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助农经济效益,这个团队了不得!

四川农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百亿助农经济效益,这个团队了不得!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支部“科技助农”团队共有成员26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17人。怀抱着强农理想,他们担当起兴农使命,项目开展以来,已惠及80多万村民,服务50余个贫困村,助农经济效益估算超过100亿元。

在扶贫支农前线,他们一直在前进。4月28日,“科技助农”团队荣获第23届“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这一奖项的获得无疑是对他们的再一次鼓励。

四川农业大学

龚荣高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

在川农学习时,龚荣高就致力于果树栽培和生态方面的研究,而且与生产结合紧密。在2014年底,他又到汉源县任副县长,分管农业科技等部门,在任职期间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而且还在实践中创新了科技服务模式。

四川农业大学

▲ 龚荣高教授接受省电视台采访

汉源路边摆满甜樱桃,龚荣高从一旁路过,看见一位经销商对老乡吼着喊价,老乡默默伸出3根手指,路过的人都以为是30块钱一斤,但却听到经销商不屑地说:“两块钱卖不卖?”老乡憋红了脸,眼神里透露着无奈,最后独留蹒跚的背影。这一幕深深印在龚荣高脑海里,望着老乡蹒跚远去的背影,他决定立即成立科技助农团队,让老乡富起来。

龚荣高以园艺系教工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作为基本力量,同时,吸收园艺方向的博士生参与到团队中。龚荣高从技术培训,到成立技术服务队和制定技术标准都十分严谨,他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团队,想切实地为村民做一点事情。

在这条道路上,必须直面困难、勇往直前,才能获得成功。团队就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问题——产业发展中缺方向、缺科技提出了解决办法:发挥农业高校的科技优势,助力产业发展兴旺。团队还立创新了“党建+扶贫(乡村振兴)”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助农过程也是十分坎坷的。面对村民们对科技农业的质疑,龚荣高和他代表的团队坚守团队成立的初心,担当强农兴农使命。团队秉持着用科技成果转变村民的理念,将“川农大精神”践行在科技助农工作中,用心、用情、用智,务实推进科技助农工作。再通过对村民进行培训讲解,让村民切实得到实惠,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团队的决心,并赢得村民的信任,让团队和村民同心协力将汉源甜樱桃之路发扬光大。最终,团队也将汉源甜樱桃带到了更广阔的市场之上。

四川农业大学

▲ 为技术服务队授牌

当然,龚荣高带领的团队能够在第二十三届四川青年的万千队伍中拔得头筹,也离不开团队对科技助农方式的创新。团队探索并创立了“高校+地方政府部门+贫困村”三级联动的“党建+扶贫(乡村振兴)”新模式,建立示范基地,构建党员专家教授+党员技术服务队+村民”的科技助农“梯度推广模式,成功地用科技成果转变了村民的观念。龚荣高也说:“我们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燃烧青春担强农兴农使命!我们才能体现我们的自我价值。”

所有的结果都始于一次次脚踏实地的坚持。龚荣高用汗水见证努力,成就了自己,也带给了更多的人一份美好。

四川农业大学

张勇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

听闻团队获得“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一刻,张勇教授因为团队所做的工作能得到大家的肯定而感到欣喜。

四川农业大学

▲张勇教授在泸定县磨西镇给村民讲授猕猴桃种植技术

“在团队中我主要负责参与实施科技帮扶,定期到基层进行科技培训,配合支部书记做好‘党建+扶贫(乡村振兴)’基地建设。”张勇教授提到,在团队实地实践过程中,他遇到了两大难题。“很多贫困地区老百姓基础差,技术落实很不到位。”苦恼是一方面,但要将“科技支农”贯彻到底,老百姓这第一关必须得过,只向他们讲授理论知识无异于纸上谈兵。“注重实践操作,多去实地考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教授,次数多了就记着了。”

在扶贫支农过程中,他也遇到过因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开展起来难度较大的难题,幸而最后,团队经过讨论协商,采用在当地成立技术帮扶队,选择**和种植技术过关的人员作为技术服务主力,长期在当地进行技术指导的方法将其解决了。

四川农业大学

提及加入团队的初心,张教授说:“科技支农这件事很有意义,它既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去帮助贫困地区老百姓脱贫致富,又能使我在实际生产中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得到自我提升。”

四川农业大学

宋海岩博士

四川农业大学

91年出生的宋海岩是个妥妥的“农的传人”,他从选择园艺这个专业开始就跟果树结下情缘,受到导师和家庭的引导与鼓励,他从读硕士开始就经常跟着导师到四川省三区三州地区参与科技帮扶工作,不到2年的时间就走遍了全省的21个市州。

四川农业大学

团队里,他主要负责小凉山地区的果树产业帮扶,产业规划与策划以及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在这段时间内,他对从事科技帮扶工作的艰辛有了深刻的体会,但这段经历更是让他对四川美味的水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川农业大学

“今后我们团队还会继续在省内各个果树产区提供科技帮扶,为振兴川果、川菜、川茶继续努力!”

四川农业大学

黄科文博士

四川农业大学

读博期间,黄科文博士加入了园艺学院党支部“科技助农”团队,他表示实地扶贫支农活动虽不易,但收获更多。

四川农业大学

前不久,他跟随团队去往山区扶贫支农,“烈日当头,山路崎岖。”他这样形容道。尽管多数情况下,团队面临的是艰苦的环境、不利的条件,但成员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积极化解困难,“有一次团队需要在汶川进行‘党建+扶贫’工作,整个活动的安排部署,龚老师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地对待整个支农扶贫工作。”

四川农业大学

他还提到,今年的天气反复无常,尽管如此,支部所有老师都十分耐心地指导工作、为农户讲解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游刃有余地传授相关专业知识,需要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科技支农团队,我感到非常自豪,跟着老师们学习,我受益良多。”

对于农业高校科技工作者而言,广大的乡村是另一个舞台,广袤的大地是另一篇文章,而科技工作者的目标就是努力将论文刻在大地上,使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

往期推荐

四川农业大学

六一装嫩大赛正式开始!

四川农业大学

“青春有你2”川农专场震撼来袭!

四川农业大学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校再传喜讯!

文字 |刘乔祎李洋杨

图片 |均由本人提供

编辑 | 朱梦佳

责编 |钱炜觐

四川农业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四川本科院校-四川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四川农业大学-百亿助农经济效益,这个团队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