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成理一直在行动

成都理工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成理一直在行动

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彰显大国领袖的担当和东道国的风范,高举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旗帜,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信心,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方向,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擘画蓝图,必将产生重大深远的世界影响。

主旨讲话解读

共建家园:


构建“地球家园”的三个愿景

“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首次提出三个构建“地球家园”的愿景——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共商大计:


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四个倡议”

“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高瞻远瞩,围绕人类要怎样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个命题,提出四个倡议——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共享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特别提到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强调——

“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共襄盛举:


从承诺到行动,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征程,习近平主席提出令人瞩目的“中国行动”——

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

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中国领导人的倡议,在与会代表中产生广泛共鸣。多国元首也发出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倡议,承诺行动。回望来路,不懈努力成就了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与国际社会携手并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点击查看讲话全文

艺考

成理师生认真学习主旨讲话

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说感想,谈体会

看看他们怎么说

(滑动查看热议内容)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如2021年10月12日,在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讲话精神充分强调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伟大事业对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作用重大、意义深远,为当代生态环境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工作的生态学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我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之重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亟需我们贡献更多智慧。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我所在的科研团队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紧密结合学校地学优势和长期立足青藏高原的研究积累,将继续围绕青藏高原这一重要的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加强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濒危物种保育研究工作,力争厘清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家底、掌握规律、探索保育途径,为复杂地质环境下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彭培好

我和我的科研团队在西藏开展雅鲁藏布江下游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和植物多样性调查期间,通过手机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作为一名新时代生态工作者,感悟尤深。

作为一名“双带头人”支部书记,我将时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流域功能动植物保护与研究,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加强流域创面生态修复,开展修复效益评价,提高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质量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地灾国重实验室、生态环境学院李景吉

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为一个学生物、学生态的教师来说,我感悟尤其深刻。

中国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与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其生物资源(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等均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资源是人类繁衍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保障和协调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人民健康和生物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

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加强战略生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意义重大。我们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加强生物资源相关学科和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设施建设,发展基于可再生生物资源的生物经济新模式,拓展生物资源保护体系的社会服务功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生态环境学院雷泞菲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用了战国荀子《天论》的一句话:“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为开题句,寓意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说明我国自古就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倡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有大国的风范,有大国的担当,勇于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承担应有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作为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科研工作的一名高校教师,深受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鼓舞,深深体会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作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负责人,倍感身上的责任和使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正是祖国现代化文明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驾护航,培养国家生态文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专业人才的摇篮,建设好专业,让更多人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来。

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句话作为讲话全文的结尾,倡导全球各国“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意义重大而深远。地球只有一个,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尊重每一个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生态环境学院彭书明

在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我体会很深:习近平总书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出了中国行动、中国路径与中国承诺,并号召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作为一个水生态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者,我很欣慰地看到我国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根本逆转,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全球水环境保护提供了中国路径。

同时,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越发受到重视,国务院出台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生态环境部主导推出了《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制定了一批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价与保护的标准和指南;农业农村部提出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并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在不同流域建设了一大批自然湿地公园,并逐渐将水生态监测(含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细菌等指标)纳入到常规监测体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坚信中国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会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生态环境学院 刘静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作为一名生态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无比骄傲、光荣、振奋,更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感。

近年来,我和我的科研团队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特色;同时为本科生开设《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学》等专业课程,精心培养人才。“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生态环境学院 陈圣宾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生态人很受鼓舞,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充满信心。

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时代赋予当代生态人的使命与责任。作为一名年轻的高校教师,更加坚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与信念,共建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学院 唐晓鹿


成都理工大学用实际行动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在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等方面

为社会不断贡献成理力量

(点击图片进入相关新闻链接)

修复九寨沟火花海,贡献了火花海生态保育的“中国方案”,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保护联盟、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艺考

启动珠峰科学研究计划,该计划从2019年起至2030年,聚集国内外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学者,围绕青藏高原及周缘的“原-山-盆系统形成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勘探及开发利用”“盆地构造-沉积分异作用与油气分布规律”“地质灾害防控及生态环境评价与修复”四个主要方向,分“构建高原”“构筑高地”“打造高峰”三个阶段逐步实施并开展研究,为我校“双一流”学科建设加足马力。

艺考

参与建设的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单机容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高质量如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艺考

充分运用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新技术,全面参与若尔盖草原沙化问题防治研究、青海木里渣山生态恢复工程效益评价、川藏铁路等重大生态修护工程,重点参与了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组织并联合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单位开展了西藏地区生物多样性联合考察。

艺考

首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成理召开。“美丽中国中脊带”是以郭华东院士为首的科学家团队聚集国内外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经过深入调研、反复研究提出的破解新时代李克强总理“三问”的重大举措,也是教育科研领域融入国家、地方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学校依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数学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数字胡焕庸线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深入实施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在遥感、地球化学、环境监测、生态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艺考

与阿坝州共商筹建四川黄河研究院方案。搭建四川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平台,深入开展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推动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艺考

与世界众多高校一道,提升受灾严重地区防震减灾能力,助力生态文明发展,为各国山区灾害风险防控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事业奠定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全球防灾减灾水平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艺考

汶川地震震后13年,追踪震后生态地质环境演化,为今后预测同震地质灾害及其震后危险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艺考

学校积极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致力于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研究,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四川省、青藏高原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实践落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2019年9月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应邀来母校作了题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的环境治理》的报告。

艺考

成都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引得稀有的濒危物种火烈鸟都来驻足停留,成理教授和CCTV科教频道《地理·中国》的栏目共同讲述这段考察“成都惊现神奇脚印”的故事。

艺考

艺考

成都理工大学将继续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

注入成理智慧

秉持生态文明理念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作为成理一份子,我们要携手同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部分资料来源丨光明日报

封面丨李婧菡(实习)

编辑丨赵一蕾 白隆泽 尹一然

校审丨王潇

责编丨张爱艾

↓↓点亮为生态建设成果喝彩↓↓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四川本科院校-成都理工大学-微高校-院校号-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成理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