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母校讲解川藏公路的故事
——川藏公路博物馆讲解员们的二三事
川藏路风景绝美,山伟岸雄奇
水清澈纯净、雪洁白诱人
但路上危机四伏
有多少战士不畏牺牲
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
这条奇迹之路
2014年,川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就此作出弘扬“两路”精神重要指示。为全面展现“两路”精神,积极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红色基因,凝聚交通强省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2021年,四川省首个以“川藏公路”为主题的博物馆,于6月29日在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并正式开馆。
川藏公路全长2144公里,海拔落差超过5000米,包含了中国几乎所有地质地貌的公路,铺就起它“筑路史五大奇迹之一”的历史。作为世界上“最高、最险、最长、工程量最大、修建速度最快”的公路之一,川藏公路的故事源远流长。
观览崎岖川藏路,讲述壮烈英雄歌。身为博物馆的讲解员,认真为参观者介绍川藏公路的建设历程、川藏通道的提升发展,在交通强国、交通强省目标下加快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走廊的总规划,是曹宏宇、聂新雨、陈思绮三人的一方之任。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就是曹宏宇本人的真实写照。2018年,刚进校的曹宏宇因为对播音主持的热爱,加入了学院的广播台,成为了一名播音员,随后的一年,通过自身的努力,他成为了广播台台长、电视台新闻主播,这是他抓住的第一个机会。
“我想以声音为媒介,联系我和世界。”热爱播音,热爱用声音来表达自己,这为曹宏宇后来从事川藏公路博物馆讲解员的工作埋下了一枚种子。今年3月,省交通运输厅在学院招聘川藏公路博物馆讲解员。“这是一个能够展现能力,又与我的爱好相结合的机会。”曹宏宇经过层层选拔之后,顺利突出重围,成为了川藏公路博物馆讲解员。
为了做好讲解工作,曹宏宇与其他讲解员们在四川省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训练。川藏公路博物馆开馆后,大批参观单位、新闻媒体及社会群众陆陆续续来到川藏公路博物馆进行参观与咨询,曹宏宇讲解了近50场,2000多人聆听了他的讲述。令曹宏宇记忆犹新的是“在川藏公路博物馆开馆当天,我第一次作为讲解员向来宾进行讲解,内心非常的激动。原十八军军长张国华的女儿张小康女士,原十八军政治委员谭冠三的儿子谭戎生将军,一等功臣张福林烈士的弟弟张福立将军参加了开馆仪式并参观博物馆,他们的教导使我更加清晰了“两路”精神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弘扬“两路”精神,讲好“两路”故事的信心和决心。”
“年轻人要多做事情,辅导员是最亲近学生的一线工作,我想通过这样的工作,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除了讲解员,曹宏宇还兼任了轨道交通工程系2021级2个班学生的辅导员工作。从学生到讲解员,再到辅导员,曹宏宇的身份转变了,但初心未变,尽管其间有着许多困难,他始终坚信:“困难是一定可以克服的,任何事都不会一蹴而就,只有经历过,才会有进步。”
努力,是幸运的代名词
2019年5月,还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一名在校生的聂新雨,参加了成都市导游服务大赛。“放弃很容易,但我想坚持。”从报名到比赛,仅有短短十天时间,聂新雨在这场与时间和心理的博弈中,扛过了重重压力,荣获了大赛一等奖,而这,只是她向自己目标前进的一小步。
2021年4月,聂新雨参加川藏公路博物馆讲解员培训,她凭借着对讲解的热爱,以及不懈的努力,在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讲解员。
刚工作时,聂新雨把“讲解员”当做一份工作,开馆前整理仪容、检查设备仪器,日常巡视馆内卫生,日子按部就班。直到后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从川藏公路修建者子女的讲述中,逐渐深入了解到川藏公路修建背后那些令人动容的故事,聂新雨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解读:“我在用另外一种身份,去讲述修筑川藏公路的故事,我有责任和义务把‘两路’精神和新时代交通精神,传递给一代代交通学子。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精神的传承。”
自博物馆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人不计其数,聂新雨每天都要为参观者讲述川藏公路的筑路故事。除此之外,她还兼任了交通运输与经济管理系2019级1个班的辅导员工作,“我所有的幸运都不是碰巧,而是源于我的努力。”无论是以学分绩点3.82的高分毕业,还是毕业后被聘用为博物馆讲解员,她拼搏的心从未改变。
做讲解员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2021年6月,陈思绮从交院毕业了,但她并未离开。在川藏公路博物馆开馆的第二天,她站在馆外的“路魂”雕塑前,迎来了作为讲解员的第一批听众。
面对第一批听众,陈思绮紧张得汗湿了整个后背。“第一次讲解的时候,我特别不自信、胆怯,但一想到这是我的工作,我一定要克服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这是陈思绮第一次讲解结束后的感受。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陈思绮阅读了大量有关藏公路建设的书籍,观看了多部川藏公路建设纪录片,并利用下班时间独自在博物馆进行讲解练习。平时,她与同事之间也会相互帮衬,指出彼此的问题,随着讲解经验的不断累积,她的讲解形式更加灵活多变,讲解内容也更加丰富精彩。
“其实我也没想到自己能成为一名博物馆的讲解员,但如果可以,我会一直做讲解员,可以在工作中运用自己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很有意义。”毕业前夕,陈思绮的老师告诉她川藏公路博物馆正在招聘讲解员,旅游专业毕业的她便选择了前往应聘。熟悉的学校,亲切的师生,单纯的工作环境,这些无不让陈思绮坚定了留校的想法。
工作中,预约参观人数较多的时候,陈思绮一天要讲解2-3场,她还负责运营川藏公路博物馆的公众号、科普基地申报、研学培训等工作,但她却从未感到疲惫和辛苦。陈思绮说,“有一次,我向修建川藏公路的亲历者讲解,老兵们全程饱含热泪倾听,参观结束后还给我讲述了一些博物馆没有收集到的筑路故事,他们的言行不仅深深地感动了我,还丰富了我的讲解知识,这些故事将通过我的讲解,让更的人了解、领会、受到启发和感动。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传承,也是做讲解员最有意义的事。”
厚学楼一楼,沿着长长的红色塑胶道路一直往里,川藏公路博物馆静立其中,博物馆正门上方,毛泽东手写体的“川藏公路”金光熠熠,红色丝带飞扬远方。讲解员们衣冠整洁,眉眼带笑,站在馆前“路魂”雕塑前等候着,三尊人像杵着铁锤、握着镰刀,目光坚毅,代表着在川藏公路修建过程中,开山劈石、奋勇拼搏的十多万筑路大军,也象征着军民团结、汉藏一家的民族友谊,他们的目光从历史长河中投望而来,凝视着每一个前来聆听历史故事的人。
川藏公路的故事由他们道来
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由他们铭记
END
在他们的讲述下
“两路”精神的内涵深深地刻在了
每一位听众的心里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26日
点击图片阅读
往
期
推
荐
首图设计:陈涛尾图设计:穆王娟
图片:刘墨笛、程滢文字:李林易、刘娟、郑贵兴
编辑:张璐、夏诗阳审核:周凯、郭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