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弟,中共党员,派出前任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总支书记,2018年主动请缨赴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壤塘县茸木达乡甲拉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他是我校唯一一名两次主动赴壤援藏的派驻干部。
只有牢记扶贫的初心
才能时刻践行扶贫干部的使命
4月22日,四川省召开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学校派驻阿坝壤塘县茸木达乡甲拉村扶贫干部董海弟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三年来,他不畏艰苦,真蹲实驻,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当地情况,扶贫+扶志+扶智,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拉动了当地百姓致富的增长曲线。
一进壤塘历生死
二进壤塘助扶贫
2001年,董海弟正在绵阳市游仙区工作,作为教师代表去壤塘支教,从事教育扶贫工作。在这一年,他经历了许多生与死的考验。当时进藏的路况很差,遭遇泥石流、塌方、滑坡是常有的事,更不必说车子爆胎、熄火和狼群袭击,即便是运气好,到达壤塘县茸木达乡也要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每每回想起一进壤塘的经历,董海弟都会感到心有余悸。
2017年,学校定点帮扶壤塘县,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董海弟,原因是他有过在壤塘生活、工作的经历,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对生活环境比较适应。后来,学校要往壤塘派遣驻村扶贫干部,董海弟便主动请缨驻村扶贫,去履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
从支教教师到驻**,二进壤塘,董海弟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工作的变化要求思维方式的变化。赴任前,他认真钻研学习最新的扶贫精神,用党的新思想武装自己。赴任后,他积极调整心态,努力适应恶劣环境和艰苦条件,刚到壤塘,没有睡觉的床铺,他就着一块床垫和几张棉絮在地上睡了一整年;不论寒暑,村里的河水和山泉水都是刺骨的冰冷,洗澡极其不方便,要么去县城招宾馆开房间洗澡,要么就只能每两个月回家的时候洗一次。
艰苦的生活条件不仅没有打击董海弟扶贫的信心,而是淬炼出积极昂扬的斗志,“我是来扶贫的不是来享受的”,董海弟以饱满热情的状态投入工作,和老百姓吃住在一起,迅速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仅仅是融入,还远远不够,真正的扶贫干部,是要带领群众靠勤劳摆脱贫困,带他们过上好日子。
拓宽销售渠道
壮大集体经济
为了让老百姓真切体会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2018年,他和第一书记、村两委带头,集体流转土地40亩,因地制宜种植高原绿色生态蔬菜。
此外,为丰富经济来源,村集体还发展育肥牦牛养殖和蜂蜜养殖。
董海弟通过牵线搭桥与绵阳师范学院签订购销合同并且发动自有关系网。从2017年人均分红100元,到2018年人均分红400元,再到2019年实现人均分红600元,甲拉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老百姓尝到辛勤工作的甜头,纷纷参与进来,种起蔬菜,董海弟等**则负责帮老百姓解决蔬菜种的问题并担任种菜的技术指导。
驻村的第一年又苦又累,忙时董海弟需要每天5点起床收菜,用背篓将菜背到车上,再用自己的私家车将菜亲自送到附近的乡镇和县城,一天最多只能吃上两顿饭。但每到年底,村集体经济分红的时候,看着老百姓的脸上绽开的一张张笑颜,听着一声接着一声的“卡卓”(谢谢),董海弟又觉得一切的苦累都是值得的。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当好帮扶“引路人”
作为一名党员,董海弟深知“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他便主动承担起甲拉村党建工作,担任农牧民夜校政策宣讲主讲人,“既要做给他们看,还要讲给他们听”。
农牧民夜校的主要受众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或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人,为了督促他们学汉语,后来每次宣讲,董海弟都不要翻译,他尽可能地讲慢一点,讲得通俗易懂一些,农牧民也基本都能听懂。若有还是听不懂的,一旁听懂的人还可以向没听懂的解释。通过宣传,让农牧民不仅知晓了党中央扶贫政策,也增强了他们致富的信心,更让他们改变了“等靠要”的观念。
虽然董海弟能够听懂藏语,但在平时和老百姓的相处之中,他也会鼓励老百姓讲汉语,即便他们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并不高,但是他也愿意耐心地听汉语从老百姓的口中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鼓励他们讲汉语为了改变他们的思想,因为只有懂汉语,才会对外面的世界更了解,更愿意走出去,去接触新鲜的事物,这样,他们离脱贫致富就会更近一步。”
此外,他还积极利用传统节庆日,策划并主持各种庆祝活动,不仅丰富了农牧民的业余生活,更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党的温暖,激发了他们的感恩情怀。
牵线搭桥做“红娘”
“点穴”扶贫暖人心
甲拉村和啄坤村是学校定点帮扶的两个村,村里的69户老百姓被分到各个二级单位结对帮扶,但由于绵阳与壤塘相距700多公里,路途遥远,一来一回要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更不用说住宿、车费等费用。于是,董海弟积极协调学校各党总支与贫困户的关系,在其中充当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代替结对总支探望、慰问贫困户,为结对总支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助力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顺利达标。
日常,董海弟把功夫用在了深入调查,反复核对、查漏补缺上,因此,他对村里的贫困户、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了然于胸,这让他的工作方式因户而异,因人而异。通过建立贫困户问题台账,他还练就了“点穴”扶贫的本领。
每每老百姓需要帮助,董海弟都会立马站出来,施以援助之手,让老百姓的内心被温暖和感动填满。
从2018年6月开始驻村,董海弟至今仍然战斗在驻村帮扶一线。这期间,他克服了诸多困难。语言不通,就请当地懂两种语言的村民帮忙翻译;住宿没有床,就在地上搭木板睡;走村入户误了饭点,就吃点泡不熟的方便面凑合一顿……
在帮扶的近1000多个日日夜夜中,董海弟染上了胃病、关节炎、风湿病,但他从未抱怨,他坚持吃住在村,克服困难,调整心态,努力学习和适应民族地区生活习惯,自觉把自身的发展与脱贫攻坚这项波澜壮阔的事业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沉下去,既扶贫、扶志又扶智,扎扎实实为老百姓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老百姓脱贫致富。
董海弟以赶上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为荣,他履职尽责,完成使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近期精彩
心动不如行动,快来加入我们吧!
加减乘除!带你解锁绵师“四则运算”
@21级萌新,期待你的加入!
素材来源|大学生通讯社鲁文俊
编 辑|李璐
图文校对|陈玉文嘉玲
指导老师 |熊一丁
审 核 | 彭康华 蔡文婷
绵阳师范学院新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