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别人有3套房,我们有几套?”

少儿小故事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妈妈,别人有3套房,我们有几套?”

凯叔讲故事

作者 | 亦云白

近日,无意中刷到一位妈妈的朋友圈。

凯叔讲故事

本以为只是日常吐槽,私聊一细问,才知都是心酸。

她和丈夫辛辛苦苦挣钱养家,还房贷、车贷,一家三口住着90平的房子,不算大富大贵,可日子也还过得像模像样。

但是,那天晚上,6岁的儿子却面带嫌弃地问她:

「妈妈,别人家有3套房,我们家有几套?」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儿子又问:

「咱们家房子那么小、那么破,我有500块,能买个大房子吗?」

这位妈妈的心被戳了一下。

她突然没底气告诉孩子,这套一家人住了十来年的「破烂」房子,还有几年的房贷没还完。

更别提什么「几套房」「大房子」了。

原本想换个话题,就随口和孩子说:「哎,咱们不比这些哈!好好读书去。」

谁成想,儿子不干了,反倒不依不饶地围着她说:

我同学家里有好多好多钱。

他家房子好大好大。

他爸爸每次都开好好看的车子来!

小小年纪,就开始用物质和金钱来衡量事物了。

因为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解释,这位妈妈不顾对错就把孩子骂了一顿。

一时之间,家里鸡飞狗跳。

直到最后,她还是一肚子疑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有这样的「攀比」心态?

李玫瑾说过一句话,一个孩子任何的表现,都是父母的折射。

其实,孩子虚荣的根,就在父母身上。

凯叔讲故事

父母在外炫过的富,

就是孩子扔不掉的包袱

曾在姜文的一部电影中看到这样一个情节。

爸爸骑着自行车去接儿子放学,却惨被儿子狠狠嫌弃。

凯叔讲故事

儿子宁愿坐公交车也不愿意和爸爸一道回家。

甚至,儿子骂骂咧咧道:「你就是一个穷光蛋,我要去坐公交车!」

乍一看都以为这儿子没良心,直到听完父子俩的对话,才知并非全然。

这位父亲特要面子,哪怕穷到没钱交房租,没钱吃饭,却还是声称自己是个老板,自己有的是钱。

即使儿子质问他,爸爸还是信誓旦旦说:我以后一定挣钱给你买大房子、大汽车!

虽说爱孩子,却失了分寸。

莫言曾说:「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父母看重功名利禄,孩子便把它们当做衡量好坏的标准;

父母做事要面子、架子,孩子便把它们当做行为的准绳。

想必这个场景大家都很熟悉:

谁家孩子考上某某985大学!

谁家今天又换大房子了!好几百万呢!

谁谁家又买新车了!

……

比成绩,晒车房,连发一条朋友圈都要偷偷「炫富」,成了许多父母的日常。

然而,李玫瑾教授却直呼这是「病态现象」:「这种八卦父母,带出来的孩子往往有问题!」

凯叔讲故事

父母每一次的炫耀,都会在孩子内心堆积出「虚荣感」,成为孩子性格中甩也甩不掉的沉重包袱。

孩子会在潜意识中,把父母的炫富当做人际交往的「基础装备」。

所以到了最后,父母那些在外炫过的富,最后都成了自家娃走的坑。

凯叔讲故事

凯叔讲故事

父母在家哭的穷,

就是孩子心中的怂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例子。

网友是普通工薪家庭,从小到大,父母一直给她灌输「我家很穷,比别家穷」的观念。

幼儿园时,班里流行玩芭比娃娃,她极度渴望,但爸妈总说:「我们花了很多的钱在你身上,不会额外再给你什么。」

小时候在家吃炸鸡翅,她太喜欢吃了,狼吞虎咽一顿后,妈妈却说出冷冷的一句:「你要是从小就这样吃,家里恐怕是根本养不起你。」

初中时期,别的同学都穿名牌衣服,妈妈却宁愿用接近正版的价格在网上买盗版。

而更令她煎熬的是,父母生活中无孔不入的「哭穷」:

「砸锅卖铁也要养你。」

「哎呀,对不起你呀,我家穷呀,从小没让你报什么兴趣班。」

但实际上,家庭条件还不错,两套房一辆车。

那些她曾以为「可望不可即」的东西,父母其实轻轻一抬手就能够得到。

而正是父母引以为傲的「哭穷」教育,女孩变得敏感、自卑,而且还异常虚荣。

她一度不敢吃鸡翅,芭比娃娃至今是心中的一根刺;

高考填志愿时,宁愿放弃喜欢的专业,就因为看到学费比较高;

长大后,非常节俭,不敢花钱,内心却极度地渴望能有一身名牌,好面子又玻璃心。

斯宾诺曾说过一句话,自卑虽然与骄傲相反,但实际上与其最为接近。

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是越缺什么。

凯叔讲故事

所以,那些在外最会炫富的父母,在家里也常常最会「哭穷」。

以道德绑架的方式,对孩子大肆抱怨,借此逼迫孩子努力:

我辛辛苦苦挣了一辈子的钱,就为了你!

