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前身可追溯到1978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9年在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群基础上建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01年招收首届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2002年建立公共管理专业,2013年更名为公共事业管理。2005年行政管理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获得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同年获得MPA专业硕士学位点,2010年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一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抓住全球化大交通发展机遇,依托学校交通优势学科,将公共事业管理与交通交叉融合,大力发展与交通融合的课程,形成“公管+交通”的跨学科培养特色,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培养具有扎实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公共管理方法工具、具备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为“交通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人才支撑。
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基础知识,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等基本能力,并具备公共行政思维、对政策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与公共部门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
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一)改革思路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从学为中心、虚实结合、让学引思、弹性学习和实践导向“五位一体”的基本思路。
图1“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思路
01
从“为教而教”到“为学而教”:“学”为中心振裘持领
强化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人才培养要充分识别学生、用人单位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把握好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三是“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即从当前重点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转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强调教学质量评估要关注学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过程。
02
从“刻舟求剑”到“应境而变”:虚实结合优势互补
线上线下的“双线混融式教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学院以混融式教学重构教学内容为抓手,逐步将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嵌入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根据课程特点,推进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问题导向与项目导向的研究式教学以及信息化和“互联网+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教学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将适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部分区分开来,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和方法授课,利用翻转课堂和MOOC开展“异位异步型教学”尝试,逐步实现了教学形态的虚实结合。
03
从“规训说教”到“让学引思”:赋权学生共学同研
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让学引思”改革,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一是问题牵引,把“问题意识”嵌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二是“共学同研”,通过全程班导师改革、项目化教学改革、教研互通转化、课堂外多层次学习嵌入等措施,促进教师引导、小组协商、内部反思、教研双向延伸为特点的互助式群体学习模式。三是实时反馈,通过对学习投入状况、学情分析情况、教学评价情况等分析与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持续改进。
04
从“钟表时间”到“学习时间”:诱发学生深度学习
探索从“钟表时间”到“学习时间”的弹性教学方式,为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创造条件。一是在教学内容上,鼓励教师通过内容模块化来确定内容的章节和顺序。二是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采用讲座、自学、小组讨论、自由辩论、探究式学习、角色扮演、教育游戏等等方式组织学生学习。三是顺应弹性教学内容和方法,采取更加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四是在学习资源上,通过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为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五是鼓励跨学科学习,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在课程具体内容中融入跨学科思维。
05
从“仰望星空”到“脚踏实地”:实践导向内外兼修
以实践为导向,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学生了解社情民意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升实践环节比重,专业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的35.8%。二是改革导师制度,将原来统一班导师制改为全程导师制与年级班导师制相结合的“双轨制”。三是将课程内与课程外实践环节相结合,共建长期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四是与市区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等合作,从结对共建、平台共联、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共同探索学生校外实践的新模式。
(二)重点举措
01
构建以MES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坚持“新科技革命、新城市业态、新公共管理”和“文科育魂、理工育技、协同育人”的“三新三育”理念,坚持“面向国家需求、面向智慧城市、面向未来发展”的育人原则,坚持“大整合、大协同、大发展”的规划思维,以培养“管理者(Manager)+工程师(Engineer)+科学家(Scientist)”(简称“MES”)三位一体新型人才为教学导向,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机制,重点从“革新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管理教学资源、完善学生培养方案、大力建设精品课程、优化招聘招生机制、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保障体系”七个层面构建了以“公共管理学科为主体、其他学科为支撑的‘一体多翼’”,面向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的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图2构建面向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的新公共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战略路径
02
践行课程思政浸润,打造一流课程
全面修订专业课程大纲,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建设课程思政样板课;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吸纳思政课优秀教师开展“手拉手”集体研讨,深度挖掘融合思政元素;实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密切追踪学生所思、所惑、所需,有针对性地加强课程思政内容的开发;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入手,采用课程团队建设模式,提升课程内容的立体性和多维化。课程建设取得实效,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在线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
03
践行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模式
结合学校优势理工科学科背景,在专业建设中注重与理工科、法学、经济学、政治、哲学等的融合,并根据课程特点,推进场景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智慧化教学、研究型教学、信息化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教学和教学改革。如《社区治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概论》等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探索“同位同步型教学”、“异位同步型教学”和“异位异步型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双线混融教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图3学生积极参加课堂研讨
04
践行实践赋能,培养多层次交通融合实践能力
筑牢实践基础,激活“平台、师资、竞赛”资源。构建和完善实践能力训练平台,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与发展研究院”等省级科研基地拓展成学生科研训练平台;建立协同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引入兄弟院校高水平师资、政府部门和行业实务专家,组建创新创业与工程训练等跨学科实践指导教师团队;开展多元化实践创新竞赛活动,积极举办各级各类学生竞赛系列实践活动。建有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等学生实习实践基地120余个;一流专业建设以来,组织实践调研队伍近200支,覆盖学生近500人次;近年来,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和省部级比赛中,斩获各类奖项68次。
图4举办公共管理案例大赛
05
强化导师队伍,优化教学指导
搭建“教师—学生”结对培养的教学单元,执行全程班导师和班级班导师相结合的管理制度。自2016年开始实施全程班导师,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对学生在专业培养计划、专业课程体系、学年论文、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给予帮助,并不定期对全程班导师工作进行督查。自2021年开始执行双导师制度,即全程班导师制度和班级班导师制度。每个年级安排一名老师作为班级班导师,负责处理全体同学的集体性工作,是对全程班导师的有益补充。
图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06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管理流程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各项质量工作建设要求,明确教学及管理岗位职责,组织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考量因素,实施各项评估,反馈改进情况,不断持续改进,形成“执行—检查评估—改进—提高”的闭环,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激励机制,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图6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管理流程
三
社会影响与评价
01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评价高
根据第三方公司调研,学生通用能力达成度、核心能力达成度和学术能力达成度分别为85%、88%和82%,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统计分析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表示认可。学生实践活动被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30余篇,学生对专业和学院、学校的满意度高。
02
社会认可度高
2020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对本专业建设点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以“精理论、重实践、强能力”为目标,实现了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新文科为导向,重视学科交叉,体现了“+交通”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0余所高校到学院调研交流。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96所学校中排名第16位;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相关专业排名中,学校本专业在208所学校中位列第19位。
END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
联
系
方
式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安路999号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就业处
电话:86-028-66366373、66368074、6636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