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16级毕业生: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作为毕业生的你们,即将进入人生下一阶段,在这个阶段,是不是遇到了很多“心理”事儿? 像这样:
或者像这样:
因投递简历后用人单位没有复工,简历石沉大海而焦虑;对是否能找到工作而焦虑;考研复试时间不确定,是准备再战还是找工作?有一份不是特别令人满意的offer,签还是不签?不签又担心找不到更好的……
面对满满的日常焦虑、求职焦虑、考研焦虑、论文答辩或是毕业焦躁,我们该如何排解,进行心理调适呢?
一、关于毕业生就业的心理调适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当工作没有预期那么顺利时,与其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建立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规律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以指导自己正确择业。
(三)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里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四)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五)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地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六)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大学生们一定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大学生创业肯定是值得鼓励的,关键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要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要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
二、关于毕业论文二辩的心理调适
(一)相信自己,充满自信
“答辩是一次锻炼的机会,对于自己是一次新的尝试,要尝试就允许有失败”。带着这份信念,就会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最好的效果。未来社会,我们要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是多方面的,自信、从容的心理素质是获胜的基础,自我包装、自我设计、自我推销越来越成为未来社会发展选择的主流。到公司应聘需要参加面试答辩,竞争上岗需要答辩,竞聘某个职务也需要答辩,这种考核形式在将来的生存竞争中会经常遇到,所以要学会从容面对。
(二)准备充足,轻松上阵
熟悉了解自己论文的各个环节,包括立意、定义、概念、要点、逻辑关系、结构,明确哪些是自己的观点,哪些是引用、借鉴别人的观点,自己的论文在当前学术研究中的定位是什么。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论文中的问题作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必要的延伸。
三、毕业生离校前心理调适方法
(一)以自信为基点,敢于面对自我,进行自我调节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求职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始终都要坚定信心,要以自信为基点敢于面对现实,要培养独立自我意识,增强竞争理念,放眼未来,相信信息时代将会给大学生提供广阔的择业空间。其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自己要有正确的自我评价和估量。对求职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当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时,要善于自我面对,进行理智的分析。其三,在就业压力中要善于自我调节。学生本人要以平常之心笑对困难,以正确的态度分析挫折,依靠自己的力量顺利地走向社会。
(二)转变就业观念,确立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
确立就业目标是维护良好就业心理的第一步。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先有一份工作,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积累经验,以利于今后更大地发展。不要守着一个标准不变,不要等、靠,也不要怨天尤人,要有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天生我才必有用。
(三)要妥善处理感情问题
即将离校的大学生,面对工作与爱情,有的人义无反顾,有的人犹豫彷徨,有的人则蛰伏于现实,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虽然为爱付出的代价令人铭心刻骨,特别是“失恋”让你痛苦万分,容易产生冲动和不理智,但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冷静。“爱”与“被爱”是相互的,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力,不属于你的爱情,分手本身就很幸运;若是因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所致,就应从中找出原因、总结经验,千万不要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四)及时舒缓、发泄不良情绪
人常说积重难返,痼疾难医。挫折不可避免,要及时采用适当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痛苦和不满。一是采用转化法。当内心极度矛盾、痛苦时,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全身心学习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排解苦闷,放松心情。二是采用宣泄法。可以向你信得过的人去倾诉,把自己内心的伤痛宣泄出来,在他的安慰与指点中舒缓不快心情。
学前教育学院供稿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工商学院官方网站www.sxtbu.net/gs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