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项目立项!课程立项!
一大波喜讯冲破冬日的严寒飞奔而来
多家媒体报道我校科研团队获多项发明专利授权
近日,中国网、今日头条、腾讯、搜狐、网易、一点资讯、成都名校网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科研团队近期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进行了报道。
我校工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王旭副教授研发团队的成果《一种温室大棚移动监控机器人以及大棚检测系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温室大棚移动监控机器人以及大棚检测系统》是成都市科技局创新技术研发项目——设施农业智能机器人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王旭团队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对当前无线传感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证,通过开发移动机器人监测温室大棚中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参数,并实施调控,在促进农作物增产的前提下,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这是近一月以来,该科研团队获得的第二项发明专利授权。前不久,王旭所负责的科研团队在该项目中研发的《一种温室清洁机器人》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王旭负责的机电一体化及智能产品实验室自2020年承担成都市科技局创新技术研发项目——设施农业智能机器人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以来,已经申请专利8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该研究成果还荣获2021年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我校获批四川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11月8日,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川教函〔2021〕483 号)文件内容,由我校副校长陈春发教授牵头申报的《基于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的新文科专业融合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四川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
该项目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更长的着眼,构建以新导向、新融合、新体系、新模式为特色的新文科建设范式,响应吴岩司长“新专业、新课程、新教材、新技术”的新文科建设机制,顺应新技术、新经济、新场景、新模式、新职业、新岗位的发展趋势,促进以文科专业为中心的多学科、多专业交叉与融合,实现“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的教育闭环,进而拟解决培养模式与应用场景不匹配、专业交叉中知识融合不深入、理论知识与能力构建不平衡等三类问题。
据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决定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教育部专门出台《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设新文科建设发展理念、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领域分类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质量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6个选题领域、22个选题方向。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今年, 四川省教育厅首批共立项134 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含国家级42项)。当前,我校是省内民办高校中获得新工科和新文科项目同时立项的两所高校之一。
我校2门课程获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立项
11月10日,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川教函〔2021〕493 号)内容,我校《经济法》、《通信原理》课程分别被认定为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据悉,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20〕458 号)及有关通知精神,四川省共认定 1238 门课程为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 314 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 301 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422 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125 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社会实践课程 76 门。
我校将按照教育厅要求对该2门课程进行持续建设,加强后期的跟踪监督和管理;并以本次一流本科课程获批为契机,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和鼓励全校教师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着力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程,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每一次成绩的取得
都承载着科成人点点滴滴的努力
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编 辑| 陈文林
主 编 |欧阳平
总主编|路 爽
往期推荐
又获奖了!5银+18铜!
安心!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筑牢校园疫情防线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党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cduestc_2001@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