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奖系列报道 | 产业学院“两链融、三对接、六进化”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教学成果奖系列报道 | 产业学院“两链融、三对接、六进化”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艺考

教学成果奖系列报道

为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21〕301号)要求,结合学院院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学院推荐9项教学成果申报2021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

这些教学成果是申报单位锐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智慧结晶,值得借鉴。近期,我们将对此进行系列报道,展现一线教学育人的探索和追求,希望全院各二级单位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和水平。

推评2021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产业学院“两链融、三对接、六进化”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主要完成人:

唐翠微、吕波、王梅、彭裕红、宋晓雯、杨晓珍、苏圆婷、翟彦飞、李燕、乔春霖、胡月刚、唐琳、王俊海(企业)、蒲东清(企业)、肖春江(企业)

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川西大数据产业园、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等特色产业发展,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解决原专业体系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产业升级要求的问题,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自2015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起,学院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从2017年开始,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构建了“两链融、三对接、六进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后续依托新增的2个产业学院的建设和运行,以及四川省2018-2020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高职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例)进行深化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此成果方案。

成果简介

形成“两链融、三对接、六进化”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破解新工科专业建设“两新三少”壁垒。“引企入校”——融合区域园区资源,以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为依托,整合产业链与人才链优质资源,从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切入,通过“双重身份进学校,招生招工一体化”等“六进化”来实施“园、院、企”全过程协同育人,破解专业新、技术新、师资少、设备少、借鉴少的难题。

艺考

创新新工科人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互促共长培养新路径

“四引入课,实战强技”:引岗位技术标准等入课程教学,引企业生产案例和科创成果入课程项目资源,引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课堂,引生产设备建实践训练平台,实现课堂实战化,强工程实践能力。“三品贯通,驱动创新”:将三品(作品、产品、商品)教育贯穿三课堂,四个维度牵引,实施专创融合,“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互促共长。

艺考

建成产业学院管理及监督机制,

同频共振出合力

明确产业学院设立程序,建校企三级管理体系,制定产业学院联合办学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产业学院联席会等制度,校企活动“三同行”(政治学习、业务培训、工会活动)促融合、深交流、聚合力,完善对产业学院支持、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保障产业学院“合作选优、沟通高效、运行有序、建设有力”。强监督:建立产业学院台账,实现精准管控,接受审计监督。建企业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制度、产业学院运行和建设纳入质量诊改,监测改进提升运行效率;建立产业学院(企业)教学管理系统,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常态纠偏、全过程管理。

标志性成果

产业学院订单班从1个增长为49个,实现了就业岗位优化;“园、院、企”共建5个工程实践中心、5个科创工作室、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市级大数据技能培训基地;培养1名全国技术能手,教师获省级以上奖项15 项,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48项;服务中小微企业15家,承接商业项目39项,获专利23项。校企共建共享28门专业核心课程资源、企业云课程20门,编写国家级教材4本,校本项目化教材8本。该教学成果被《四川新闻网》等媒体报道10余次,会议交流 20多次,发表论文16篇,全国10余家高职院校借鉴了该成果。

成果主持人

艺考

唐翠微:副教授,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带头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

她说:团队经过4年实践,破解了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新工科专业建设“专业新、技术新、师资少、设备少、借鉴少”两新三少的难题,形成了产业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为其他职业院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展现了雅职院智信学院新工科专业发展的缩影,是实实在在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的积累,同时也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高质量就业,是“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有效路径,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能更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培育新动能。

教师感言

艺考

苏圆婷老师:我们的成果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通过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创新和教学改革,形成了校企资源融合,培养出了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多样性需求。通过该项目的历练,使我意识到开发一个优质的教学项目不再像以前那样单枪匹马就可以完成,我体会到了整个团队的力量,再次向团队中每一位成员辛勤的奋斗致敬!是你们让我再一次成长,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产生了新的认识。

艺考

翟彦飞老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在参加这次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过程中收获颇丰,对新工科专业发展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对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我发现4年的实践时间中,团队成员的显性成果非常丰富,给我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时,通过梳理学生获奖数量和企业人才培养质量证明等资料,我发现学生培养质量在稳步提升,这也增加了我的职业自信心。

本次教学成果申报,让我看得到了团队的力量,感谢团队每一位成员的辛勤付出!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我将以各位团队成员为榜样,依托产业学院,努力学习,积极探索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路径,完善项目化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创新应用教学手段、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专业能力,早日成为“双师双能型”新工科专业教师。

获益学生感言

肖建梅: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18级1班学生,2021年6月正式毕业,现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捷普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主要担任自动化产线设备维护维修岗位,负责监管机械手臂配合周边设备完成生产。

艺考

她说:2018年9月,刚入大学的我,跟许多大学生一样懵懂、青涩、天真,一边充满期待、一边困惑迷茫,在选择专业时并没有清晰的认知,也不清楚自己的学习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习、积淀和成长,我在自己的毕业答卷上写出了满意的答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新工科重点发展专业,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四川拓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产业学院的方式开设本专业,将企业用人标准前置于大学课程中,让我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管理与企业要求接轨,进入企业实习,就业适应性很强,岗位能力提升很快。

在专业课学习中,老师们采用“课内+课外”双项目教学模式,课内的项目来源于企业实际案例,使我们能在学校实操中就能接触到企业项目,项目考核标准对应岗位标准,“一对一”考核夯实了专业技能基础;课外项目面向专业发展细分到具体岗位,我们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兴趣自由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任课老师采用“双导师制”,不仅有校内老师、也有企业老师,他们分工协作,悉心教导我们,双重管理让我们在学习上不敢有任何松懈,同学们都是卯足了劲使劲冲,生怕掉队,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好风气。

在校期间,我担任班长,带领同学们申报了“优秀班集体”,自己的组织、协调、沟通演讲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个人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临近毕业之际,还成为了预备党员。实习期间,我又获得了公司“优秀实习生”荣誉,拿到毕业证后转正,成为了捷普科技的正式员工。目前,我的岗位工作跟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度很高,薪资待遇也达到了自己的预期。非常感谢在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求学的经历,感恩老师、同学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成果展示

艺考

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现场

艺考

产学研讨会上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享交流

艺考

川西大数据产业园专业教育

艺考

第五届“亿诊宝”杯创新创业作品产品设计大赛

艺考

健康力订单班学生到北京总部实训

艺考

双创工作室指导学生做项目

艺考

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年会上交流分享

艺考

拓格工程师在给工业机器人专业学院指导实操

艺考

学生实训练习

艺考

学生在工作室进行创新产品项目研发

总结

经过4年实践检验并不断优化,产业学院“两链融、三对接、六进化”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跨界多学科融合的复合型新工科技能人才;能够有效解决产业升级人才急需,学校提质培优之需,学生就业之需,实现三方共赢。将该成果进行推广应用,能有效示范引领更多的职业院校加入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培育新动能。

图文来源 | 宣传统战部 肖钰菠

素材来源|智信学院

排版编辑 | 李永晨

审核 | 唐娜娜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四川专科院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奖系列报道 | 产业学院“两链融、三对接、六进化”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