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柏拉图曾为家长辅助孩子做人生规划提出一个建议:
“孩子在幼年时,应该侧重体育与美育,原则是‘单纯’,由此培养‘节制’。这个时期,要使孩子明白‘正确的信念’,稍后再探讨知识。
到了青年,随着个人能力,往上学习算术、几何、立体学、天文学……”
今天我们来聊聊真正懂艺术的孩子,到底赢在哪里。
1
孵化情怀,表达思想
懂艺术的孩子更懂自己
两会多次提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网上沸沸扬扬的"美术将计入中考成绩”的新闻,也说明了家长对于艺术教育的莫大关切。
其实,艺术课程一直是欧美国家相当重视的科目,为了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美国1994年就专门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而欧洲孩子更是从小就被鼓励了解艺术史,接触艺术作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但这些艺术教育,和国内不少家长所关注的考级不同,它更注重孩子艺术修养的锤炼,“如何让孩子使用艺术这一工具,来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英国教育部有这样一个说法:“他们培养的孩子的标准,要有优异的学术成绩,有出色的体力技能,有杰出的艺术修养,还要有良好的公民意识。”
同样,美国学校的大环境,是非常要求孩子会画画的。但这个“会画画”不是说画得美,而是懂得画出自己的想法。
美国小学有一道经典的题目,叫All About Me(关于我自己),是一个自我介绍的美术题目,让孩子在大展示板上,写出自己的小生平(生日,体重,身高等个人信息),附上相应的照片,然后在边角区域,要用自己的手工画作装饰起来。
等到高年级,孩子们就要从“画出我自己”过渡到“画出这世界”。比如历史课,可能会让孩子为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画一面国旗;比如生物课,可能会让孩子画出色彩斑斓的立体细胞结构,以此巩固知识点;再比如外语课,可能会让孩子画出语法的变化过程……
总而言之,艺术在这里,不是一项独立于孩子课业学习、日常生活的“技能训练”,而是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的工具。
2
学通了艺术
也就拥有了2大武器
可以说,就艺术而学艺术,学到的是技能,受益一时,融艺术于生活,练就的是思维,影响一世。
真正懂艺术的孩子,能把生活过得更细致。
美国油画老师Michael Jacks有一个训练方法很有趣。他会给每个学生一人发一粒葡萄干,要求大家含在嘴里,可是谁都不许咽下去,一直含到下课。一节课大概有两个小时,谁不小心咽下去了,就要被请出教室,所以大家都非常小心地含着这个葡萄干。
学生们一开始都很纳闷,但当他们含到了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一粒小小的葡萄干,味道的层次比最高级的红酒或者茶更丰富,刚入口时甘甘的,然后有一点甜味,这点甜味再慢慢渗透出来,直到整个口腔甜如蜜……
如果把这种过程拿来观察、体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别的小东西、小物件,观察力便会大大提高,哪怕是一些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也能从中窥见美好。
真正懂艺术的孩子,能和全世界交流。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本质上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学习那些活在另一个文化环境里的人们的世界观、文化观与价值观。对此我深表认同,但无论是哪一门外语,都有局限,唯独艺术是真正的无国界。
以设计而言,它的词汇就是点、线、面、色彩、灰阶、机理,它的语法就是和谐、对比、平衡、动感、重点、比例、简化。当这些元素有机地、有逻辑地结合到一起,一个信息、一种情感便传递了出来,由此,哪怕一个美国学生也能感受到中国对联精妙的对称、对仗、相似、相反、平仄、押韵。孩子们的眼界,接触艺术,大大拓宽。
3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
艺术启蒙老师
美学大师蒋勋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
当时,他受邀给一个公司的员工上课,这些员工多从名校毕业,平均年龄三十几岁,工作相当卖命,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在晚上十一点之前回家,其中有一个人,八年了都没有休假。
当他讲完课时,这个人举手提问,说“我女儿现在五岁了,您认为她应该去学小提琴还是钢琴?”
蒋勋是这么回答的:“你可不可以不要关心要学小提琴还是钢琴,赶紧回家抱抱你的女儿?”
这个答案让我至今印象深刻,因为点明了艺术教育乃至一切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收获其后的生活的哲学,而显然,一个只关心孩子学什么技艺,却疏于陪伴引导的父母,是不能给孩子真正的教育的。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多才多艺,但熟稔技法,不一定懂得艺术。
艺术教育,应该是一个七彩的通道,为人父母,我们陪伴孩子穿越其间,最终抵达孩子内在最通透、最快乐的那片丰饶之地,让他们愿意倾听自己的内心,懂得探索自己的本质,珍惜生活的美好,也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认知。
更多精彩内容
开学了,给孩子补脑的食物,核桃只排第4名,第1名谁都想不到!【秋季手工】玩过这些游戏,娃才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秋天有多美
喜欢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