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启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宣讲活动

山西农业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我校启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宣讲活动

SXAU

丨韶华氤氲 初心依旧 有态度有情怀的官微平台丨

10月12日下午,我校在书林堂举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总结宣讲启动仪式和首场宣讲会。校党委副书记马建平出席活动并讲话,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元纪明主持会议,党办、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负责人及全校辅导员,学生党员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山西农业大学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宣讲会在书林堂举行

马建平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校以“青春告白祖国”为主题,开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总结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宣讲交流来展示我校主题社会实践的丰富体验和丰硕成果,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激扬爱国之情,激励报国之志,激发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希望青年同学们,一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将自信气质融入“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三是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更加坚定责任担当。

山西农业大学

马建平作讲话

马建平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热爱祖国、心系祖国。他对搞好此次活动提四点要求:

一是要突出理论性与思想性,拓展思政教育新功能。此次活动主题鲜明,任务明确,全体宣讲人员要聚焦核心内容,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要用真情对党史、新中国史、党的创新理论以及生动的实践经验开展宣讲,让广大同学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坚定“四个自信”,激发青春激情和奋斗决心。引导同学们爱国爱党,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苦练本领,做到博学多识、融会贯通。

二是要突出示范性与创新性,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本次活动旨在以“现身说法、互学互鉴”为主要形式,全校师生要共同上好思政大课,探索以朋辈教育和浸润成长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引导同学们用澎湃的青春向中国共产党告白、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告白、向新时代伟大祖国告白。

三是要突出参与感与获得感,激发青年学生新活力。爱国的方式千万种,我们山西农业大学的学子选择“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技播撒三晋大地”。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做到“主动讲、主动听”,实现“用心讲、用心听”,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坚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担当,做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四是要突出整体性与协同性,构建全校联动新格局。各单位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拓宽优秀成果的展示渠道和示范辐射范围,突出专业特色和校园文化,全覆盖开展“青春告白祖国”活动。引导同学们向先进学、向榜样学,把个人成长坐标与国家发展轨迹统一起来,用激昂的青春和扎实的学识建功新时代。

山西农业大学

宣讲团成员农学院植检1702班郭鹏辉、动物科技学院动科1704班岳潇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科1801班冯鹏伟、生命科学学院生科1804班黄文露、体育学院体育1601班肖伟,汇报了他们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宣讲了他们奉献农村农业、关爱留守儿童、小我奉献祖国的故事。

山西农业大学

郭鹏辉、岳潇雨、冯鹏伟、黄文露、肖伟作宣讲

1. 郭鹏辉同学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农学院植检1702班郭鹏辉连续两年赴忻州市繁峙县郝家湾村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携手乡村儿童,同心共筑梦想,发挥农科学子优势,创新智力脱贫,推广技术致富。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扬帆起航,奋勇前行。

宣讲稿

励精图治投身脱贫攻坚戮力同心助力乡村振兴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农学院植检1702班的郭鹏辉,很荣幸在全国人民庆祝祖国70华诞的热潮中,通过这次宣讲和大家一同分享自己连续两年赴忻州市繁峙县郝家湾村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与体会,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走进那个自强不息的小村庄,体会别样的风土人情。

“拳拳赤子心,悠悠乡土情”,又一次辗转难眠,思绪万千。那一路,我们看到的传承与坚守再次温暖心田;那一程,我们遇见的创新与振兴再次映入眼帘。

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

七月的忻州,阳光明媚。踏着朝阳,我们参观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伫立馆前,阳光镌刻在纪念馆石碑上,光影交相辉映,诉说着这场战役胜利的荣耀。时光虽已远去,但历史却恍如昨日、触手可及,红色记忆、红色精神也一直烙印在我们每个国人的心中。

