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2:课程建设
乘风破浪扬帆进,课程改革谱新篇
交大希望学院多措并举拧成一股绳推动高质量课程建设!
2020年,超星在学习通App官方发布了一份“停课不停学”四川本科院校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运行报告,报告显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在疫情期间,积极落实高校主体责任,探索保障线上教学秩序与质量新思路,多措并举、群策群力构建线上教学开展体系,保障线上教学高质量运行,课程线上访问量位居2月3日至5月8日期间四川省本科院校学习记录排名第一名,访问量高达5.25亿次。
2021年,艾瑞深校友会又发布了中国民办大学排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在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名(Ⅱ类)中名列第58位,较2020年提升20个位次。这两项发布也说明着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长期抓质量,抓建设所体现出的结果。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
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加强课程建设,就是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
当“课程”以一个动态过程而展开
改革、建设时,就视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的概念是课程的延伸和扩展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断探索: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科技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主流。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交大希望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教学实践,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十三五”以来,学院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艰巨繁重的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矢志不渝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顺利完成规划目标,为促进学院转型改革与升位发展、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及育人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01
以转型改革为引领积极搭建课程建设平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院以转型改革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建设、校企合作为发展重点,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地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打造了“12361”整体转型改革推进模式
·搭建了人才培养“立交桥”
·注重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协调发展,并与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和体系保障有机融合,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在确立了以轨道交通特色立校的基础上,将专业群划分为轨道交通核心专业群、支撑专业群以及延伸专业群,将轨道交通特色融入到各课程体系中。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32个】
“十三五”期间学院以前期课程建设为基础,大力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专家教授的牵头下,通过申报、专家评审,基础会计学、工程英语口译、线性代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货物运输组织、高等数学、土力学、家具设计、材料力学、画法几何、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管理学原理,获得精品课程建设立项。
【精品课程培育项目6个】
工程法原理与实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经济统计学、大学英语口语实践、城市轨道车辆总体及转向架等一批课程获得精品课程培育项目。
【首批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学院成功申报四川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整体转型”项目。成为首批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校级质量工程】
学院各专业共申报校级质量工程项目113项,批准立项32项,其中6项批准为重点项目。
02
深度推进课程建设
学院通过在线课程建设、说课比赛、教学技能竞赛、课改交流等举措,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变革课程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考核模式、丰富课程教学形式,稳步推进课程建设。
01
交通运输系
从“课前+课中+课后”确定课程线上网络平台的搭建内容,再渗透实践内容,不断从课前到课后再到课前,形成闭环。逐步优化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铁路货运组织学线上教学方案”。
《货物运输组织》课程教学组织方式采用启发式、案例式、合作式、参与式、工作过程导向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02
建工系
从“单一化”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中,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成果。
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学专业2018级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建工系逐步将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开设有《Python程序设计》、《Matlab数学实验》、《土木工程制图与CAD》、《BIM技术基础》、《BIM高级工程应用分析》、《智能测绘》等20项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课程,截止2020年土木工程专业已实现专业课全覆盖,以培养能够胜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现代土木工程师和建筑师。
同时,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建工系还成立了一批课程教学团队,各建设团队根据课程建设目标的不同和学生学情创新教学方法。《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特点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讨论问题—热点引入—建构新知—概念应用—效果评价与反思”六步教学法,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反馈良好。
03
机电与轨道车辆工程系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由“填鸭式”向启发式转变,实现由传授知识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思维激发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果。
在夯实理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学生通过以参与学科竞赛,通过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实现培养方式向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启发式转变,激发其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04
信息工程系
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中嵌入了通信系列课程,打造“通信+信号”特色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制定以具有通信特征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新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涵盖通信专业知识的“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整合课程内容积极推进实施“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鼓励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和新形态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先进手段,把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结合线上线下测试和练习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05
建管系
在夯实运筹优化基础的基础上,率先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培养体系。通过第一课堂的基础性、第二课堂的增值性和服务社会的实践创新性相结合,着力支撑和引领建筑产业工业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06
会计系
将核心课程分为核算会计、管理会计、战略会计、审计、税务课程组,实行专业统筹、课程组负责、首席教师领头的课程建设三位一体工程。
管、建、督分离并行的专业建设、管理、督导体系 教研室负责教学管理,课程组负责课程建设,督导组负责教学督导,从而为专业建设保驾护航。
还根据企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共同创新以促进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的进步,引领发展,为地方经济提供新增长点打造了“引进来—走出去—被请出去”三阶段校企合作工程。
07
外语系
以翻译工作坊为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科竞赛为先导,以培训为主线,立足教学实际,聚焦翻译实践,打造第二课堂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并通过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学习、教学研讨、翻译实践活动、翻译志愿者活动、项目校企合作等教育教学实践,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优秀学生专业提升的发展平台,使工作坊成为导师引领学生成长的“学习型、辐射型、合作型、实践型”的专业组织。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专业课程中设置相关课程,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训练。
08
思政部
