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小科谈
新
工
科
随着新工科“成电模式”的不断发展,电子科技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深入推进教学模式与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高水平挑战性研究型教学体系和高水平新工科教育体系;掀起“课堂革命”,不断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教改之风下,各学院专业的老师们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引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们的鼓励引导下,成电学子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持续高涨,运用所学专业课知识,诞生了各种产品和发明。
本期作为电小科谈“新工科”的收官篇,就带大家走进各个学院的学生当中,看看在“成电方案”的引领和老师们的循循善诱下,各位成电er与“新工科”相撞,又擦出了哪些不一样的火花?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点此查看
上自习的时候“神秘迟钝猫老师”会阻止一切伸向手机的“魔爪”;自动避障小车在行驶途中受阻会“识趣”地绕行;“坤坤的投篮机”不仅会移动篮筐增加难度而且会自动计数;MP3的播放器也可以用手势控制……新颖有趣又好玩!给个简单的“实验工具箱”,大一新生也可以做出功能各异的趣味产品。
新生们刚从高中阶段转入大学生活,“什么理论知识都没有学”就“零基础”搞实验做产品,是不是有点早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顶点计划课程组杨宁老师说,“越早越好!”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她发现,大一学生在专业认知方面是最感困惑的,越是如此就越需要通过实践动手来为学生解惑。
鉴于此,杨宁老师带领其他课程组老师一起申请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新生们热情高涨,来自网络工程专业的60余位同学组成小组,分别领取一套创意套件,自谋创意,自己动手,做中学、学中做。包括杨宁在内的课程组5位老师通过组会、例会、QQ群、邮件等,随时答疑辅导。
“我们要相信学生,他们的创意我们都想不到。只要能激发他们内心的驱动力,他们就会我们带来惊喜。”课程组杨炼老师说。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此查看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电子微系统设计与实现”挑战性示范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电子系统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课程组从历届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试题中精心挑选并二次设计了多个题目。学生进行电子系统硬件及软件的开发,最后撰写报告,答辩。
作为挑战性示范课程的第一届学生,电子学院的裴浩然当时拿到的题目是“自动水温控制系统”,最大的难点在于对加热器进行精确控制。他说,“虽然之前在课堂上学习了一些东西,但毕竟没有机会去实际感受自己的所学能做到什么程度,挑战性实验刚刚好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他和团队成员们巧妙运用了研究生阶段才会接触到的脉冲宽度调制原理,最终将温度控制的精度做到了0.2℃。
后来选择这门课程的杜一枭同学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引入了自动控制领域内的PID闭环控制算法,进一步把精度提高到了0.1℃。
虽然挑战的途中有过磕磕绊绊,但挑战指标完成率从第一届学生的25%、第二届的37%,上升到第三届的40%。挑战指标对应了当年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水平,通过课程训练,学生能够基本具备参加全国各种电子设计竞赛的能力。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点此查看
软件工程专业跨度1.5年的进阶式系统性工程实践课程,以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实现作为挑战性问题,通过贯穿三个学期的工程实践激发学生能动性,通过高强度互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实践与创新能力和快速获取新知识并综合运用的能力。
“这个课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老师不强行追赶进度,时常挑选小组挑战性地研究知识点并分享给全班同学。”谈起对课程的印象,软件学院2017级韩嘉兴同学说,“课程很硬核,跟着老师的指引动手做一个四旋翼飞机,就能深刻理解操作系统的底层架构了。”
系统硬件设计是多旋翼飞行运动平台的设计,飞行器运动平台包括加速度、角速度、磁场、温度、气压等传感器以及电调、电机、摄像头、系统板等。该设计与实现涉及到了本科阶段主体的专业知识,并且综合应用了研究生阶段嵌入式系统设计、高级计算机结构、软件架构模型与设计等其它专业相关课程。
跨度三个学期,难度逐渐增大,课程结束时,当初选课的“小白”已经成长为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多旋翼飞行器的“大神”,在实习实训“双选”时受到业内知名企业的亲睐,这样的挑战性课程让学生在课堂内外没少费心思,但也让他们乐在其中。
航空航天学院
点此查看
给大二的本科生800块钱,让他们组建一个创新创业团队、做一个项目、出一个产品,他们会做什么、怎么做?这是一个完全没有现成“答案”的开放式“烧脑”问题,但选修《工程创新与设计》课程的同学们给出的“回答”却能令人眼前一亮。
从“智慧花卉助手”到“远程遥控伸缩晾衣杆”“半自动封袋垃圾桶”“防视力疲劳小工具”“一体化多功能台灯”“翼伞无人机空投物流”“可穿戴型自拍无人机”……没错,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接地气”项目,都是学生做过的“作业”。
作为航空航天学院近年来推出的“新工科”创新性“金课”之一,“工程创新与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引导,践行“研究导向型”教学方法和创新创业模拟实训,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创新创业行为,从而激发学生具备成为工程师、创新者和技术型企业家的潜力。
课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项目模块和支撑模块。其中,项目模块持续整个学期,最后举行一个学生展览,即在一个开放空间展示学生所做的项目产品(或方法)原型。支撑模块,即加工车间模块,每组学生需要到加工实验室,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工制作项目原型。课程进行期间,将设立商务计划书评价、中期答辩,结题答辩等各类考核环节,促进项目按计划、按节点完成。
老师们积极响应“新工科”课改的号召和思想,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化兴趣为动力。每次在课堂上精彩的发言,每场和团队的深入讨论实践,每个为了课题和实验挑灯夜战的日子,那是精彩的四年,亦是跃动的青春。此生无悔入成电,这四年,你值得!
那么电小科谈“新工科”系列到本期就是全部内容了,未来成电将不断深入推进新工科建设和新工程教育,全面推进“成电方案”的落地实施。各位小可爱们有没有心动呢?来成电,选择千千万!
“成”风破浪 “电”耀信息!电子科大2020高考咨询群
欢迎扫码加入哦~
RECOMMEND
推荐阅读
相约成电 逐梦未来 | 经济与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拔尖培养计划” 选拔实施方案
全保研+“双A”联合学位:成电这个跨界精英班招生啦!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