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表扬信
穿越了滔滔雨水
穿越了冷峻疫情
带着温暖而诚挚的谢意
来到了川影校园
这封表扬信,来自中原大地上历史悠久的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川影20级影制4班学生李博士在暑假期间进入太康县融媒体中心实习,并主动请缨加入“抗洪抗疫”的队伍,为这场震撼人心的救援,贡献出川影的青春力量。
特别的身份
他是大学生,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李博士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进入部队,当一次兵,做一名军人,这是他认为应当在大学前完成的梦想。怀着这样信念,他将通知书寄回学校,并向辅导员说明了情况。他的想法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获准推迟两年入校。
李博士的军营生活
进入部队的第一天,李博士就经历了在之前的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体验,“军人给我的感觉就是直线加方块,像是严谨的几何图形一样,有着固定的规则。”他这样形容。军营里的训练,锻炼出了李博士坚定的意志和极强的责任感,因为优秀的表现,他获得了“四有”优秀士兵的称号。
转眼,两年的军队生涯结束了。回到学校的李博士,第一次步入大学校园,面对稍显陌生的环境和行为习惯,“有时会有一种落差感”。但在当时的辅导员唐建军老师的关心帮助下,他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并在专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与素养,一次次拍摄、一张张图片,成为了他的兴趣与坚持。
肩负的使命
一边抗洪抗疫,一边记录现场
“我不仅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大学生。”结合专业所学,暑假期间,李博士来到家乡太康县的融媒体中心实习,协助拍摄了《抗击疫情中的太康人》、《乡村振兴》栏目、《抗击疫情一线的交通人》等多档节目,并参与到太康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太康县“庆八一”“两好两最美”等大型活动的拍摄、转播、总控、剪辑等工作中来,赢得了中心领导的肯定与赞誉。
2019年8月中旬李博士在山东寿光参与抗洪抢险
七月底,河南遭遇特大暴雨,交通瘫痪、房屋被淹、群众受困,身在太康县的李博士,面对家乡受灾,他感同身受又心急如焚。曾在部队亲身参与抗洪救险的他,当机立断要去一线救灾,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太康县**抗洪抢险应急连,在表明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和想要参与抗洪的强烈意愿后,成功加入抗洪抢险**应急连,承担为当地运送救援物资、帮助受灾群众等任务。同时,他也不忘自己的专业,没有参与救援时,便扛起摄像机,记录一线抗洪救灾的点点滴滴。
太康县**抗洪抢险应急连
“作为抗洪后备军,我与抗洪抢险**应急连的兄弟们时刻严守以待,随时都做好了闻‘汛’而动的准备,只要一声通知,将毫不犹豫第一时间冲到最前线。”李博士说,两年的军旅生涯,给了自己一生的信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军人的影子,而这,也是他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参与抗洪救灾的原因。
“身为河南人,我比任何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家乡尽一份微薄之力。如今虽然我戎装已退,但军人的责任依然在身,我就一定要去支援!”他的话,质朴而坚定。
李博士参与疫情防控宣传
洪灾过后,河南又遭遇疫情反扑,刚刚从抗洪中回归太康县融媒体中心的李博士,转身又投入到抗击疫情的队伍中,参与抗击疫情的宣传报道,用影像真实记录着抗疫现场忙碌、无畏、温暖的画面,并运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帮助解决了拍摄中一个个的技术性难题,渐渐成为中心的“顶梁柱”。
坚定的信念
他是优秀的川影学子
更是青春的新生力量
“只要过程好,结果不会差”。在李博士看来,严格的自我要求、良好的作风习惯,除了是一种自律的行为表现,更是成为有担当、有作为、有责任感、有奉献精神的青年人的精神内核。“这不止是军人应该做的,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样需要做到这一点。”他说。
李博士的优秀表现,正是川影“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的真实写照。在表扬信中,太康县融媒体中心高度赞扬了我校严谨务实的教学作风、扎实优良的学风,高度赞扬了李博士同学对于专业的热爱、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工作的负责,号召中心全体职工向他学习。并祝愿川影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为中国电影电视事业培育出更多优质的新生力量!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出品——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 |周根润
图 |李博士同学提供
编辑 | 向烊
责审 |尹丹
终审 |余乐
请关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