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杏花,有酒有话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清明杏花,有酒有话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窗外雨霖霖,杏花开清明。

杏花村的酒酿好了,家有白玉酒盏,可愿与小忻一起回去小酌几杯?也好一起聊聊,你与我的清明时节。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小忻倒了一杯酒。)

“万物复苏,天地清明。你可知这清明是由何而来?”

“愿闻其详。”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子推被烧的山叫绵山,绵山所在地原叫“定阳”,被晋文公更名为“介休”,意为介子推休息之地。

“不过这清明二字,与天气物候也有联系。”

“哦?”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小忻轻轻地抿了一口杏花酒。)

“清明时节雨纷纷,文人骚客最喜欢在这个时节吟诗作赋,以表哀思。不如我们背诗可好?”

“甚好!”

清明

杜牧 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王禹偁 宋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

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

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

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

对酒落花前。

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

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

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蔫共一丘。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说罢,小忻将酒一饮而尽。)

“小忻可知,清明时节都有哪些习俗吗?”

“当然知晓。”

其实在清明节,也是有非常多的活动的。

荡秋千。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清明节时,日出之后就要荡秋千,妇女儿童还会比试一番,但是日落之后就必须停止,据说在晚上,鬼魂魂归故里也要荡秋千。这个习俗表示了与故人同乐的美好祝愿。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蹴鞠。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有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放风筝。小忻最爱放风筝啦!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也有人在风筝上挂笛子,风吹过之后会有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由此而来。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插柳。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射柳。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那在山西的风俗是什么呢?”

“你且听我说。”

我们山西有“清明细雨催清明习俗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上坟时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寿阳县清明节,男女儿童皆剪彩纸成串戴在头上,据说这是古代“彩胜”的遗风。翼城县民预煮黑面凉粉,于清明节切薄片,淋上汤汁来吃。解州清明停止一切女红,据说此日动针线者,会成为瞎子。平陆县儿童清明节头上以麦系发,祈求长寿。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我说了这么多,现在该你说了。你家乡的风俗有什么呢?”

“哈,你听我说哦!”

(说罢,你把酒斟满……)

喝了小忻的酒,就要告诉小忻你家乡清明节特有的风俗哦!赶紧留言与我们分享吧!


编辑:陈卓 郝亚萍 秦越

图片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冯颖

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山西本科院校-忻州师范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忻州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清明杏花,有酒有话