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千万不要做什么?考生和家长都看看!

山医大晋院招生办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高考前千万不要做什么?考生和家长都看看!

考生本人

1、不要再搞题海战术

高中三年,做过的题不计其数,临近高考,就不要把时间继续花费在题海里。而是回过头,把各科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

可以把做过的试卷、练习题、上课记的笔记,特别是错题本,认真整理,反复揣摩,查缺补漏。强化自己的优势,补足自己的短板。有选择地适当做些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可贪多求全,否则对系统复习不利。

每星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做完2到3套模拟题即可,主要在于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这就足够了。

2、不要搞疲劳战术

高考临近,许多学生感觉时间越来越少,不会的越来越多。于是,争分夺秒地学习。有的考生甚至学习到半夜。这样下去,第一,导致自己白天不清醒,上课昏昏欲睡,学习效率下降。第二,导致生物钟紊乱。白天上课没精神。到了晚上精神大震。

这样做不利于高考的正常发挥。在最后的这段时间里,尽量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得和高考同步,让兴奋时段集中在白天,做到与高考“步调一致”,有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再者长期熬夜,用脑过度,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精神疲惫。所以,高考前一定不要搞疲劳战术。充足的睡眠是消除脑力疲劳和恢复精力的最好方法。

3、不要胡思乱想

有的学生压力过大,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有的学生由于紧张,反而无所事事,什么都不想做。这时候最好的状态就是顺其自然,保持平和的心态。

如果实在觉得压力过大,不妨多与家长、老师或好友谈心,积极排遣自己心中的紧张情绪。千万不要因家人期望值过高,反而自卑自闭、自暴自弃。

不要和学习好的学生比,就跟自己比。今天学到了什么,进步了多少,又发现了哪些不足,这样的对比,有利于增强信心。

山医大晋院招生办

考生家长

1、不要关注过度

面临大考,孩子的压力是怎么造成的?就是由于太把考试结果当回事,考前复习可能过度疲劳,考场情绪可能过分紧张,从而超过了大脑能承受的限度。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孩子高考的过度关注会引发孩子的种种焦虑心态。

作为家长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别太拿孩子的考试结果当回事,对孩子的高考平常心对待,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故作轻松,给孩子营造一个平常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孩子受到来自家长的平常心的感染,就会把考试看得淡些再淡些,复习起来就会心清气爽,面临高考就会处之泰然。

2、不要期望过高

家长的期望过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就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很多孩子感到考试压力很大,对自己失去信心,父母的过高期望是个直接的影响因素。面临高考,家长的这种过高期望,就更赤裸裸地表现为盼孩子考重点和读名校了。

有的家长常常流露出对名牌大学的羡慕,孩子成绩本来在一本二本之间,却不断地给孩子说:再努力一下,就有上名牌的希望;还有的家长硬让孩子冲清华,结果却连第二志愿高校也考不上。

当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待孩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那么多的闪光点,给孩子更多的肯定评价,就会给孩子的心灵注入更多的自信。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孩子掌握的知识基本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家长把期望降下来,实事求是地甚至降格设定目标,心里就会多一分坦然。这样,有助于孩子坦然面对高考,有助于孩子考场上更好地临场发挥。

3、不要管束过严

管束过严使孩子在家中的学习很难有一种平静的心态,家庭成了学校紧张生活的延续,孩子心理没有了缓冲的时间。结果可能让孩子感觉没有自由的空间,可能会束缚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立。

家长要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不管怎么说,孩子才是考试的主角,家长只能当配角。我们要相信,面对大考,作为主角的孩子对于该怎么学自己心里是有数的,何况还有学校老师详尽的指导。所以,最现实的做法是,家长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4、不要唠叨过多

考前家长们的唠叨主要是攀比心理。比如某某同学平时成绩跟你差不多,你可不能输给他,再比如某某去年考上重点了,你要是像他一样就好了。

唠叨的结果,是必然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造成孩子厌烦的心理,导致孩子对家长的反感,甚至还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对家长发脾气。

家长朋友要练就一个功夫:在孩子大考前几天,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即便是表达关心,也要看好时机。

文章整理自网络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西本科院校-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山医大晋院招生办-高考前千万不要做什么?考生和家长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