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我们都是追梦人。”
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翼才会奋斗。古老的三晋大地由于追梦人的奋力前行,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新时代的山西,肩负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国家使命,在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示范区、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中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
追梦人王天翔: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好!
“在厚度和精度的控制上,要严格按照标准,尽可能偏下限,必须满足客户的要求。”3月17日,在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轧制车间里,总经理王天翔对现场操作的工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8年,就是在这个车间里,厚度为0.02毫米,宽度为600毫米的不锈钢箔材问世。由于它的厚度仅是一张A4纸的四分之一,用手就可以撕开,所以大家叫它“手撕钢”,是当今世界不锈钢材料里的顶尖技术产品。
历经700次试验,“手撕钢”不仅填补了我国空白,而且问鼎该项目世界峰巅。对此,王天翔只说了一句话,“我有个梦想,别人能干的为啥我们不能干?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好!”
王天翔在车间与技术人员交流轧制工艺
持之以恒,不轻言弃——
700次试验方向和目标不能动摇
2016年,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因为产品没有竞争力,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下决心研究一些高端产品。0.02毫米箔材‘手撕钢’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代表。” 王天翔说起当时的情形仍然显得信心满满。
可是,当王天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时,一些干部职工非常不理解,觉得这个目标太高很不接地气,甚至对他的想法表示怀疑……
有人把这一情况反馈给了王天翔,王天翔依然充满自信地回应:“创新往往就是坚持”。
退火是“手撕钢”生产中的一个环节,需要过一条260米长的带钢通道,这是一个长线技术,很容易出现问题,试验初期,王天翔都要亲自去现场和大伙一起进行试验。
“我记忆最深的一次退火,过了几次也过不去,我们和他说,不行明天再过吧,实在过不去了。他说‘你们现在好多了,至少比昨天过的要好,再坚持一下吧。’”公司质检主管廖席回忆,“王总在现场待了8个小时,从早上9点一直到下午5点,等成功过了线他才离开。我们几个年轻人站的腿都发软了,没想到他能那么坚持。”
“不要着急放弃,咱们再往下走走看,说不定就成功了。”这是王天翔对职工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手撕钢”研发的700次试验中,每当有人想放弃时,总能看到王天翔的身影。他在,职工们就觉得心里有底,咬着牙也得干下去,700次的试验大家就是这样坚持着一点一点磨了出来。
“他这个坚持不是盲目的,是建立在每一次试验必须有进步的基础上。” 公司轧制作业区主管段浩杰说。
当“手撕钢”的成品一车一车拉出来的时候,公司的干部职工已然转变了对王天翔的态度,怀疑瞬间变成了服气。
宽容失败,永不言败——
700次试验决心和信心不能动摇
“他这个人的特点就是永不言败,捕捉到的东西决不放弃,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地爬起来。” 公司副书记樊中业这样评价王天祥。
在“手撕钢”的研发过程中,由于原料每过一次轧机都需要轧得更薄,断带是他们必须攻克的一道难关。
“有时候连续断带,确实很绝望。”段浩杰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显得很无奈。
“失败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会对人造成很大的挫折感,同时失败也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对于失败,王天翔也有自己的理解。
面对失败,王天翔会和大家一起,在白板上写出试验数据,根据数据找原因、定措施,讨论改进办法,然后定责任人,定**时间,再重新组织生产。时间长了,大家都管这叫“白板”分析法。
“从‘动嘴’到‘动手’,让问题简单化,让措施数据化,这个方法也让我们养成了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段浩杰笑呵呵地说。
有招,是公司干部职工对王天翔的一致认可。为了解决职工们的畏难情绪,王天翔又使出一招——宽容失败。这种做法在“手撕钢”研发期间,让很多一线干部职工敢于面对失败,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手撕钢”在过光亮退火线时,最容易发生抽带,一次次的失败让大家一筹莫展。这时公司光亮线首席工程师王向宇站了出来,向公司请命,“给我1000米试一试”?这1000米原料价值10万元,王天翔和研发团队分析了王向宇的技术方案,果断拍板同意。结果,王向宇只用了400米就攻克了这个难题。
“公司能宽容失败,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手撕钢’的诞生,就是从700次试验的失败中一点点摸索积累起来的。”王向宇坚定地说。
技术人员用“白板分析法”解决问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700次试验职责和担当不能动摇
对自己的梦想王天翔从来没有放弃过,就是在“手撕钢”研发最困难的时期,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初心。
樊中业回忆说,“王天翔同志在最关键的时候曾经对我说,我们这个厂是最有可能把0.02毫米极限品种搞出来的,别的企业没这个技术,甚至没这个装备,如果我们放弃了,那我们国家可能很长时间都做不出这个极限品种。”
“我是一个喜欢追求极致的人,什么事都喜欢钻研,尽管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我对挫折并不恐惧。”王天翔这样评价自己。
三年的时间,王天翔不仅自己秉持着这种性格,还把这种性格融入到公司管理中。
回忆起第一次和客户谈“手撕钢”的业务时,廖席一脸无奈,“2016年,我和销售人员去见客户,客户的反应很诧异,你们能干这个吗?并且也没正经接待我们,只和我们在办公楼下站着敷衍了几句。”
回到公司,廖席把自己的经历和同事们说了,大家都默不作声,憋着一股气拿起手里的数据开始讨论,干劲更足了。
“我觉得王天翔给我们带来的就是一种职责和担当。” 廖席斩钉截铁地说。
当 “手撕钢”的实物样品生产出来后,廖席再次去拜访这家客户,客户非常震惊,他们不但把我们请到会议室进行技术交流,而且连他们的领导层、管理层、技术层都参加了会议。
“当时我很自豪,可回到宾馆我还是哭了,觉得我们太不容易了。”廖席强忍住泪水。
王天翔认为“手撕钢”的成功不仅仅是产品的突破,它对公司的管理、设备、工艺、生产等方面产生了连锁反应。
比如引入“双精度”管理,建立精度控制点94个;新增38项设备功能,解决了“手撕钢”过线表面划伤的课题,并申请了专利……。在“手撕钢”两年的研发过程中,公司攻克了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并带动相关品种不断提升,目前已经连续两年盈利……
“‘手撕钢’研发的成功,应该说是高端市场上的一次变革,因为它代表着的是一种方向。” 王天翔表示,“对于下一个目标,我们仍然有决心有信心让它实现”。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