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AU
丨韶华氤氲 初心依旧 有态度有情怀的官微平台丨
任教30多年来,他始终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祖国的教育事业、科技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恪尽职守,甘于奉献,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坚持“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人物介绍
张金桐,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中共山西省省委联系高级专家,曾先后担任农业部教材办公室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化学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其参与完成的“灌木林虫灾发生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获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师者:以德为先,以责为重,以生为本
“以为人师者,以德为先,以责为重,以生为本”,是他的教学理念;“做学生人生的导师、生活的向导、技能的教练、学习的楷模、心灵的好友”,是他为人师的自我定位。他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了学生的身上,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从不懈怠;严格对待每一名学生,从不放任。
1982年,张金桐从我校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启了他倾心并为之努力了30余年的教育事业。30年来,张金桐把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了学生的身上,培养了近4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并以师者的品格影响了无数的本科生。
在教学上,他始终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他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讲《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昆虫化学生态学》等7门课程。每次上课,他总会提前15分钟到,从教34年,从未迟到过一堂课。他对学生的要求同样严格,要求学生同样不迟到、不旷课。他总是教导学生“学为先”,不能因为搞其它活动就请假不来上课,尤其是新入校的学生,一定要在第一学期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他不允许一个学生掉队,但凡上课做与听课无关的事的学生,他都会点名,把他们重新拉回到课堂上。他还会用优秀校友的故事和他的亲自经历来教导学生,“只要好好努力,在哪里都能学有所成。”
此外,他对每堂课的教学要求都很高,都要“精”中求“精”。这个“精”不仅是要把一门课讲好讲透,更是要把课讲精彩,讲得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听了觉得受益匪浅。张金桐教授分别给本科、硕士、博士讲授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生物信息化学。他还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研究。2004年10月,他主持的山西省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农林院校化学基本教学内容改革实践与完善》就获得了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他主讲的《普通化学》课程更是被评为了山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张教授对教学的严谨是一贯的。他要求他的研究生读大量的文献,还要将文献读透并随时向他汇报,目的在于一方面促使他们熟知国内外研究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为了督促研究生认真做科研,除了不定期的面授指导外,他还要求学生们每个月作一次汇报,每季度座谈一次,每半年作一次总结汇报并谈谈下学期的科研计划。他有个学生叫王月亮,是2009级研究生,是个特别爱玩、希望每天的生活都能过得丰富多彩的女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多了,用于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少了,为了不让她掉队,并高质量地完成学业,张金桐教授几乎是每天“盯”着她,了解并跟进她的学习和科研进展。顺利毕业后的王月亮十分感激张教授,说:“如果没有张老师每天‘逼’她,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她。”就这样,在他的高要求下,他的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科研项目,写出好的论文来,并在最后的毕业答辩上,以良好的现场表现,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师者:教学科研并重相长
在高校,教学科研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在张金桐教授看来“科学研究是要紧贴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的”,他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努力探索,还将他的研究成果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在昆虫信息素的结构鉴定、人工合成及应用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