家里啥也没有,以后只能靠你自己。

爸妈把全部的都给你了,也只有这么多。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哭穷式教育」确实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努力,但长期以往,也会给孩子内心带来严重「匮乏感」。

父母哭过的所有穷,都会成为孩子内心抹不去的怂。

凯叔讲故事

聪明的父母,

懂得回答这3个问题

教育是一场模仿游戏,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父母不炫富、不哭穷,孩子自然也不会过度攀比。

但其实,虚荣心不是病,人人都有,关键在于父母怎么引导、如何平衡。

当孩子问出以下3个问题的时候,父母就要警惕了:孩子的攀比之心开始冒头了。

第一问:我们是不是很穷?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曾提到一个话题:「孩子嫌家里房子太小,要家长买大别墅怎么办?」

单春兰校长就曾分享自己的经历。

凯叔讲故事

家住在三环,儿子好几次曾和她吐槽:「妈妈,我们去住大房子把,家里房子太小了!」

单校长的回答非常精妙。

首先,她先和儿子明确底线:

「我能给你什么条件,你就只能去适应什么条件,爸爸妈妈不会为了你的这种攀比心理,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儿。」

然后,她和儿子说明意义:

「房子大小不是最重要的,一家人健健康康在一起才是一个家最温馨的地方。」

一来一回,问题迎刃而解。

当孩子嫌弃家里「穷、房子小、车子差」的时候,父母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责骂,打击孩子的内心;更不应该是给孩子「画大饼」,许下父母做不到的空头支票。

而是应该切切实实告诉孩子真相:我们家住不了大房子,但是不穷,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胜过金山银山。

凯叔讲故事

第二问:为什么别人有,我就没有?

网上有这样一个视频。

餐厅里,一个女童大声和父母抱怨:「我朋友都有新手机,为什么我没有啊!我现在就要有。」

凯叔讲故事

可事实,父母上个月就给女孩儿买过新手机,只不过女孩跟潮流又要新手机。

父母不肯,女孩就直接大打出手。

旁边的大姐看不过去了,一通斥责:

「有手机有什么了不起,还有人戴钻石呢?

有钻石有什么了不起,还有人开着车呢?

你要每个人都去比吗?有同学有,就有同学没有,你最好是靠自己就把别人比下去了。

如果我是你妈,我可能给不了你最多的钱,但我一定会给你最多的爱……」

凯叔讲故事

话糙理不糙。

告诉孩子:攀比是无用的,父母的爱是无价的。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比出来的,而是靠自己干出来的。

有些东西,如果自己真的想要,就等长大之后,自己有实力了,再去要。

凯叔讲故事

第三问:我就要,我就要!

总有一些孩子,哪怕父母再怎么讲道理,他还是无理取闹、胡搅蛮缠。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真正攀比的时候,要真闹起来,父母要对他做一个说不的训练。

凯叔讲故事

怎样的训练呢?

盯着孩子看,不管孩子怎么哭闹,都不要管;

坚持自己的原则,一直到他停下来,然后再说为什么。

拒绝的过程是痛的,但只要经历过一两次之后,孩子的毛病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变。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下一次孩子提出这三个问题,别再随意搪塞了。

不要教给孩子「炫富」的虚荣;

也不要告诉孩子「穷」的逼仄;

不炫富、不哭穷,让孩子学会关注爱、懂得努力、接受拒绝,才是对她最大的帮助!

凯叔讲故事

凯叔讲故事

作者:亦云白,三昧真火炼金人,喜欢阅读和故事,关心蔬菜和粮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邮箱tougao@网址未加载。

凯叔讲故事

- 凯叔讲故事 -

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凯叔讲故事

你点的每一个「在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凯叔讲故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儿童画-儿童画资源-儿童号-少儿小故事-“妈妈,别人有3套房,我们有几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