漫步馆内,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3D实战再现,实景战役讲解,站立在这些场景前,我们寻觅着历史的踪影,仿佛看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先烈们,在枪林弹雨中奋不顾身冲向敌人的情景。感受着老一辈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义无反顾,感受着老一辈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和“把一切献给人民”的高贵精神。当耳畔传来“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当眼前呈现师生党员们在馆前重温入党誓词的场景,我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了起来。我坚信,红色精神是祖国赋予我们的底色,红色基因是祖国赋予我们的荣光。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需承前启后,秉承革命先辈遗志,传承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农爱农、学农事农,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挥洒青春的汗水,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喷发青春的激情。

携手乡村儿童,同心共筑梦想

万物俱寂,是乡间独有的宁静,不同于城市的车水马龙、喧闹繁华,在这遗世独立之中,总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窗外的雨仍在下,树影摇曳,哗哗声不断。教育就像这风雨滋润着这片土地……

在社会实践的两年中,我们开展了“爱心支教行,共筑中国梦”支教服务活动,通过“爱国情怀洒乡村”、“阳光体育伴梦行”、“素质教育助成长”、“温情捐助心连心”四项主题支教活动,帮扶了40余名小学生,陪伴他们度过了丰富多彩又终生难忘的假期生活。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带领当地儿童学习了手语操《国家》,让爱国情怀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开展趣味运动会,让团结意识在他们欢乐的童年里发芽;教他们口语、绘画等课程,并与其结对帮扶,建立了长期交流机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还向学校和孩子们捐赠了他们紧缺的书本和文具,并亲手编制“金刚结”送给他们,为他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样一个小男孩。在绘画课程中,我们要求大家在纸上画出自己最想要成为的模样,这个男孩画了消防员的形象,并在左胸的胸章上,写下了哥哥的名字。当我们问到他这样构图的原因时,小男孩低头不语,双手默默地抹起了眼泪。我为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弄得不知所措,于是带他出了教室,一番询问之后才明白,原来他的哥哥是一名英勇的消防员,在去年的一次紧急任务中,为抢救人民财产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不禁心头一颤。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这些英勇就是我们祖国的脊梁,就是我们、孩子们最好的榜样。活动最后,我们将农大的明信片发给孩子们,让他们写下了想对20年后的自己说的话,小男孩写道:我要成为像哥哥一样的英雄!

我想,这就是家国情怀的传承!“一语口中国,一瓦顶成家”这是孩子们对家的寄托,也是对国家的期盼。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做好这份爱心的接力,心系祖国、心怀人民,前仆后继、尽我所能,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创新智力脱贫,推广技术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

忻州市繁峙县有这样一对兄弟,陈俊廷和陈俊德,他们饱受贫困落后的磨难依然艰苦奋斗,他们历经如晦风雨依然向阳而生,在经济发展落后的郝家湾村,他们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靠着科技创新的机遇,靠着国家扶持的政策创建了海丰农牧场,实现了谷子生产的全程作业机械化。

陈俊廷从小便随父母下地种田,没有受过专业教育,但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信条一直鼓舞着他不断前行。走在田间地头,他时常观察谷子,积累经验,通过几十年的劳作与学习,他凝练出了“三色(血色、眼色、成色)三心(信心、用心、恒心)”的道理,这也是激励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最大法宝。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提上了日程,并且取得了实效,大型农场在神州大地上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可喜局面,也催化了农业企业与科学创新的联姻。

2008年,我校郭平毅教授带领的现代谷子生产团队将海丰农牧场设立为“谷子全程机械化产业技术开发”项目示范基地,这无疑为农场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途径、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引进良种、改善技术,通过旋耕、平地、覆膜、穴播、覆土、镇压一体化穴播机和精量化免间苗条播机突破了人工间苗的难题;通过定向喷雾实现了机械化施肥施药,实现了人工不锄草的问题;通过中耕机实现了人工不锄地;通过割台、拨禾器和筛选及分离系统的改造,实现了谷子的收割、脱粒和分选于一体的联合收割,破解了人工不割谷的难题。项目实施期间,团队在谷子关键生育时期进行多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培养了100多名农民技术员和谷子种植能手,成功打造了“千亩连片,亩产千斤”的谷子种植新成就。