长期以来,在害虫防治方面,化学防治一直唱主角,但它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害虫的抗药性进化、害虫再起和次生害虫爆发以及化学毒性和生物放大作用,通过食物链富集于人体对人类造成危害等方面。针对昆虫生理生化特性和行为学特点而研发出来的生物防治,作为害虫防治的一种新技术,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张金桐教授通过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研发昆虫引诱剂来引诱并捕杀雄虫,使其无法与雌虫交配繁育后代,最终达到降低虫害的效果。多年来,他在核桃举肢蛾、小木蠹蛾、沙棘木蠹蛾、沙蒿木蠹蛾、沙柳木蠹蛾、榆木蠹蛾性、芦笋木蠹蛾、黄刺蛾、栎黄枯叶蛾和黄褐天幕毛虫等害虫的信息素结构鉴定、人工合成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8篇为SCI论文)。
为了做到紧贴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几十年来,他始终紧跟国家林业方向上的害虫变化,主动做调查研究,做防治。他有一个习惯,就是读报和看新闻。如果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哪里的林子闹虫害了,他就即刻联系当地涉农涉林单位了解情况,并动身前往当地做调研。他在报纸上看到闻喜县的芦笋受到芦笋木蠹蛾的侵害,就立马开着车去闻喜找木蠹蛾虫做研究;在报道中看到陕西和内蒙古爆发了黄褐天幕毛虫灾害,他又立刻开车去有黄褐天幕毛虫灾的地方做研究。他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他不仅对山西的各种林业害虫了如指掌,还参与了国家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农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方面的项目研究,为东三省、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广西、安徽等地解决灌木林重大虫灾防控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升防控技术水平,助力“三北”地区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张金桐教授此次参与完成的“灌木林虫灾发生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研究项目,最终获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就是对其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最好回馈。
师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不只是简单的讲授知识,还要率先垂范,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主动学习的品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理学院教师刘红霞当年师从张金桐教授时,有一件事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时,她刚开始跟着张教授做实验。在配制诱捕器诱芯时,每个诱芯应加入200微升的性诱剂溶液,因为溶剂容易挥发,所以配制的溶液一般比计算量要多一些,可做最后一个诱芯的时,溶剂挥发还是导致了溶液不够200微升,“当时我想当然觉得溶剂挥发了溶质还在,所以理应加到诱芯中,而且这个诱芯跟其他的没有多大区别。可当我告知张老师后,他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一个诱芯一个诱捕器,如果剂量不够,可能就没有效果,多大的量就是多大的量,我们是做实验,不是菜市场买菜,不能去估计,生测实验是这样,合成实验更是这样。这是我初入门时张老师教给我的——科研要严谨。”
科研不仅要严谨,张金桐教授还要求他的学生要“求新”。“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要求他的研究生每人研究一种别人没有研究过的虫子,让学生在研究中体会科研人员的艰辛,同时也体验从无到有、亲手创造新事物的成就感。然而,科研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这件并不容易的事,他会面对面、手把手亲自教。每个学生研究虫子时,他都亲自带他们下去,买了车之后,他便亲自开车带他们下去,带他们找虫源,一步步教会他们如何做昆虫性信息素研究。在此期间,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也把他在对待科研时的态度植入到了学生的科研理念里,那就是“想做好科研,诚心和激情是先决条件,坚持和梳理是充分条件,表达和合作是必要条件,创新是灵魂。”
研究昆虫很辛苦。研究昆虫,就要先找到昆虫这个研究对象。别看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中的占比超过了50%,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当需要捕到它们,尤其是捕捉到足够数量的、可以用作科研的虫子时,就会感觉到困难重重。
2004年,张金桐教授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沙棘木蠹蛾”生态防治项目时,他带着他的研究生前往辽宁建平捉虫,一待就是半年,可大家辛苦捉来的虫到用时才发现根本不能用。原来,那些靠灯光诱捕来的雌娥,都是已经交配过、完成产卵的雌娥,它们产卵后,身体变轻了,看到灯光才能飞来。它们几乎已经不释放性信息素了,捉来根本没用。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寻找虫蛹来获取成虫。
