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未曾想到,新学期的第一次课,大家远隔千山万水,却又近在咫尺。
“停课不停学”不只是口号,也是高质量的行动。“向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学习”更不只是随便说说,更是用智慧给出的践行。
本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云课堂”启幕,效果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进入其中“一间教学课堂”——播音主持学院17级创新班的同学与李丹老师、刘威老师一起,完成了长达3个半小时的高质量课程。
这一次的课堂侧重点非常鲜明,围绕当下最贴合现实情况的“疫情期间的媒体报道”话题展开。5个小组高含金量的回课,是17级创新班同学在整个假期中坚持学习后进行的专业汇报。
(不同的空间,相同的努力)
报道纷繁复杂,分析分门别类
赵涵、王萍萍、邱选丰、王袁大智同学从媒体属性的不同出发,总结分析了不同媒体在疫情期间的报道特点、传播特点、表达特点、内容特点,以及同一媒体在不同传播渠道上的报道策略。
数据支撑,内容为王
郭冰川、李焕怡、张佳源、丁思云从自己设计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出发,分析了在疫情期间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与媒体报道的关系。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自媒体,在疫情期间这些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最直观的画面,真实的视觉体验
没有什么比画面更具有说服力。杨峥、郑伟豪、闫沫琛、迟欣雨同学们用剪辑出的短片清晰明了地向大家呈现出不同媒体的表达样态。当所有类型都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对比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国内国外一起看,事件才真的立体起来
如何具有更大的视野?从多看看外媒的报道开始。朱玲、刘壮、吕明轩、薛畅同学从中、外媒体的报道及民间反响的角度,为大家呈现出了一个更为立体和全面的疫情期间全媒体报道图画。
人少力量大,时间的线索不可缺
孙成珉、王振坤二人小组为大家呈现出了一条清晰的“疫情报道时间线”。以时间为坐标,那一个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让人们看到了媒体的不同反应与特点,当这些时间节点连成一条线,我们看到了媒体的力量。
●最后听听老师们怎么评价 ●
●李丹老师说:停水停电不停课!尽管疫情当前,但仍然阻隔不了我们创新班集体讨论学习的热情。转眼间,2017级创新班已经成立快两年了,我们见证着同学们的成长。大家过去上台慌乱,话多且密无重点,现在思路清晰要点明确侃侃而谈。正是有同学们持续努力坚持的因,才得出了今天成熟表现的果。
●刘威老师说:这是一次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大家对媒体报道的“全局观”、“媒体观”有了很好的体验。同学们准备的内容的深度、信息的广度、分析的角度都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客观的说,这个选题对于大三年级的同学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同学们用近两周的时间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很高的答卷。创新班到大三下学期,从最初的近40人,经过逐级淘汰只剩下17名同学,这一次的作业同学们证明了他们的能力,也增强了老师们的信心。
从当天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到,同学们在领到关注“疫情期间的媒体报道”这道题目之后,充分发挥了信息收集的能动性,团队合作的协作性和总结梳理的细致性,交出了一份让我们满意的答卷,这一课确实起到了知识分享、专业探讨的目的。让我们两位老师感受到了翻转课堂的魅力,有了棋逢对手的切磋之感。期待大家每一堂课的精彩表现!
网课继续,你是否也从中找到更多学习的乐趣了呢?
本文来源 播音主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