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我已经有4年没有回家乡过年了。每到春节期间,我就会十分怀念家乡过年时发生的那些事儿。和城里枯燥无味的春节比起来,家乡的年味儿更浓,春节显得更传统、温馨、让人向往。 我的家乡坐落在五台山脚下。记忆中,家乡的人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庄稼人——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整日和黄土坷垃打交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类是打工者——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搞建筑,开春出去,冬天回家,每日与龙门架、搅拌机、塔吊、水泥、沙子、砖头为伴。
在这种情况下,年在家乡人眼里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在家乡人的眼里,过年不仅意味着辞旧迎新,更重要的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休息几天,回家和亲人们团聚,享受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了。这个时候往日宁静而忙碌的村庄就变得热闹温馨起来。 从腊月开始,家乡就开始有了年的气息。记得,赶年集是一件让孩子们十分高兴的事情。家乡有句话叫做“赶年集,买新衣,吃的玩的样样齐”。赶集的当天,孩子们早早的就起床,跟随父母来到集上,吵着嚷着要买自己喜欢的糖果和新衣服;大人则为了砍价而忙于和小贩“唇枪舌战”,买新衣服,买庄稼人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鸡鸭鱼肉。赶年集还要买年画,年画各种各样,寄托了乡亲们不同的愿望。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乡亲们“辞灶”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就真正过年了。这一天,乡亲们会准备一种老家的特产——“稀”,据说这种东西是以小米为原料经过发酵固化而成的,吃到嘴里粘粘的,甜甜的。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乡亲们便在盘子里摆好了“稀”,放在灶台上,然后就开始放鞭炮。小的时候我问过母亲,为什么要在灶台上摆放“稀”,母亲说,“稀”是给灶王爷吃的,因为这一天晚上,灶王爷要上天给玉皇大帝汇报各家一年来的情况,为了防止它上天乱说,就让它吃上“稀”,把它的嘴粘住,说不了坏话。或者让灶王爷吃上“稀”,心里甜丝丝、美滋滋的,就光向玉皇大帝汇报好事,等到大年初一一早再把他给接回来。这样求得一家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过完了小年,乡亲们便开始忙着做面食了。蒸馒头、蒸包子、栆馍和粘馍。庄稼人平日里忙于种地和收割,没有时间和心思讲究吃喝。但是过年就不一样了,有了闲工夫,把平时顾不上吃的花样面食都吃个遍。包子有韭菜鸡蛋的,也有猪肉大葱的;栆馍就是把栆嵌在面里,做成各种花样;粘馍就是把黄米面夹在白面里,蒸熟了光看那黄白相间的颜色,就已经垂涎三尺了。年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贴对联了。我小的时候,很少有人家买对联。各家的对联都是村里的文化人负责写的。相亲们只要自己买好红纸,根据自己房子的多少和高低裁好了纸,写上各家的名字,送到“文化人”家, “文化人”就会免费为各家各户写好对联。贴对联,象征着吉祥、表达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说的就是春节贴对联的习俗。
年三十儿的下午,家里的男人们就开始张罗垒旺火了。在家乡,家家户户不分贫富,过年的时候都要垒至少一个旺火。“旺火”,顾名思义,象征一年的日子旺、财运旺,对于农村人更重要的是——人丁兴旺。垒旺火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煤块,辅之以砖头、玉米棒子和秸秆。先将砖头平放,摆成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在砖头的中间放入柴火做引燃的材料,这样在柴火的周围把煤一块一块垒成圆锥状直至上面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