2008年,他与北京林业大学再次合作研究“沙蒿木蠹蛾”的生态防治。沙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固沙效果明显,是固沙先锋植物种。而沙蒿木蠹蛾幼虫以沙蒿根或茎基部为食,在根茎内钻蛀隧道,破坏木质部及输导组织而导致沙蒿长势衰弱甚至死亡,为沙漠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获取沙蒿木蠹蛾的性信息素,他来到宁夏灵武县,在当地搞生防的李占文的陪同下找虫蛹。沙蒿木蠹蛾有个特性,别看它在虫子时,拨起沙蒿来根上爬得满满的,可成蛹时却会爬很远,而且它们是四年一代,幼虫很多,但里面只有生长了四年的虫才会成蛹。沙蒿木蠹蛾的成蛹时间又很短,一般是5月中旬从受害植物根部钻出,在周围的沙土里结茧化蛹,6月初就会开始羽化,所以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可以寻找。第一年,他们才找到了四个蛹,远远不够做科研。第二年去找,还是寥寥无几。第三年,在张教授的提议下,李占文干脆把沙蒿整株挖回去,种在自家院子里,又在沙蒿根部包裹上防虫网,这样下来,最终也才找寻到一百多个虫蛹。
即使拥有了足够的虫源,但是如果不了解害虫的繁殖习性,依然会造成研究的失败,因为把握不准昆虫交配的时机,就很难提取到需要的性信息素。拿木蠹蛾来说,为了找准交配时机,首先要仔细观察雌娥什么时候召唤雄娥。召唤时,雌性木蠹娥会翘起后尾,并翘出产卵器,整个过程会持续15到30分钟。找到这个时间段后,再观察林间活雌娥引诱雄蛾的时间,当实验室召唤时间与田间召唤时间相吻合时,便能确定雌娥的召唤时间。只有掌握了这个时间才能及时提取出性信息素。然而,由于田间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阴晴、风速、风向、雨势等诸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召唤时间和召唤效果,在室内可能十点就开始召唤了,到田间可能十一点还没动静。昆虫的交配季又很短,很多时候还没来得及弄清楚,或者还没提取出足够的量,这一季就过去了,还得等来年再重新谋划。
当沙蒿木蠹蛾的信息素提取出来后,就进入了研究的关键期——结构鉴定和化学合成。这时又一个难点出现了,那就是研究分析雌性性信息素成分及人工合成所需要的各类化学药品。合成性信息素,成份鉴定是前提,也是关键。要鉴定出到底是什么化学物质起作用,遇到两个以上化学组分起作用时,还要研究配比。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化合物作实验,而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小剂量的是很难买到。当在实验室合成与昆虫性信息素同等效力的化合物后,田间测试又回到了与先前提取性信息素一样的困境,要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做不同的尝试,根据不同的配比研究出最接近昆虫性信息素效力的化合物。这些反复的尝试要消耗很多的原材料,一旦原材料供不上,实验就很难进行下去。为了解决化学药品不足的问题,很多时候张教授必须靠自己来合成所需的药品。
当沙蒿木蠹蛾的性信息素化合物终于做出来后,张金桐教授和北京林业大学的宗世祥教授雇了个车前往沙漠作测试。一个剂量配比12组测试,组与组之间间隔20—30米,连续诱捕了三个晚上,一只都没有诱到。都想着要放弃了,张金桐教授说,“不用,咱换个地方再试试吧。”结果换了地方后就诱到了,只是不多。之后,张金桐教授再回到实验室做调整,来年再去,直到第三年时,他合成的性信息素呈现出非常好的效果,诱来了很多雄蛾,他的试验终于成功了,而这前前后后他一共花了六年的时间。而且到后来,为了方便去做田间试验,不用再坐火车及当地租车浪费时间,他甚至把县城的房子给卖了,买了辆四驱车,开8个小时的车去宁夏。诱捕雄蛾时,由于沙蒿木蠹蛾晚上11点多才会交配,为了测试,他还要睡在沙漠上,忍受蚊虫叮咬和各种不适。
以上这些,如果没有对做科研的诚意和激情,没有遇到困难时的不放弃和认真梳理及主动解决,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然而坚持不代表就一定能成功,有时候成功也需要借助于他人的力量。如今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团队间的合作,单打独斗是很难做成大的研究项目的。这时就需要走出去,与其他团队合作,取长补短,汲取更多的优势完成科研攻关。就拿这次的获奖项目来说,是张金桐教授与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生防总站三方合作的项目。北京林业大学是做生态防控机制研究的,有田间优势;张教授擅长性信息素方面的研究,有技术优势;而国家生防总站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上占优势。三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把各自的优势都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良好的科研合作模式,最终才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国家的认可。
如今,已经退休的张金桐教授,又受聘担承研究生教学的督导工作,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继续发挥着他的余热……
-END-
作者 / 范晓峰
编辑 / 乔恺熙 王雨
审核 / 范晓峰
山西农业大学(党宣)新媒体中心
微信号:SXAU_1907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微博@山西农业大学
投稿邮箱:sxauweixin@163.com
联系我们:晋小侬(微信号SXAUjxn2015)
致敬优秀农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