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鹏,我校工学院教师,荣获学校2020年度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3年前,丁永鹏辞掉研究院的工作,来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成为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职老师。转行的原因,用他的话说就是,他渴望将自己这些年在本专业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同时,教师这份职业也让他实现了“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未来有方向”的事业追求。
教学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
刚到学校工作时,丁永鹏明白,从研究员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急需要他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前好多晦涩难懂的知识,他只需要自己能够理解,熟练在工作中加以运用即可,但是现在,他面对的群体是学生,他需要将这些知识先消化,再转换成通俗易懂、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去阐述。
但是知易行难,为了将晦涩难懂的课程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丁永鹏在备课时,下足了功夫,他会先去看最新的学术文献和业界动态。其次,也会从各类书籍、期刊、新闻上摘出与专业相关的文字与数据,及时更新对于本专业的认知,然后用全新的视角去备课,在他的课堂中,他会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去思考,去拓展思维。
丁永鹏认为,教学是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合,加以合适的教学方法,打造出一节一节有特色的课堂,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责任就是为学生答疑解惑,但是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改变,老师也应该具备一项重要的技能,那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立且深度的思考,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丁永鹏认为,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大多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强调死记硬背,而不懂得发散思维,不懂得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问题的衍生,那么我们只是培养了很多“读书人”、“会考试的人”,并没有真正培养出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人。
因此,在他的课堂上,他会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错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勇敢说出来,就已经迈出了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找寻正确方案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是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就培养出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非常有益。”丁永鹏说。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丁永鹏也有不懂的,他会及时请教本专业的其他老师,消化问题,并做出反馈。对教学的执着,“逼”着他很认真地围绕“新东西”及时充电学习,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正是由于他对于教学的执着和认真,他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他也获得电子工程系优秀教师、学校教学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教学的真正意义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丁永鹏心中,帮学生实现与今后工作的兴趣衔接和能力塑造,使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才是他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丁永鹏说,“学生在教学中是绝对主体的地位,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在教学中,我会尽可能将学习的最大空间交给学生,我扮演一个他们学习进程的推进者和组织者,在他们需要帮助时给予合适的指导。”
“在我的课堂中,我会着力通过现代化手段,打造特色课堂,提高学生在课堂中自由探索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占比。让学生学习从课堂延伸至课余,从课外反馈回课内,这样才能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及生活中,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果。”丁永鹏继续说,“还记得在一次备课过程中,收到一个已毕业一年的学生消息。他说:老师,你当时给我们讲的许多做人做事道理,对我的工作帮助真的特别大。当时听到学生这么说,感觉自己用在教学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学生成才,才能体现出教学的意义。”
对丁永鹏而言,上课也是一种生活的调剂。给学生授完课,他常常感觉酣畅淋漓,觉得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阐释清楚,授业解惑,就有一种情感上的愉悦、思想上的通透。加之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养成学生对于问题的处理模式和习惯,真的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在丁永鹏看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培养成有独立思想人格的个体。不随波逐流,在各种大是大非面前,有自己清晰的认知和思考。帮学生修好路,架好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路一直走下去,才会让他们真正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所在,才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编 辑|张 洋
主 编 |欧阳平
总主编|路 爽
往期推荐
跨越白天与黑夜!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什邡校区惊艳亮相
你好,新同学!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党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cduestc_2001@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