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今有彝族少年,年十五,进小学,寒窗八载终圆梦。
24岁的吉克古日是西昌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年龄最大的学生,在“学党史 感党恩 跟党走”演讲比赛中,站在预科学院104讲台上,这个15岁时还听不懂一句普通话的少年如今沉着自若地用普通话演讲,没有气势恢宏的排比,没有华丽讲究的修辞,他眼含泪光,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庆幸自己生在了这个最好的时代;他感谢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孩子的关怀和政策,他只是在用事实讲述着一个彝族男孩的追梦故事……他忆党情、感党恩,用真情表达着感恩与奋进的决心。
“学习永远不会晚。”15岁才进入小学,读书、识字、做算术;15岁才站在人生的“起跑点”上,遥望同龄人远去的背影;15岁,走进一片神秘的未知、一个小径分岔的花园、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吉克古日的求学之路和其他学生不太一样——15岁才开始读小学,17岁读初中,20岁考上高中,23岁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被录为预科生,经过预科一年的学习,直升成都师范学院。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没有梦的童年
15岁以前,我根本就不知道学校是什么,也不知道读书是什么,更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我父母从来没有提起,我身边的人也没说起过,好像大家都过着一样的生活,大人做农活,小孩子放羊。我是家里的老大,哥哥的责任就是带好弟弟妹妹,他们饿的时候,我会热饭、煮洋芋给他们吃。当时,乡上有干部来劝适龄儿童去读书,但没有成功,学校太远了,而且都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没有一个人真正去读书。
我的家在凉山昭觉县特布洛乡吾口村,最近的学校是乡上的中心校。
“小时候的梦想?”哈哈,没有梦想,因为我不知道梦想是什么?至于医生、老师这些职业,我那时并没有概念。从我记事起,我也没有去过医院,妈妈说我小时候有一次生病输液了,但我不记得了。第一次见到学校,是和爸爸一起去乡上赶场的时候,路过了中心校,他说这是学校,我问他学校是什么?他说读书的地方。我说读书是什么?他说他也不知道读书干什么。
(幼年时期的吉克古日,右1)
少年的我没有梦想,也没有烦恼,可能烦恼是什么也太抽象了。那时,觉得最厉害的人就是外出打工回来的人,他们会带一些没见过的东西回来,会买糖和酒回来,会讲一些外面的事,穿着打扮也很好看;那时,最激动的事,就是赶场和参加婚礼,如果知道第二天要赶场,晚上一定睡不着觉的;但那时,也有可怕的事,我记得有一次,我摔了一跤,腿很疼,到处都疼,有几个打工回来没找到事做的哥哥就叫我吸毒,说吸一口,就不痛了。我也不知道毒品是什么,还好,我家一个表姐冲出来骂走了他们。然后,我就去读书了,不读书有可能就被带坏吸毒了。上学,是我命运的转折,上学后,才知道毒品有多可怕。我参加全县的“禁毒防艾”演讲得了第二名,也多次在村里去为村民禁毒普法,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15岁入学,生命照进一道光
彝族谚语有言“流不尽的是江河,学不完的是知识”。2011年,第二个《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凉山州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积极引导群众由“要我读书”的观念向“我要读书”转变,“控辍保学”取得明显成效,2012年9月,15岁的我以及吾口村的几名同学走进校园。从此,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小学生。
我最最难忘的那一天,2012年9月1日——改变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村里孩子的命运。我永远记得那天,村支部书记带着我们去特布洛乡中心校,把我们这些‘大龄学生’编入五年级二班。这个班里的孩子和我一样,都没读过书,没有任何基础。但我们的老师很关心我们,很有耐心。语文老师马步老师,从‘一、二、三’开始,带我们接触汉字,方块字很好看,写在黑板上,我不认识,也觉得很好看。普通话我听不懂,但也觉得很好听;数学老师从‘1、2、3’开始教我们,还带领三年级的学生教我们加减法,背乘法口诀……
匆匆两年,没有任何基础的我学习起来太吃力。我不管怎么努力,还是很差,还是听不懂普通话,还是不会写多少字。但是那两年,我好像‘醒’了,我发现原来读书比赶场,比接新娘有意思多了,原来外面还有很大的世界。15岁,有一道光照进了我的生命,有一首歌我很小的时候听过别人唱,但不知道意思。直到进入小学,我才真正明白,歌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走进中学——梦开始的地方
17岁,我走进了昭觉县民族中学初中部,在彝汉双语教学的“一类模式”班级中学习。开学第一天,校长在台上用普通话讲话,很长一段话,台下是掌声一片。我很用心地听,没有听明白。我那时还是不太懂普通话,整个讲话,我听明白了三个字“我希望……”,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开学典礼之后,我一直再想,后来想明白了,我表达不出来,但我好像懂了。我现在可以表达出来,当时,我是听到了一些东西,与梦想有关。
17岁的我也有了小小的“我希望”——努力读书,读了初中,又读高中。不知道未来怎样,但是真的好想懂更多东西,学更多知识。我入学晚,只有埋头苦读,拼命奔跑,一点一点赶上去,而最大的难关就是识字和说普通话。当时对我影响最大的报刊是《凉山日报》的彝文版,虽然一直说彝语,但彝文我也不认识,每天读每天看。渐渐地,我可以看完所有彝文版的内容,然后我开始读《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识的字越来越多。
20岁,我考进了昭觉县民族中学高中;23岁,我参加高考,语文成绩竟然考到了130分,文综成绩也在学校名列前茅。这几年心里其实只有一个梦,就是能进入大学。这个梦想,我从来没有告诉别人,因为感觉太遥远了,直到拿到录取通知那天,我一个人躲起来悄悄哭了很久。
走进预科——梦想启航
进入预科,我更加忙碌,在上好主干课的同时,我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当上了八班的班长,主持每周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讲党史故事……刚刚结束的“建党一百周年合唱比赛”,我带领全班同学学习歌词、排练合唱,八班获得了预科学院第一名。
预科一年的学习充实又快乐,这一年,老师帮我们巩固基础,把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一年,我感受到了大学校园的学习氛围,预科的智慧图书室是我最常去的地方;这一年,我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党史,重温历史,叩问初心,汲取力量。
最幸运的事就是生在了这个最好的时代,最感谢的还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孩子的关怀和政策,如果没有“控辍保学”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没有“彝汉语一类模式教育”,没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我的梦想永远不会实现。六月中旬我们就要结业了,我会带着初心、担当、使命再踏上新的征程。
励志彝族少年吉克古日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艰苦奋斗,自立自强
心中念党恩,扬鞭踏征程
永远跟党走,追梦西院人
@吉克古日
好样的!!!祝福你与众不同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
@西西们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人生不设限,从现在开始努力吧!
信息来源|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图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吉克古日
排版|苟晓燕
核稿|邹雪梅
责编|李 娜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xichangunivercity
微博:西昌学院官方微博
制作:西昌学院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xcxycb@163.com
西昌学院官方网址:http://www.xcc.edu.cn
转载自西昌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