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在进行美术指导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疑问。比如老师会问:到底应不应该给幼儿范画?怎么样才能引导幼儿真正感受艺术作品的美好等等。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华爱华教授和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孔起英教授的解答。
《指南》在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中给出这样几条原则:“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问
根据《指南》的精神,幼儿艺术教育要强调“感受与表现”,而不再重“技能训练”,要从习惯于在音乐、美术活动中教艺术技能,转变为用多种途径去引导对美的感受与表现。那么,对于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指南》的核心要点是什么呢?
答:
对于引导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指南》的核心要点是三方面:
① 为幼儿提供审美感受的机会。比如,让幼儿接触大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场馆,创设美的环境,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和欣赏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
② 在审美体验中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不要将成人的审美标准强加给幼儿;
③ 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如对幼儿收集的糖纸、瓶盖、果核、石子等给予鼓励。
对于引导幼儿对美的表达与表现,《指南》的核心要点也有三方面:
①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达和表现,如对幼儿的自由涂画和随意唱跳的行为要给予认同;
② 创设让幼儿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如,要提供空间、时间、材料和艺术作品,让幼儿有机会自发模仿、自由涂画和随意唱跳;
③ 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敢于表达和表现,如,在幼儿自由表现时,对幼儿的作品不轻易给予否定的评价。
问
《指南》指出“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那么既不能集体训练,又不能干预太多,那么教师在艺术教育中的组织指导怎么体现呢?
答:
反对千篇一律的训练,那是在倡导个性化表现,并没有否认集体活动,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多给幼儿个别化的自由表现的机会,一方面在集体活动中鼓励个性化表现。
不做过多干预,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适当的指导,即“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也就是顺应幼儿需要的指导。
所以,教师对幼儿艺术活动的组织指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 创设活动区环境,包括美工区、表演区等,投放丰富的材料和道具,让幼儿有充分的自由表现的机会,教师只需“尊重幼儿的自发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② 艺术活动可以和其他领域的教育结合,可以让幼儿在科学探索、故事欣赏、社会活动、自然远足等其他领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手段将所感知的对象和体验自由地表现出来;
③ 提供真实的感知对象让幼儿进行模仿,如美术活动中的写生,即让幼儿画一样东西不是直接教他如何画,而是把这样东西放在他面前,让他自己画;
④ 组织幼儿体验各种艺术形式和欣赏艺术作品,提供幼儿容易理解的图画、照片、图书,组织观赏画展和表演等,让幼儿自发模仿。如,上海南西幼儿园有个教师山羊剧团,就定期专门为幼儿的艺术欣赏而表演歌舞和短剧,幼儿常常会在游戏中模仿老师的表演;
⑤ 对幼儿自发表现的作品要进行陈列与展示,展示前要让幼儿解释自己的作品,陈列时把幼儿对作品的说明一同呈现,尽量不用成人的标准来做选择性陈列。
问
组织集体的写生活动,比如,让大家看着一只螃蟹来画,大家模仿的是同一个对象,这算不算“千篇一律的训练”呢?《指南》指出要提供图书、照片、绘画让幼儿模仿,那提供给幼儿的这些艺术作品,算不算范画呢?
答:
首先,写生的对象是一种真实的事物,每个幼儿在表现它的时候,是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的,有的可能对螃蟹的两只大钳子印象深刻,有的可能对螃蟹的眼睛很好奇,有的可能对螃蟹的动态特征感兴趣,每个人的感知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作品也将是个性化的。
其次,与通常提供给幼儿临摹的范画不同,艺术作品中的图画是非概念化的,是别人对真实事物感知后的创作,有情景甚至有故事,幼儿对它的模仿也是渗透着自己的感知与体验的,因此不会形成一种模式化的表现。
比如,我们常看见女孩画公主,而这些公主的形象往往来自于图画书,但是她们画的这些公主已经渗透着女孩们自己的情感和故事情节了,因此,尽管她们画了很多公主,但都不是一个模式化的形象。
所以《指南》说的是,在提供了这些作品后,“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问
如果说幼儿美术活动可以不提供统一的范画让幼儿临摹,那么音乐活动似乎很难,要想让幼儿学会一首歌曲,一个舞蹈和律动,如果没有教师的示范和幼儿的直接模仿幼儿能学会吗?