引入超星慕课等优质教学资源,积极打造慕课背景下“参与、体验、分享”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自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材;以考核方式为抓手,提升育人效果。
通过1+N统一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引导学生各展所长,全方位挖掘学生自身潜力,提升自我人文素养,从而提升育人效果;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巩固育人成果;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落实其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学分安排,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搭建线上线下育人平台,育人阵地从线下向线上延伸。
09
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以数学建模思想及应用为载体,构建了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二、三、四、五”数学类课程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主要涵盖五个方面内容,即“一个目标,两项依托,三个结合,四项举措,五种能力。
成功立项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目标的公共基础数学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现已结题。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适用于各专业的数学类课程体系,搭建了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线上课程、答疑系统、习题库图片),形成了更加合理的学生学习效果“1+N”评价体系。
10
基础部心理学教研室和心理发展与服务中心
以“表达性艺术治疗”培训为契机,将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相关技术融入心理健康课堂,成立了以表达性艺术为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师生服务团队。
以专题讲座、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比赛、心理电影赏析、“5.25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月”系列活动、心理素质拓展、心理测评和档案管理、个体心理咨询和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等多项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课程建设。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
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分类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01
交通运输系
在通过课程设置实现本专科的无缝衔接,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根据1+X证书项目推进情况,适时地将鼓励获取“X”证书的相关规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建设基础上,于2019年开始探索实践课程思政,制定了《交通运输系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工作方案》,开展在“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下的交通运输系课程思政“一设计二实践三分享四推广”的“四步走”的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并提炼出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要素,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02
会计系
立足党和国家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人成长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将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在遵循教育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基础上,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前沿相结合,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创新教育方法相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3
建工系
在“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OBE)的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牢“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两条主线,融入“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落实“定目标、强分析、巧融入、实考核”课程思政建设四过程,进行满足应用型本科需求的一流课程设计与实践”这一建设理念,建立并完善了“GCEC”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法,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内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进入深入融合阶段。
提出了以“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内容思政元素融入点设计、建立课程育人典型案例清单”为主要步骤的“GCEC”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法(goal(目标)、content(内容)、element(元素)、case(案例))。
04
机电与轨道车辆工程系
2020年在基于国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省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下,机电与轨道车辆工程系全面深化思政课程教育改革,其中《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课程申报了省级思政课程项目建设。
05
城建系
在加强课程建设中,不断加强教师党支部在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将“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建设相结合,使“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为教师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拓展了新平台、注入了新活力。目前,部分课程已取得部分建设成果。
06
外语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建设中。在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学业考核体系上,外语系各教研室围绕课堂上突出思政元素、语言教学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有机结合、将课程思政实践与“金课”建设有机融合。大学外语教研室推出思政课程《大学英语1》, 从教学模式创新、在线课程建设和第三课堂活动开展等方面探索,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贯穿于教学的每一步,通过线上课程+课堂讲解与讨论+第三课堂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从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着手,以期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专业知识之时,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帮助学生坚定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03
课程建设成果丰硕
//
8门课程获批四川省第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城市轨道车辆总体及转向架》、《建筑与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构造》、《轨道交通车站行车组织》、《财务管理学》、《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货物运输组织》
//
4门课程获批四川省第二批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
《Web应用软件开发》、《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管理》、《内部控制》、《工程合同管理》
//
4门课程获批第一批四川省一流课程
《货物运输组织学》、《城市轨道车辆总体及转向架》、《财务管理》、《BIM高级工程应用分析》
//
2门课程获批2020年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大学英语I》
//
3门课程获批四川省第二批一流课程
《基础会计学》、《现代物流学》、《微观经济学》
此外
学院教师还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共计38部
这一项项数据跨越的背后
无一不体现着交大希望学院转型改革逐
渐向转型升位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更体现着交大希望学院
对于课程改革举措的精准度
治理优化的精细度
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精心度
课程:
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最后一公里”
高校课程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交大希望学院课前修订教学大纲、编选教参教材、创建课程计划;课中组织实施、强化课程质量意识;课后开展课程评价、完善教学内容和结构、整理及总结。
构建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重新组织定教学改革方案、组织编写教材教案、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开展评课议课,培训赛课……,将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深入到日常工作中去,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环环相扣...
乘风破浪扬帆进
乘势而上的“十四五”是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更是学院办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学院进一步规划发展方向、确立发展任务、绘制发展蓝图,在未来赢得更大发展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五年,交大希望学院将不遗余力地以转设发展为标志,举全院之力提高课程建设整体水平。
看到这篇推送
小希期待大家在评论区
留下你们的感想
长按二维码
与小希一起
开启掌上 希望微生活
本期素材| 党委宣传部杨若昕
本期编辑|杨若昕
本期编审| 郭瑾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