在和海丰农牧场陈经理交谈时,他高兴地说:“过去,一个人一天能割一亩谷子,也很费力了,割到后还需要脱粒。现在我们的机械化联合收割,一天单台作业就可以收获50亩以上,单就谷子这个环节,能比人工提高50倍以上的效率。”

一望无际的谷子地,沉甸甸的谷穗低垂。海丰农牧场千亩谷子示范基地一片丰收景象。在这样一群新型农民的带领下,在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郝家湾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乡村振兴的路子在郝家湾会越走越宽!

落日余晖,一抹斜阳再次普照大地,照亮了我们布满汗水的笑脸,照亮了那片谷地,照亮了我们牵动着的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那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作为农科学子,我们理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实践遵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为民服务,做到知行合一,扎根“三农”,服务三晋,努力成长为“一懂、两爱、三有”的新农科人才,在脱贫攻坚的滚滚浪潮中,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扬帆起航,奋勇前行。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少年的人儿啊,在这青春岁月里,愿我们都能携手同心,勠力前行,传承并坚守,创新为振兴,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着党走,用奋斗的青春努力谱写属于自己的似水年华。

脱贫攻坚,农大人在路上;乡村振兴,农科人在行动。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2. 岳潇雨同学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动物科技学院动科1704班岳潇雨在暑期赴太谷县石象小学开展支教以及调研活动。通过支教把乡村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通过支教去提高乡村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乡村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宣讲稿

此心安处是吾乡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动物科技学院的岳潇雨,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期间的一点见闻和心得。

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离开了祖国需要、人民利益,任何孤芳自赏都会陷入越走越窄的狭小天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呢?

答案就是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2019年7月8日,我参加了动物科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赴太谷县石象小学开展支教以及调研活动。石象小学是我们院青志实践部长期支教服务点,根据之前对学校课程和学生的了解,我们提前一个月开始与校方沟通各项支教内容,最终将石象小学分成三个大班进行授课,其中一、二年级为一班,三、四年级为二班,五年级为三班,根据三个班级年龄和现有知识的差异,我们详细制定了每个班的课程表,共安排了包括古诗文阅读、数学游戏、传统文化、礼仪课、球类运动课、声乐与合唱课等在内的21门课程,旨在能够全面提升乡村孩子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除一位老师授课,要求两位或以上老师听课并记录,每天支教结束后开总结会,以便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我们鼓励家长们每天放学尽量到学校接孩子回家,但支教第一天刚结束,我听到一个长得很瘦小男孩子问我:“老师,没有人接我,我可以自己回去吗?”我蹲下身去,对他说:“老师送你回去吧!”

我拿起他的小书包,牵着他手朝村子深处走去,一路上,他从刚开始的沉默羞涩也慢慢变得热情健谈起来:“爸爸说没钱,不给我报兴趣班,还好有你们这么多老师,我才能上这么多好玩儿的课呢!老师你多待几天,可别着急走······”

当一处破旧的,颇有年代感的屋子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这个小小少年自己回家的原因。推开门,我见到了他的父亲,赤着上身,纹满了青色纹身,面带歉意地看着我,邀我进屋喝杯水,我对他说还着急赶回学校,主要就是来送送孩子,孩子很聪明,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很开心。然后就出了院子。

一路上,并没有觉得悲伤,反倒有些欣慰,因为我看到了那个父亲抱歉的眼神,他的内心一定是渴望孩子受到教育的,我无法评价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至少作为父亲,他没有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我也终于看到了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是多么有限,同时又是多么重要。

