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杰,2018-2019年度优秀学生标兵,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院学生会副主席兼二课中心主任,综测两年专业第一。曾获蓝桥杯省赛二等奖,华迪杯省赛三等奖,EI论文录用八篇,授权专利和软著各两项。曾获得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综合素质A级证书,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结缘科研 年少启程
科研与骑行是王鸿杰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两笔。
对于骑行的喜爱,得从王鸿杰八岁时爷爷送给他一辆自行车作为生日礼物说起,自此,从有辅助轮的儿童自行车变为了两轮的专业骑行车,骑行便成了王鸿杰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与此类似的,王鸿杰与科研也很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初中学习了伯努利效应后,王鸿杰就对公交车内外的风向感到好奇:车辆行驶时,车窗外的压强小于车窗内的压强,那么风应该是朝外吹,可实际上我们感受到的风是朝里吹的。
生活实际与科学理论出现了背离,这让王鸿杰百思不得其解。“这种感觉非常难受,就像牛顿的力学体系被量子力学冲击了一样。”王鸿杰说道。尽管与这个不解之问的相遇是如此偶然,但不可否认,认识之路的小小车轮已经缓缓转动,等着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踽踽前行 光芒初绽
关于风向的问题始终萦绕在王鸿杰的心头,一直到王鸿杰来到川农。着眼于这个小细节,王鸿杰展开了研究,并完成了相关的论文。除此之外,王鸿杰还设计了二课表格生成验证工具并先后在信息工程学院和雅安校区的二课运营中心得到试用。
一心扑在科研和学科竞赛的王鸿杰崭露头角,不仅在学业上名列前茅,也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正是因为这些卓越的成绩,王鸿杰的二课成绩也一跃升至全校第一。
志存高远,心系他人。在前行的道路上,王鸿杰并没有仅将眼光局限于自己的学习,作为小班学委,他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不断搜集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今已经与班上的同学分享了超过1500个G的资料。
“骑行给我个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让我拥有了毅力,也让我更加体会到团结的意义,不管是在骑行中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扶持,还是在学习中以班级为单位共同进步,我所希望的永远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集体的进步。”
但回顾在川农的时光,王鸿杰深知所有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流淌的时光中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很多时候,没有课的王鸿杰依然坚持在早上八点起床,在八点半钻进实验室,一直到晚上十点半十教关门,被保安从实验室里“赶”出来。
当然,科研之路上也少不了良师的谆谆教诲,王鸿杰说道:“我特别感谢我的老师,每当我的科研陷入困境,原有的算法无法继续运行的时候,我的老师们都会在精神上鼓励我,在思维上启发我。”
探索挑战未来可期
尽管已经获得了不少的荣誉和奖项,但对王鸿杰来说,最令他兴奋的还是在今年六月作为唯一的本科生参加了在东南大学举办的2019年第三届电路、系统与仿真国际会议(ICCSS 2019)。
(王鸿杰参赛合照)
“虽然作为唯一一个参会的本科生,我有些诚惶诚恐,但与业界内的精英大佬一同交流,也让我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与前沿人士的差距。”王鸿杰说道。
而在骑行上,王鸿杰也突破自我,曾与死党结伴从浙江骑行到安徽,打破了自己骑行中的距离纪录。当谈起自己的专业,王鸿杰则认为作为川农学子应该将我校先进的农业技术与计算机前沿科技将结合,开拓川农更辉煌的未来。
当谈及未来,王鸿杰下一阶段最主要的目标是考上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继续从事图形学的研究。
正所谓“思者无域,行者无疆”,在骑行上王鸿杰不惧风雨,不断挑战;在学术上,王鸿杰孜孜不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在科研的道路上,王鸿杰也将继续骑行,到更高的山峰领略新的风景。
如他所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么落入谷底,要么继续探索更高峰!
往期链接
同学,你也是这样吗?
调酒品茶做月饼,上课居然也能这样“玩”
刘啸宇:三代水利人,一个水利梦
文字 | 李佳怡
图片 | 王阳露 王鸿杰
编辑 | 卢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