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居潇潇
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河南平顶山发生的这样一幕,震惊了所有人:
一名女学生在理综考试还剩10分钟时,突然崩溃,撕毁了旁边两位考生的答题卡。
虽然她很快被监考人员控制住,两位考生也被允许重新誊写,但谁也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是否会对那两个无辜的考生造成影响。
而那个心态崩坏的女学生,除了接受「全科成绩取消」的处置之外,也许还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面对这样耸人听闻的事件,很多人都想问:
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
情绪失控的孩子,有多可怕?
一位哲人曾说:「三种东西不召自来:爱、嫉妒、恐惧。」
生活中,很多孩子在重压之下,都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但这个撕毁他人答题卡的女生,显然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排解自己的情绪。
这种脆弱的玻璃心背后,这种近乎自毁的方式,损人而不利己。
在山东淄博,曾经发生过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学生杀人案。
当天,初三学生小马像平常一样回家,刚走进单元楼,就被突然窜出来的人一刀扎在胸口,正中要害。凶手一连捅了他13刀,小马最终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个凶手不是别人,而是小马的同班同学小秦。
原来,成绩优异的小马常年在班上排名第一,而小秦不甘心自己「千年老二」的地位,心态扭曲之下竟然动了杀心。
在会考前,他曾威胁小马,如果考得比自己好,就「杀了你」,结果小马一如往常考了第一,小秦随即将其残忍杀害。
这个幼稚的15岁男孩以为,除掉了第一名,自己就会是第一了。而等待他的,是彻底颠覆的人生和两个家庭的悲剧。
情绪失控的孩子,最终也会被情绪所害。
孩子的情绪里,藏着他们的未来
孩子在出现情绪失控的表现之前,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孩子每一次「发脾气」,看起来是调皮、不听话,但本质上,他们是在用这种笨拙的方式在向家长求助。
窦文涛在《圆桌派》中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方:
「你不能老觉得孩子娇气或者经不住打击,因为有些时候,逼得大人跳楼的可能是股票,可是对于小孩子来说,玩具坏了它跟股票是等价的,他觉得这个比天都大!」
我们既要给孩子坚定地划出底线,也要给他们的天性流出足够的空间。
当家长真正能够做到「温柔而坚定」地教育孩子,孩子控制情绪的意识和能力自然会随之增强。
女儿7岁的时候,一天早晨,因为要带她去上辅导班,我催促她赶快洗脸刷牙,好早些出门。结果她一直磨磨蹭蹭的,我一连催促了好几次,她都无动于衷。担心迟到的我,气得对着她大吼:「你再不快点,今天就别出门了!」
她愣了一下,突然大哭起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脚上的鞋也被她踢飞了。我过去拉她,她一边尖叫一边推我。我当时脑子一热,直接把她拖回了房间,还狠狠关上了门,留她一个人在房里哭。
原以为她哭一会儿就会老实出来洗漱,结果她反而哭得更大声了。冷静了一会儿我才意识到,不该跟孩子置气。自己都没有控制好情绪,又怎能让孩子平静下来呢?
我回到房间,蹲了下来,摸了摸她的头,能感觉到她的情绪瞬间缓和下来。我跟她解释,不管怎样,妈妈刚才都不该那么大声地吼她凶她,应该好好跟她说话,她也是一样,有什么想法要及时说,不能乱发脾气。
她点了点头,很快就止住了眼泪,乖乖去洗漱了。
英国儿童教育专家Kathryn Mewes对孩子的情绪爆发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叫「情绪山峰」。
第一个阶段:孩子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第二个阶段:孩子意识到是自己的行为让其陷入窘境;
第三个阶段:孩子呜咽、哭泣、接受事实;
第四个阶段:筋疲力尽、回归平静。
当爸妈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如果孩子处于前两个阶段,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哪怕父母反复「讲道理」,但这时的孩子是听不进去的。
只有父母充分和孩子达成共情,双方的沟通才能继续下去。
当孩子进入第三、第四个阶段时,爆发的情绪已经进入平静期,这时父母和孩子进行理性的沟通,才更有效。
孩子的情绪里,藏着他们的未来。
情绪越稳定的孩子,长大后也越容易成功。
改变往往从家长开始
其实,当我们关注孩子失控的情绪时,应该意识到,真正能改变孩子的,往往是家庭和家长自身。
首先,每一位家长都要学会「看见」孩子的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帕蒂·惠芙乐在《倾听孩子》中曾说:
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
表面上看,孩子是因为考试失利、心愿搁浅、要求被拒绝而难过,实际上,孩子的哭泣、恐惧、发脾气、愤怒和被拒绝,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真正成功的亲子关系,一定是彼此成就的。
为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急吼吼地批评他们,而是感知孩子的情绪,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其次,为孩子创造一个平等交流、抒发情绪的家庭环境。
很多心理研究都显示,那些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具有攻击性,他们本能地怀有不安全感,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也低于常人。
一个温暖正向、情绪稳定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
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第一时间一定不要粗暴地否定他们,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不合理的要求不会得到同意,但这并不会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爱。
带着这种底气,孩子才能勇敢面对未知的变化和挑战。
最后,每个家庭都应该努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所谓「心理弹性」,是给孩子的情绪充分缓冲的空间,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事情。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前半生尽心尽力,孩子后半生才会有情有义。
为人父母,每个人都有着急上火、口不择言的时候,但我们要永远记住,孩子不是我们的「出气筒」,也不是用来传导压力、排解恐惧的「工具人」。
当爸妈们的内心足够强大,孩子才能逐渐成长为扛得住事、负得起责、顶得住风浪的人。
希望更多孩子,能在家庭的关爱下,拥有直面情绪、调节情绪的能力,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
-End-
作者:居潇潇,愿与你一起瞰见广阔世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tougao@网址未加载。
家有0-6岁宝宝,如何科学养育?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育儿进化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