在支教结束时的汇报演出上,有一幕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其中有一个环节叫我想对你说,是鼓励孩子们走上台去,拿起话筒,对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说一些想说的话,很多孩子都跑到台上去,其中有一个孩子说,我想对我爸爸说,爸爸,你可以给我和哥哥找一个新妈妈,我们都会孝顺她的,每次看你那么辛苦地工作,回来以后还得照顾我们就很心疼,我们已经都长大啦!很难想象这些话是从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口中说出来的,当时我们的反应都是既震惊又感动,但是当我们看台下时,发现老师和家长们都像没有听到一样,紧紧盯着手机,视线都放不到孩子身上。于是志愿者们走上台,对各位家长说:“我知道大家可能觉得这只是汇演中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节目,但都是孩子们埋在心底的话,如果大家不去认真听一听,可能就再没有机会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了。”大家听完都抬起了头,开始认真听孩子们说:妈妈,我知道你每天工作很辛苦,回来家需要好好休息,但是能不能不要只玩手机,可以多陪陪我吗?爸爸,上次你答应我如果我考了一百分就带我去西苑公园玩,可是你骗人,每次都说你忙不带我去,爸爸,可以带我去一次公园吗?······

我们看着家长们很多都红了眼眶,细细回忆着自己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汇演结束后很多家长围住了准备离开的我们,一遍遍向我们致谢,其实我们又何尝没有与孩子们一起成长呢?

不忘初心,不负此行。支教绝不是心血来潮。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支教永远会迈着铿锵步伐不断前进。

以前我觉得“乡”是乡下,是乡村,但现在我认为三下乡的“乡”应该是故乡,是家乡,可能大家会问:我去下乡的地方它很可能不是我的家乡,不是我出生的地方,我还不认识那里的村民,不会说那里的方言。那故乡是什么呢?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算是家乡呢?我想回到我宣讲的题目上给大家解释。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首词出自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当时是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受到“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后来王巩北归,在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时,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我把这句话当作什么是家乡的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中提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到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人才和科技从哪里来呢?一定是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我们希望通过支教去提高乡村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新时代中国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觉得“心安”。

如果我们在石象能觉得心安,那这里便是我们的家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建国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前辈们已经为我们跑出了一个好成绩,也期待我们这一代人为家乡跑出更好的成绩,更期待小小支教行动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希望每一位支教者都能下得去、留得住、离不开,把乡村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3. 冯鹏伟同学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以山林为卷,负重前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科1801班冯鹏伟赴山西省霍州市进行的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问卷做在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村实际,用情体会农民疾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宣讲稿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宣讲活动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宣讲人,来自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冯鹏伟。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关于“新时代、新农村;新青年、新方向”的故事。

同学们,你认为贫困是什么?是过时的衣服?还是掉色的球鞋?亦或是卡顿的电脑?是清空购物车后的连续“吃土”?还是望着满满购物车纠结的囊中羞涩?

让我们试想这样一幅场景:蔚蓝的天空下,土黄的大地沟壑纵横;烈日炎炎,一声犬吠把视角拉进一条被人忽视的黄土沟里,杂乱的废柴将七八孔窑洞分成三四户人家。一个男人扛着打过补丁的破麻袋,走进其中一个院子。他沾满泥土的红色短袖,背后还印着某品牌化肥的广告。打开麻袋,里面装满了废弃的农药瓶。你若问,他肯定不会告诉你,只要再捡100个瓶子,就能给小儿子换双新鞋了。

离开那条黄土沟,让我们再想象一幅场景:一片黄黄绿绿的山腰梯田中,一个大伯正在弯腰拨弄什么。走近一看,原来他正在摘取新熟的大甜瓜,听人说这一带的甜瓜是又脆又甜,拿出去根本不愁卖。可大伯心事重重的眼神却不时偏向远处。与翠绿的甜瓜秧相隔不远,是一大片枯黄的杂草。如果有农学的同学过来,一定会发现这里本应也是翠秧成片。甜瓜种植,有“重茬”一说,结过甜瓜的地第二年再种,往往颗粒无收。可以说是“十年种瓜、百年树人”了。作为在土里刨食儿的农民,大伯愁的是今后地里的光景,愁的是身后一家老小的生计。