答:
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经常唱的那些歌都是有人教的吗?幼儿经常唱的歌也都是教师教的吗?那是反复听并跟着一起唱而学会的。
其实,通过上一两次课来教一首歌,其效果远不如经常反复听一首歌,这就是为什么幼儿常常不记得教师教过的歌,而熟记动画连续剧里的歌了,这是过程带来的结果。在此,我还想举上海南西幼儿园的一个例子。
每天下午幼儿起床后,幼儿园有一个“快乐15分钟”的时间,小、中、大班各有两段音乐律动,老师在前面示范,幼儿在后面模仿,短短15分钟让幼儿跟着老师欢快地舞动,不在乎幼儿跳得怎么样和跳得对不对。每天重复同样的音乐歌曲和动作,一个月更换一段音乐律动。
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每次月初更换新的音乐,幼儿的动作生疏,但只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舞动就行,幼儿很快乐。
而随着每天的重复,幼儿的动作会越来越熟练,会跟着音乐唱了,到月末时还能跟着节奏自己创造新的动作。三年下来,幼儿学会了不少歌和舞,每次节日的庆典,他们无需排练只要换上演出服就能上台表演,节目都来自“快乐15分钟”。
由此可见,我们并不是不要教幼儿,而是用什么方法来教。急功近利式地教,虽学得快,但忘得也快,而且在追求即时效应的过程中还会挫伤幼儿的兴趣。
因此,《指南》所要求的方法,一是取决于幼儿的学习特点,二是取决于我们的价值理念。
问
既然幼儿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表现,那么总还是应该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不美的吧。但《指南》要求教师支持幼儿自发表现,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不简单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标准来评价”。那么,在对幼儿的艺术表现和作品评价中还要不要有“美”的标准呢?
答:
教师眼中幼儿的“好画”有哪些标准呢?
根据刘宝根等人对教师的访谈研究发现,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一幅画时有这样几个标准:
① 整体感觉,即教师在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时会说,这幅画整体上看感觉好,或整体感不太好,主要指一幅画的整体布局或构图设计;
② 关系,即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画时,说得比较多的是各种关系,比如前后关系、大小比例关系、对比关系(色彩对比)、层次感;
③ 变化,即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画时,常常使用变化这个词,比如说某幅画好就是有高低变化、颜色变化,有组合,中间有点小变化。说不好就是单调,缺少变化;
④ 满,画面满与不满也是教师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主要标准。或许这“好与不好”就是教师要传递给幼儿的“美不美”吧,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对幼儿做个别化指导时,不断地在纠正幼儿,以向这些标准靠拢。
如果说在组织幼儿感知欣赏自然景物和艺术作品时,除了激发情感和想象外,还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引导的话,在幼儿表达表现时则不然,因为受限于幼儿的认知和表现能力的发展水平,用这些标准来衡量幼儿的作品是不适宜的。
我们不要把“美”的内涵狭隘化了。首先,什么是美?根据马克思的经典学说,所谓“美”是指“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即无论我们在感知和欣赏一个对象,还是在表现和创造一个对象时,我们都会在对象上投射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因此在做判断时,被感知的或被表现和创造的这个对象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智慧和思想,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产生的美感还是不同的,审美是主客体的统一。
其次,什么是美感?所谓“美感”,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与理智感、道德感并列的人的高级情感,所以如果艺术教育重在审美感受时其价值在于情感的激发,而表现则是将内在的情感和想法外显出来而已。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中国教师网)
(声明: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点
“阅读原文”,了解芳草教育资源数字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