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府之国成都,
有这样一所每个角落都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大学。
它是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
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
它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高校,
它就是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的
——成都体育学院。
从1942到2021
79年的时光
这里,
谱写着属于成体人的**记忆。
Happy 79th birthday to CDSU.
building
颜值up!
虽说成体目前的校区面积不大
但其中的建筑可个个都是“精品”
被选为明年大运会艺术体操场馆的“综合体育馆”
古香古色的“图书馆”
体现成体学科特色的“怀贤广场”
以及独具特色的第一办公楼
如果你以为成体的“美”只有这些
那就不算了解这所学校
没有邂逅被秋日落叶装点的校园
不曾在日光斑驳的树荫下背书
未曾见过盛夏的晚霞
又怎算真正体验过成体生活
是不是每一幕
都美得如画一样
是不是没想过体育院校
也会有如此的诗意与浪漫
Happy 79th birthday to CDSU.
atmosphere
氛围up!
漫步成体校园
处处充满青春的气息
室内室外的球场
总是给人昂扬拼搏的正能量
健身房、舞蹈室
永远少不了同学们挥洒汗水的身影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也将成为你成长的平台
高档次的学术活动与比赛
将令你的学术层次不断提升!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论坛
新闻传播学学术论坛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成体创业作品《布宫典藏》斩获银奖
同时
你还能近距离感受
与奥运冠军面对面的分享
Happy 79th birthday to CDSU.
happiness
幸福度up!
作为四川高校,怎么少得了美食呢
不说了
直接放图!
巴适!
拥有五个食堂的学校
在美食方面可是赢得妥妥的
冠云、奥星、世纪园、民族餐厅、麻辣汇
水煮肉片、砂锅米线、宫保鸡丁
牛肉面、冒菜、干拌面、小炒
……
光是看图都令人垂涎三尺了
独一份儿!学校还有专门进行了科学营养搭配的“运动员餐厅”
保障运动员们的营养与健康
Happy 79th birthday to CDSU.
talent
人才up!
办学79年来,
成体培养了以我军军事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北京体育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杨桦教授和奥运帆板冠军殷剑、奥运体操双杠冠军邹敬园等为代表的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为国家体育及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体育人才
也在国内外各大赛场上为国争光、为校添彩
挥洒汗水
展现成体风采
奥运体操双杠冠军邹敬园
奥运羽毛球女双、混双冠军赵芸蕾
世锦赛软式网球女单冠军谢思琪
......
今年,成体在人才培养方面可谓硕果累累,
在2020东京奥运会赛场上,
成都体育学院在校生、校友共12人代表中国队参加了9个小项的比赛,斩获1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及1个第4名,8个7至11名的优异成绩。
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
成都体育学院70名在校生和30名校友代表四川、陕西、浙江等,参加了23个项目的角逐,
共斩获16枚金牌、12枚银牌、12枚铜牌以及16个第四至第八名。
其中,我校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培养的运动员黄张嘉洋、胡雨卉、孙绍杰、尤雄、陈佳庆、赵樾、陈佳琪、张玉巧、李唯佳、刘佳瑶、肖明欣、严之庭、邓智舰、黎禹汐、袁王建代表四川参加了六个大项的角逐,共获得4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创历史最好成绩!
孙绍杰获第十四届全运会空手道男子75公斤级金牌
尤雄获第十四届全运会武术散打90公斤级金牌
黄张嘉洋获东京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第四名
黄张嘉洋、胡雨卉获第十四届全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赛金牌
陈佳庆获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田径4X400米接力赛金牌
Happy 79th birthday to CDSU.
achievement
成就up!
成都体育学院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授予权的体育院校
形成了本、硕、博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成体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是全国最早设立的运动医学人才培养单位
回顾过去,早在1958年,创立了我国第一所体育医院即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主要为国家队高水平运动员治疗伤病。1960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运动医学系,开始为国家和省市运动队培养运动医学方面的医生。2010年学校创设了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2015年建立了郑怀贤骨伤研究所。2016年9月,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系、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及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合并,成立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与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四川省体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与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运动医学学科建设始终坚持临床科研并举,强调传承创新并重,围绕“体医渗透、中西结合、防康并重、服务健康”特色,依托奥运科技攻关与全民健康服务项目,团队长期承担国家队医疗保障任务,为夺取各类大赛金牌做出卓越贡献,被称为“队医的摇篮”。服务高水平运动队创建了独有的“成体模式”,即多学科密切协作、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互支撑的“郑氏特色中医运动医学模式”。
我校廖远朋、单继新医生共同见证
东京奥运会第一枚金牌的诞生
廖远朋医生在奥运村为队员诊治
单继新医生为奥运首金获得者杨倩做康复治疗
宋维君医生为奥运会10米气手枪混团冠军姜冉馨治疗
自2008年起,在历届夏奥会、冬奥会的备战过程中,成都体育学院共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奥运医疗科技攻关项目近100项,为国家乒乓球、篮球、举重、曲棍球、羽毛球、射击、射箭、艺术体操、短道速滑、冰壶等奥运金牌队伍提供医疗科技保障服务,两次荣获奥运会贡献奖,为国家竞技体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保障团队与奥运冠军孙一文(右三)合影
学校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罗安民(左一)、李阳阳(右一)
与中国女子三人篮球队合影
弘扬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成体有担当!
成都体育学院中华国术院被列为第一批全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
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是国内首个综合体育史博物馆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体育史专题博物馆
Happy 79th birthday to
CDSU.inside Information
底蕴up!
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优势特色学科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倡导“勤学苦练、又红又专”的学风,突出“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出版了《现代体育科学丛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进入新世纪,学校抢抓高等教育扩招机遇,顺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师资,如著名武术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
进入新世纪,学校积极顺应我国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形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学校办学条件、专业结构、办学层次、科学研究等不断取得突破,综合办学实力稳步提升。
从2000年起,学校新开办了新闻、管理、经济、外语、旅游、艺术类专业。这些新办专业均与体育相结合,培养既符合专业标准又熟悉体育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及体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2015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22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传播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今天
是成都体育学院
79岁的生日
回望峥嵘岁月
一代又一代的成体人依旧坚守初心
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行健不息,积健为雄”
亲爱的成体,祝您生日快乐!
校
庆
锦
鲤
- 送马克杯 -
成体79岁生日
可在本篇推文下留言为成体送上生日祝福
请转发本文至朋友圈
同时,本文留言点赞前10名幸运鹅
即获由成都体育学院新媒体中心订制的
“成体限量版纪念马克杯”一个
(共四种款式,如下图)
点赞截止时间:2021年10月27日22:00
小火炬们还等什么!
赶快动动手指
去评论区送上你的祝福吧~~
“锦鲤”是你吗?
快来送祝福获成体限量版马克杯
右滑查看更多
—行健不息,积健为雄—
【成体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案|韩笑 魏畅
摄影|吕江滔 马巧 陈柯萱 龙腾跃 况妮缦 邱子涵
编辑 |邱子涵 赵一飞
资料整理 | 董子涵 麻慧琪
排版|韩笑
责编|欧阳晗萌
往期精彩回顾:
差一“点”就美了 快来为成体“上妆”
他,火了!
@博士后,成体欢迎您
成体官微
包罗万象
成体官博
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