现在请将思绪拉回到我们的讲台上来。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前面两个场景是真实存在的。

这是在今年的7月10日至14日,我参加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的,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以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目的,以深入田间地头、百姓人家为形式的,赴山西省霍州市所进行的201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亲眼见到的。

如果你问我,你的青春何时找到了方向?我想,一定就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夏天。在此之前,我对贫困的认知,和大家差不多,有时也会玩笑似的“标榜”自己是个穷人。可是当真正走近贫困,我才发现,“人”需要多强的毅力才能在巨大的压力下“负重前行”。

第一个大叔姓闫,住在辛置村。他的家很破,但很整洁。人很热情,对我们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相互熟络后得知,他家供了三个学生,两个高中一个初中。上大学,是他们一家人最美好的梦想。闫大叔读书不多,但懂得“知识就是财富”的道理。眼看家中的五亩薄田无法供养三个学生,生病舍不得吃药、过节舍不得买酒的他,经当地扶贫部门组织,学习了建筑技术,外出打零工,咬紧牙关撑起了这个家。正如他所说:“要改变生活,先改变自己,只要有一身手艺,生活就不会亏待勤快人。”离开闫大叔家的篱笆门,想到倒映在大叔眼眸中我们的身影,饱含了他对儿女、对未来浓浓的期盼,大家似乎更加明白了要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此处的三尺讲台,是多少家庭拼尽全力想要实现的梦啊。

第二个大伯是十里铺村的村长。种了一辈子地的他,70多岁高龄,仍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按照他的说法:“乡亲们跟我种了一辈子地,越种越穷,我心里不好受”,“我还就不信这黄土地里刨不出个金元宝来!”甜瓜种植是九十年代引进来的“金元宝”,收成确实喜人。可是重茬的问题就像堵在致富路上的一块大石头,让这“金元宝”看得见,却摸不着。得知我们来自山西农业大学,大伯明显更加热情了。原来,当地政府利用扶贫惠民政策,联系我校专家教授,在田间地头为乡亲们讲解作物种植的科学技术,助力乡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看着大伯忙碌的身影,我们实践队员也撸起袖子帮忙干。翻开一片片叶子,努力不漏掉一个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我们,在这一刻明白了: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学生,我们的面前是143万平方公里的农田沃野,我们的身后是5亿6400万的中国农民。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见过了太多这样的场景。一个个村落不仅记载着过去像大石头一样压在人们心口的深度贫困,也记录着如今扶贫干部和乡亲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发誓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致富路的干劲儿与决心。

今年的9月5号,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说到:“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希望你们继续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多难兴邦,近代百年屈辱史终迎新中国;实干兴国,七十载筚路蓝缕再创新辉煌!

新时代的中国高速发展,新时代的农业生机勃勃;新时代的农村日新月异,新时代的农民斗志昂扬。你若问我的青春在何方?它就在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的光明大道上!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寄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没有人总是青年,总会有青年,我们正当青年!同学们,新的时代在召唤,让我们以“阡陌”为书,以“山林”为卷,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把问卷写进千家万户!让我们与祖国共同成长,一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吧!

以上就是我带来的故事,希望与君共勉。

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END-

来源 / 山西农业大学新闻网

编辑 / 付宇辉雒蓉郭雨乐

审核 / 范晓峰

山西农业大学(党宣)新媒体中心

微信号:SXAU_1907

更多精彩尽在官方微博@山西农业大学

投稿邮箱:sxauweixin@163.com

联系我们:晋小侬(微信号SXAUjxn2015)

山西农业大学

一起聆听宣讲活动吧↓ ↓ ↓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西本科院校-山西农业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山西农业大学-我校启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