去皇帝神位的地方,清代从太祖到光绪的神主牌位都在这里。两侧有配殿储存祭器。后殿自成院落,殿前有红墙同中殿隔开,称为“祧庙”,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主的地方,清代供奉的是没有称帝前的肇祖、兴祖、景祖、显祖四位追封的先皇帝。此外,还有戟门、神库、神橱、宰牲亭、井亭、汉白玉石桥等建筑。院内还有许多500多年树龄的古柏。皇帝祭祀太庙时所走之门,并非今长安街上劳动人民文化宫之正门,而是从午门至天安门御道东侧的阙左门出入太庙街正门。皇帝斋戒于斋宫。祭日时刻,皇帝御祭服,乘礼舆出宫。太庙在解放后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后,昔日阴气森森、人迹罕见的地方,如今成为劳动人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乐园。1988年1月13日,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