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键词
教育教学改革
【全文4117字 9张图 阅读时间约为12分钟】
编/者/按
Editor's Note
五年看头年,起步很关键。今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主动适应新发展要求,贯彻新发展思想,构建新发展格局,我校“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塑造学生美好未来为使命,以建设中国顶尖民办应用型特色大学为目标;始终坚持外语底色,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和应用型道路;以通识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无缝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以提质增效和对外拓展为根本路径;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加强分类分流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市场评价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本学期以来,“十四五”规划逐步落实落地,取得了可喜成绩,开创了历史新局。党委宣传部推出《启航“十四五” 实干开新局》系列报道,在学校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同步刊发,敬请关注!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
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
启航“十四五” 实干开新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自学校“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校坚持把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优势转化成高校的治理效能,在人才素质标准、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管控、教育管理运行等多方面加强实践,加快推进特色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
杨江校长指出,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我们的使命是坚持立德树人,塑造学生的美好未来,培养市场评价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学校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建设,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要全力以赴推进特色专业、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教师团队的建设,推动校企、校地深度融合,找准专业定位,在我们自己的层次和赛道上打造顶尖特色专业。
我校召开“聚焦特色专业建设,培养高质量应用型特色人才”教学工作专题会议。
聚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
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一流课程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础,一流专业是强力支撑一流教育的基石。
经各学院(部)申报,学校党政联席会研究,认定了英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意大利语、朝鲜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新闻学、翻译、应用英语、高尔夫球等14个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给予相应资助。学校先后出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2020年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资助方案》《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及评估考察点》《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规定,确保高质量、高效率推进专业建设。
同时,学校认真组织一流专业的遴选和推荐申报工作,继英语专业、法语专业后,日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获批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我校共有4个四川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重点专业。
在申报新专业时,我校坚持固本强基、守正创新,追求差异卓越。我校2个本科专业(财务管理、网络与新媒体)、3个专科专业(大数据技术、国际商务、数字媒体技术)在今年成功通过教育部审批备案。至此,我校本专科专业数量达到51个。未来,我校将继续巩固和扩大外语学科的比较优势,新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种专业;立足办学定位,新开设相关非外语专业。通过合理布局,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深度融合,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
围绕建设一流课程这项重点工作,我校组织课程评审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审,认定8门课程为2020年度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跨境电商法语》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有效融合,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紧密结合,形成同向同行的育人局面。我校《高级英语》《英语文体与翻译》两门课获批四川省高校2020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截至目前,我校已拥有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四川省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四川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等16门特色精品课程。
聚焦分流管理、分类培养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2018级本科生开始,分为深造和学术性、就业和应用型两大类,坚持人才分流分类培养。
学校组织召开深造和学术性人才培养研讨会,督促二级学院制定分流培养实施方案,针对考研、出国深造的学生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提高升学率。分步骤推进就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特色,制定新的教育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加强通识教育,让学生拓宽知识边界、打开视野格局、提升思辨能力,塑造良好人格,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促进通识教育落实落地,学校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讲授“观澜大讲堂”通识教育选修课,目前已举办5期,选课学生达3600余人次;6月2日,学校首届TED演讲大赛圆满举行,此赛事是通识教育实践板块的必选项目,旨在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思辨能力。近期,学校还将把双创平台、SYB等载体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召开学术方向分流培养研讨会
聚焦校企融合、定制培养
精准对接社会需求
为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校瞄准市场和岗位要求,调研用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优秀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自去年10月以来,高端人才定制班结出了累累硕果。
我校与联想企业科技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共建“智慧英才学院”,联合培养掌握IT企业顾问级最高技能的IT达人。英语教育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体育部与成实外教育集团合作开设小学英语、语文、体育教师定制班;英语教育学院和成实外幼稚园开设双语师资定制班;法语意大利语学院与成都金梦想开设跨境电商定制班;国际商学院与天府明宇商旅股份有限公司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明宇骨干项目班;体育部与贵州乐湾休闲运动俱乐部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乐湾高尔夫人才定制班;亚非语言学院与成都格睿泰思科技有限公司开设对日IT服务人才定制班……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过程有监控、问题有反馈、质量有改进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培养市场评价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我校与成实外幼稚园开设双语师资定制班
我校与联想企业科技集团共建“智慧英才学院”
聚焦教本研究、校本研究
大力提高科研水平
今年年初,我校成立科学研究协会并出台了《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科学研究协会章程》,副校长沈光临教授当选第一届科协主席、英语学院何晶晶副教授当选第一届科协副主席。科协是在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的科研工作者自愿参加的群众性学术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为进一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学校还成立了12个个人申报研究中心。研究中心自由度较高,既可开展个人科研兴趣爱好研究,也可围绕学校转型发展时期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进行研究,还可围绕建设中国顶尖民办应用型特色大学的目标开展研究。杨江校长表示,学校将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大力保障个人研究中心开展工作,提供平台和政策支持,要求各研究中心制定好研究目标,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本学期以来,全校科研工作成果丰硕。2021年1月,我校第十批科研项目立项名单正式出炉,全校共有17个科研项目成功立项,这些项目来自9个学院,包括2个重点项目、10个一般项目和5个青年项目。2021年4月,我校《应用型外语类专业集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入围 “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大项目”。
我校科协常务理事、文化传媒聚合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传媒学院院长助理赵琳玉老师申报的课题“森林康养目的地森林景观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青城山为例”,经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评审后立项。法语意大利语学院意大利语教师编著的《意大利语口语B1》和中东欧语言学院教师范娅囡、宋碧君、杨柳编著的《俄语专八听力冲刺模拟练习16套》由东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由我校副校长沈光临教授、法语专业邱枫、陈果、许佳妮老师、企业专家王珩共同编著的《建筑工程招投标法语翻译》由东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校召开科学研究协会第一次会议
我校教师出版的教材专著
聚焦职称评审、科研业绩
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杨江校长在全校职称评审会上强调,要加大对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进步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结合校本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为他们查缺补漏、精准帮扶,加快其成长步伐,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克服“唯五论”等倾向,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教师评价标准,突出教学优先,兼顾科研,进一步激励教师教书育人,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对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团队,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发表慕课的主要成员,省级精品课程、教学竞赛、编写教材,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等科研业绩均给予认定,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获得感。
学校召开2020年职称评审工作会议
聚焦作风转变、效能提升
全心全意服务师生
按照“服务师生转作风、真抓实干促发展”的要求,在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规划下,承担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学校教务处首先对日常工作进行了优化,结合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在保证日常教学良性运转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管理,制定了院部自主排课管理试行办法、跨境电商双创基地项目学生教学管理方案,调整行课时间,优化上报材料的种类和形式,简化办事流程,为院部和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随着我校“十四五”规划的落实落地,教育教学领域不断涌现新思路、新方法,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了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我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定力、内在动力、发展能力、综合实力,朝着培养市场评价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断前进。
川外成都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撰稿 / 教务处 材料整理 / 杨明宇
责任编辑 / 江浪莎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我们为何学党史
跟随习总书记的论述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